鶯懶燕忙三月雨這是宋朝詩人陸遊《幽居》中“花過鶯初懶,泥新燕正忙”詩意的化用。
蛩摧蟬退一天秋這是宋朝詩人陸遊《聞蛩》中“蟬聲未斷已蛩鳴,徂歲崢嶸得我驚。”詩意的化用。蛩:蟋蟀。摧:通“催”,催促。
鍾子聽琴,荒徑入林山寂寂傳說,春秋時人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音。伯牙方鼓讚太山之音,鍾子期說:“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繼而,伯牙又鼓流水之音,鍾子期又說:“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後,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謂“無知音也”。(見《呂氏春秋·本味》)
謫仙捉月,洪濤接岸水悠悠傳說唐代詩人李白在當塗采石江醉酒中泛舟,俯首看到江中月影,大聲呼叫:“捉住它!捉住它!”縱身跳入水中,被溺死。後人於采石磯建有“捉月台”。但宋代洪邁據唐李陽冰所作《太白草堂集序》和李華所寫李白墓誌紀,記述李白臨終時事,認為“捉月”之說不足信。
鶺鶺鴒,亦作“脊令”,鳥名。人們常以“鶺鴒”比喻兄弟。《詩經·小雅·常棣》雲:“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鳩鳥名。傳說鳩性拙,不善營巢,而居鵲所成之巢。《詩經·召南·鵲巢》雲:“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翠館紅樓亦作“翠館朱樓”,華麗的樓堂館所。[明]孟稱舜《嬌紅記》雲:“任飄颺翠館紅樓,柳陌花街,到處曾遊蕩。”[宋]吳文英《花心動(柳)》詞雲:“翠館朱樓,紫陌青門,處處燕鶯晴晝。”
七賢魏晉年代,陳留(今河南陳留)的阮籍、譙國(今安徽宿縣)的嵇康、河內(今河南武陟)的山濤、河內(今河南武陟)的向秀、阮籍之侄阮鹹(今河南陳留)、琅琊(今山東臨沂)的王戎、沛(今安徽濉溪)人劉伶相與友善,常宴集於竹林(在今河南修武雲台山百家岩)之下,飲酒清談彈唱取樂,時人號為“竹林七賢”。(見《世說新語·任誕》)
三友曆代人們注重交友。孔子認為與人交友,要認準對自己有益和有害。他說:與正直的人、與誠實的人、與見多識廣的人交友,有益處;與走邪門歪道的人、與讒媚奉迎的人、與花言巧語的人交友,有害處。(見《論語·季氏》)
愛日珍惜時日。《大戴禮記·曾子立事》雲:“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周書·蕭圓蕭傳》雲:“朗讀百邊,乙夜難寐,愛日惜力,寸陰無棄。”
悲秋麵對秋景而傷感。《楚辭·九辯》雲:“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唐]杜甫《登高》詩雲:“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虎類狗東漢伏波將軍馬援,重視子女教育。他給其侄兒寫信說:龍伯高(東漢太守)敦厚謹慎,謙虛節儉;杜季良(東漢越騎校尉)豪俠仗義,見人都交。這二人都值得敬重。但我希望你們努力向龍伯高學習,學不成功,還可以成為謹慎謙虛的人。就是說“刻鵠(天鵝)不成,尚類鶩(鴨子)”;而不希望你們學杜季良,因為一旦學杜季良不成功,你們就成了紈絝子弟。就是說“畫虎不成,反類狗”。(見《後漢書·馬援傳》)
蟻如牛東晉建武將軍殷浩(荊州刺史殷仲堪之父),與權臣桓溫有隙。永和九年殷浩率軍北伐,戰敗,被桓溫奏劾,廢為庶人。廢黜後他精神恍惚,終日手指向空中劃“咄咄怪事”四字。病漸虛悸。一日,浩聽到床下有螞蟻在動,他認為是牛在互鬥。(見《晉書·殷浩傳》《世說新語·紕漏》)
列辟君主;國君。[唐]柳宗元《柳宗直〈西漢文類〉序》雲:“列辟之達道,名臣之大範。”
諸侯古代中央政權所分的各國國君統稱“諸侯”。《史記·齊太公世家》雲:“[周武王、薑子牙]遂至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諸侯。”
陳唱臨春樂南朝陳國末代皇帝陳叔寶,字符秀,小字黃奴。在位時大建宮室,生活侈靡,日與妃嬪、文臣遊宴,製作《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豔詞,不顧國難。後被隋兵俘虜,陳國滅亡。(見《南史·陳後主本紀》)
隋歌清夜遊隋煬帝弑父殺兄篡帝位,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暴君,而且奢侈荒淫。夏夜,有月趁月,無月放螢火蟲照明,由幾千名宮女陪同,彈奏著他自作的《清夜遊曲》,載歌載舞,通宵暢遊西苑。秋冬樹木凋零時,就剪彩帛為花葉,掛在樹枝船頭充紅綠,迎風招展。(見《中華帝王全傳·隋煬帝豔史》)
空中事業麒麟閣漢宣帝為表彰霍光、趙充國、蘇武等十一位西漢文武名臣的功績,把他們的形象圖畫在未央宮麒麟閣內。(見《漢書·蘇武傳》)[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雲:“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地下文章鸚鵡洲傳說東漢末年,江夏(今湖北武漢)太守黃祖之長子黃射,在江夏西南江中一島大會賓客,有人獻鸚鵡,文學家禰衡作《鸚鵡賦》,抒發有才智之士生於亂世的不幸遭遇,辭氣慷慨。從此,該島名為“鸚鵡洲”。(見《後漢書·禰衡傳》)
曠野平原,獵士馬蹄輕似箭這是唐代詩人王維《觀獵》中“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詩意的化用。
斜風細雨,牧童牛背穩如舟這是宋朝詩人陸遊《牧牛兒》中“童兒踏牛背,安穩如乘舟。寒雨山陂遠,參差煙樹晚”詩意的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