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五郎奮力劈門的當口,在那門樓的左前方有個擂鼓台,台上放著個大鐵炮筒。台上的遼兵一看,亂箭起不了作用,有幾個就把那尊鐵炮抬來,對準了五郎,一個遼將手執火把,就要去點燃引火繩。諸位,若是這引火繩一燃,鐵炮大發,這五和尚就要粉身碎骨。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被穆桂英在馬上望見。說時遲,那時快,桂英急取弓箭在手,就聽“嗖”的一聲,不偏不倚,正射中那遼將咽喉。那遼將丟下火把,“啊——”“咕嚕嚕……”翻筋頭栽下了擂鼓台。
第二個遼將又搶上來,要拾火把點炮。剛一伸手,一箭射來,“撲!”正穿在手背上。遼兵嚇得齊聲叫喊,一哄逃散。
這時候,五郎已劈開了虎頭門,舉斧大叫道:“都跟灑家來!”宋軍潮湧而上。五和尚當先衝進門內,持板斧排頭砍去,殺傷遼兵不計其數。
回頭來再說老太君和楊排風。她二人領兵一路攻進玉皇陣,這座陣裏的埋伏全在地下,陣內有很多翻板坑,翻板上鋪的全是些細草軟柴之類,坑裏邊滿是臭水。臭水裏暗布了尖刀、竹扡、鐵蒺藜、釘板等物,人掉下去非死即傷。
這座陣由鐵子峰、鐵子崎親兄弟二人把守。鐵子峰一見宋軍來攻陣,立即準備上馬迎敵。
鐵子崎說:“大哥,我看你今天五官挪位、印堂發暗、眼皮發青、嘴唇發黑,你可得多小心點兒!”
鐵子峰說:“你別給我念喪經了!今天隻要他們進得咱這個陣裏來,即便我不動一槍一刀,他們也休想有一個再回得去。你就放心吧,今天大哥正愁沒地方耍耍去,我乘興打趴下幾個,也給咱祭祭陣!”
鐵子峰手使一條熟銅棍。他催馬出陣,正碰上楊排風。楊排風力大無邊,手使的煙火棍也受過高傳。早在黃土坡就幫老太君打過一仗,那真是大棍揮舞一殺一溜胡同!一掃一片平地。平時太君一直不叫她出陣打仗,隻怕這個好說好笑的姑娘上了陣耍起瘋勁來出了什麼差錯。今天楊排風可得著上陣了,就如同飛鳥出籠一般。她自從拳打了焦讚、孟良之後,早就憋足了一身勁兒,要在天門陣上打幾個漂亮仗,也在大夥兒麵前亮亮她的活計。所以,老太君帶眾兵還沒趕到,她就已經先打進了玉皇陣了。
這時候,鐵子峰持棍擋住了楊排風。排風說:“賊子,快報上名來!免得讓你死個不明不白。”
鐵子峰說:“哈哈!我總以為宋營派來破陣之人,站起來能頂天,坐下來能壓地,橫推八馬倒,倒拉九牛回,不想卻來了一個乳臭未幹的小黃毛丫頭!你來豈不是白送上一條性命嗎?啊呀,可惜呀!哈哈哈哈……”
排風想:“叫你知道知道姑奶奶的厲害!”也不吭聲,舉棍便打。
鐵子峰才笑了半截“哈哈……”就聽“嗚”的一聲,睜眼一看,排風的煙火棍兜頭就過來了。他忙舉棍來架,就聽“當啷”一聲,鐵子峰不單胳膊麻了,連腦袋全震木了。就看眼前金星亂飛!耳朵眼兒裏“嗡——”什麼也聽不見了。他兩腿一緊,趕緊夾馬轉頭就跑,褲襠裏早尿濕了一片。
鐵子峰剛要進陣,排風催馬早已趕到,手起棍落,就聽“哢嚓”一聲,把鐵子峰砸了個腦漿迸裂。他掉下馬來伸了伸腿、咧了咧嘴兒,也沒來得及吱一聲,就急匆匆上望鄉台去看他姥姥去了!
遼兵急報與鐵子崎,鐵子崎可氣壞了。哇哇大叫道:“大哥,要是真遇上了一位英雄好漢,把你打死了也不冤。叫一個黃毛丫頭把你打死,這可真是太丟人啦!”一邊叫著,一邊揮舞著他那一把開山斧,上馬出陣去迎排風。他衝上前去,看見兄長的屍體在地上還鮮血直流,早已怒火萬丈。也不通名姓,掄斧子就朝排風劈來。
排風用煙火棍左右開弓,“當當”兩下,鐵子崎“哎呀!”一聲,不知怎的,斧子就從手裏飛出去了!他剛想圈馬逃竄,楊排風的棍比他快得多。鐵子崎剛轉過身,排風的煙火棍早已落在了他的腦門上,頓時給他來了一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朵萬朵“腦”花開!
楊排風一連劈死二將,回頭喊:“老太君,往裏衝啊!”
遼兵見主將已死,陣內大亂。楊排風先捉了幾個遼兵,叫他們帶路把翻板全打開了,再進來宋兵就不會出危險了。再看那些遼兵:跑得慢的全被殺死,跑得快的趕緊沒命地逃竄,跑不了的隻得繳械歸降。
楊排風和太君攻破了玉皇陣,宋兵士氣大振,越戰越勇。排風一馬當先,帶領眾人往裏衝。老太君看見青龍陣裏火光衝天,把四麵群山都照得通明,知道是孟良已破了青龍陣,正四處放火大燒敵營,隨叫投降的遼兵前行引路,與孟良彙合,去攻打黑砂陣。
回頭再說穆桂英和五和尚攻開了虎頭門之後,黃瓊女、焦讚聽見外邊喊殺聲震天,便知宋軍攻破了外堡,立即大開營門殺出。
遼軍腹背受敵,耶律灰見勢不妙,想要奪門逃走,哪知迎麵正好撞著了穆桂英,被桂英手起一刀,“撲!”就摘了他吃飯的家夥。遼兵失了主將,不戰自亂,除去被殺傷的,都趕緊乖乖地降順。
穆桂英在陣中找到了黃瓊女,焦讚也來相見,彼此歡欣,自不必說。桂英執著黃瓊女的手說:“郡主受驚了,這都是我策劃不周之過。”
黃郡主致謝說:“若非元帥大力援救,我豈能安然脫險?”
桂英說:“郡主且暫回營歇息,以壓驚氣。待少時再敘別情。”
黃瓊女說:“若不擒了蕭天佐,如何出得這口惡氣?豈可安坐帷帳?”桂英笑說:“正要依仗郡主威力。”於是合兵一處,有黃瓊女率領,勢如破竹,兵如潮水,“嘩——”就踏平了第五座將台。
破了遼兵的天羅、地網兩陣,穆元帥對黃瓊女說:“蕭賊的中軍帥台已是囊中之物。況有土將軍雷震營的火炮配合,擒拿蕭賊已不在話下。現在唯有遼軍的一字長蛇陣、二龍戲水陣無人攻取。這二陣,隻有郡主的聯弩破他,最能穩操勝券。不知郡主可願前往?”
黃瓊女咬牙切齒說:“不親手殺了蕭賊,難解我心中之恨!”
桂英說:“二位伯母攻下太虛、金童二陣後,定會長驅直入一字長蛇陣、二龍戲水陣。若無郡主相助,萬一周伯母有個閃失,你姐妹這一世情緣如何了得?望郡主三思。”
郡主想了想,說道:“願聽元帥吩咐,我這就去踏平遼賊二陣。”遂領兵殺奔而去。
桂英和五和尚一路直殺到遼營中軍帥台。隻見這座帥台,坐落在一個山頂之上,這個山頂是整個天門陣的中心,且又在最高處。山頂之上又有一個高台,約有兩丈多高,上邊栽了根三丈多高,一摟多粗的衝天高木杆,木杆上掛著一個大筐,筐裏站著發令兵,按東西南北的方向在這兒給全陣發布指揮命令。
這就是遼軍總陣主蕭天佐發布命令的地方。他在這個製高點的位置,又立了這麼高的一根木杆,人站在高高的木杆之上,四麵八方不管是哪一方有什麼動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隨時可向蕭天佐報告。在這兒一發出信號,整個天門陣上也都看得明明白白。有了這個指揮,蕭天佐才能統一指揮和部署兵力運行。
在木竿頂上發信號用的是燈和旗。白天晃旗、晚間點燈。用各種不同顏色的旗子和旗子的變動方式,分別表示進攻、撤退、轉換陣式,以及兵力運動方向,何處需要支援,需要哪一陣配合哪一陣進攻等等。尤其是在夜晚。這盞紅燈籠,特別顯眼,遠山近穀都看得一清二楚。
穆桂英衝進陣內,遠遠就看見了這盞燈籠,知道它是總指揮,便端弓搭箭,看準紅燈籠,一箭射去,紅燈籠頓時熄滅。
紅燈籠一滅,天門陣一百單八陣的各個陣主可就慌了手腳。這時,孟良帶領的火鴉兵又四處放火,遼軍更加心慌。正在這時:紅燈籠又亮了。原來又有一名遼兵爬了上去。穆桂英這裏正忙著與番將廝殺,一時騰不出手來對付那盞紅燈籠。
恰在這時,忽聽五雷陣的雷陣營那邊火炮轟鳴,火彈跟氽丸子似的一鼓腦兒直往這帥營裏傾倒過來,炸得整個帥營一片火海。整個中軍帥台的番兵一片慌亂,到處鬼哭狼嚎。
這時,五郎延德帶一支精兵早到了旗杆跟前。守護旗杆的遼兵向他撲來。五和尚揮動板斧,左砍右殺,衝到了旗杆前。他跳下馬來,高高舉起板斧,狠命地向旗杆砍去。隻見他“乒乒乓乓”猛勁兒揮舞板斧,不多一時,就聽那旗杆“哢喇喇”倒了下來,籮筐裏那個發令的遼兵被摔成了肉醬。
起初,蕭天佐在帥營聞報,宋軍分十六路攻入陣內。他立即傳令,各陣須誘敵深入,以待後命。傳了令,他就坐鎮帥營,等候消息。
不多時,流星探馬來報:“宋軍一路已攻破虎頭門。”他吃了一驚,趕忙下令土金宿,命他用火炮轟擊,支援虎頭門。
傳令官去不多時,果然聽見一聲炮響,震得山搖地動。王欽在旁稱讚說:“好極了!打響了!”誰知一語未了,一連幾枚火炮竟直射進帥營裏來。
蕭天佐驚異說:“莫非他的炮架子擺倒了?”正在疑惑,隻聽霹靂連聲,那火炮竟像冰雹一般劈頭蓋臉兜打過來,一齊落在了帥營裏。軍士慌忙來報:“四麵起火!”蕭天佐大驚,忙叫:“快快備馬!”待到蕭賊出營上得馬來,帥營已成一片火海。
正慌亂間,忽聽“哢喇喇”一聲巨響,抬頭一看,見發信號的木杆倒了,這一驚非同小可。正遲疑間,忽見一彪大軍直殺過來。帥子旗大書“穆”字,迎風招展。
再看那旗下的女元帥,頭戴鳳翅金盔,碗口大的芙蓉球壓頂,鑲明珠、嵌異寶光華燦燦,雙飄一對雉雞尾,身披鎖子連環甲,護心鏡冰盤大小,上打九股粉紅絨繩藤甲絛,跨下桃花馬,手提繡絨刀,真是威風凜凜,英氣勃勃。
蕭天佐正看得出神,五郎的戰馬已殺到了跟前。五和尚火匝匝地提著板斧問:“你那賊囚中,哪個是蕭天佐?快快出來送死!”
這蕭天佐性烈如火,哪裏經得住這番辱罵?隨即縱馬而出說:“禿驢既知我名,怎敢猖狂!你須多念幾聲彌陀,少時驢頭落地,要念佛也來不及了!”
五和尚大怒說:“教你認得灑家!”說著躍馬揮斧來劈。蕭天佐也用的是斧,急舉宣花斧迎住。兩個就地旋轉廝殺起來。
五和尚提斧就把蕭賊罵,
罵惱了蕭賊野性發。
兩匹戰馬迎上去,
板斧一掄就砍殺。
一個奮力往下劈,
一個勇力往上發。
兩把斧砍得火星迸,
兩匹馬盤旋卷狂沙。
上上下下數回合,
數回合沒分強與差。
這一邊驚動了穆元帥,
在馬上,舉目留神細觀察。
這賊帥,隻長得五大三粗個頭猛,
烏油油像座黑鐵塔。
頭上戴三叉帥子盔,
盔四周氈纓隨風刮。
盔前麵密排黑絨球,
盔頂上倒掛獅尾巴。
數十朵明珠盔上晃,
寶光燦燦放光華。
兩耳後雙插雉雞尾,
身上披鎖子連環甲。
胸前戴獸麵護心鏡,
三合帶緊在腰間紮。
身上打九股藩甲帶,
胸前後絨球直甩搭。
使一把車輪宣花斧,
跨一匹烏龍赤炭馬。
宣花斧舞得急如閃,
赤炭馬四蹄地上扒。
兩員將越殺越勇猛,
穆元帥暗把計策拿。
喊一聲伯父稍歇息,
且看我把這賊拿。
說著話舞起繡絨刀,
跨下催動馬桃花。
穆元帥望見這場鬥,飛馬而出說:“五伯父稍息,看我來擒這賊囚。”拍馬來到蕭天佐跟前,大聲斥道:“蕭天佐,你身為遼國大元帥,屈受郎主唆使,屢次侵我中原,犯我邊境,擾我黎民,實屬罪惡累累十惡不赦。現又擺下這天門陣,氣焰囂張。今天正是破陣之期,也是你臨終之時。如聽我良言,早勸其主撤陣收兵,宣言以後永不侵我中原,我可饒你不死。不然,今天讓你那腦袋變形,身首異處!”
蕭天佐“哼哼”冷笑了兩聲說道:“穆桂英,黃毛小丫頭!你有何能耐?竟敢如此口吐狂言!你且放馬過來。”說著將宣花斧一擺,照著桂英猛劈過來。
穆桂英兩手托住大刀,來了個橫梁架海式,將斧托出圈外,別看穆桂英是員女將,可她頗有餘力。穆桂英一刀架去,隨即又猛一反手,刀刃朝裏,如潑草尋蛇,快如閃電,直奔蕭天佐脖頸掃去。眼看這刀刃就要給蕭賊腦袋搬家,哪知這蕭天佐也不是吃素的,他急忙一回手,板斧一掄,搭斧推開繡絨刀,一藏斧頭,倒橫斧纂,以斧把當槍,勾奔桂英前胸便刺。就聽“乒”的一聲,被桂英用刀杆撥開,兩匹馬一馬奔東,一馬奔西,兩馬圈回,兩斧並舉,二人盤旋殺將起來。
穆桂英真不愧是巾幗英雄,她那口刀使得快如閃電,蕭天佐隻覺得眼花繚亂,連連招架。不過,這蕭天佐也不愧為遼邦元帥,武藝也不弱,那把車輪宣花斧也使得迅捷如風。這場鬥好生猛惡,兩馬盤旋百十餘趟,沒分勝敗。穆桂英心想:此時不是戀戰的時候,我必須用計砍了這賊。
正想著,不料蕭天佐瞅了這個空子,急舞板斧朝穆桂英頭頂猛劈下來。這桂英身子往旁一閃,“嗚——”板斧帶著風聲,閃著寒光,劈到了桂英胸前。說時遲,那時快,桂英就著來勢,一伸手,“啪!”早把斧把抓在手裏。
蕭天佐沒防及穆桂英這一下閃得如此之快。因他用力過猛,還沒來及收回,板斧已經到了桂英手裏。就在這一瞬間的工夫,諸位,桂英的速度是如此之快,那蕭天佐還沒來得及縮回身子,桂英回手一斧頭,就聽“呀——”的一聲慘叫,把蕭天佐砸得仰巴叉翻身落下馬來。
五和尚在一旁早憋了一肚子氣沒地方出哪,一看到這蕭賊被桂英一斧頭打落馬下,他急跳下馬來,飛奔上前,把那斧刃朝上,斧頭朝下,惡狠狠地照著蕭天佐盡力一擊,就聽“撲!”的一聲,可歎遼邦賊帥,再想活也活不成了。
遼邦賊帥一命亡,
遼營番賊個個慌。
穆元帥大兵殺聲起,
橫衝直殺無阻擋。
敗遼兵紛紛逃活命,
亞賽蟻穴潑熱湯。
焦將軍飛馬衝進敵陣裏,
捉拿王欽狗豺狼。
王欽一看勢不妙,
急忙忙,脫去遼服換宋裝。
哪知道,欲蓋彌彰更顯眼,
就像那羊群裏的狗熊無處藏。
焦讚一看心好笑,
我的兒,你顧頭露腚裝什麼羊?
這王欽一看勢頭不妙,趕忙脫去遼服,換上了宋裝,混在敗兵隊伍裏拚命逃竄。哪知道,這一下更顯眼了。
焦讚飛馬緊追,大聲喊:“我的兒,你慢些走!”
王欽嚇得撅腚捂眼,拚命地嚎叫:“焦將軍饒命!”
焦讚說:“我的兒來,饒了你,連三關的石頭都不答應!”說著話,這馬就飛奔到了王欽跟前。
焦讚一彎腰,像抓小雞兒似的把賊王欽一把提了起來,一用力氣,把他夾在了胳肢窩裏。也不知這焦讚勁兒有多大,直把個賊王欽夾得活像個癩蛤蟆一樣兩腿亂蹬歪,嘴裏“嗷嗷”直叫著“焦將軍輕點兒,夾死我了!”焦讚哪裏管這惡狗?這賊越叫“輕點兒”,他越使勁兒。一邊打馬回陣去見穆元帥,一邊還不忘順手再揍這賊幾鞭竿子。
再說韓延壽,他見帥營起火,知道有變,急引兵馬來援,正好迎著一路攻殺而來的黃瓊女。
黃瓊女對遼兵陣勢了如指掌,很快掃平了一字長蛇陣、二龍戲水陣。抬頭一看,四麵火光衝天,信號杆也沒有了,便知中軍帥台已經攻破。她便引兵一路飛奔,直殺向遼軍後營而來。剛到這裏,正看見韓延壽準備出援。她忙傳令聯弩手一字擺開,隻聽一聲梆子響,萬弩齊發,矢如飛蝗,把遼軍前隊射得七顛八倒,人仰馬翻,遼兵一聲叫,一齊後退。不想這一退,反把後隊衝亂。韓延壽喝止不住,也隻得倒退。
正慌亂間,黃瓊女哪裏肯放過?大喝一聲:“賊人哪裏逃跑!”拍馬追了過來。韓延壽繞陣而走,正在危急,忽聽道旁有人叫:“令公休慌!末將在此。”一看,原來是大將蕭德懶。
蕭德懶放過韓延壽,張弓搭箭,隻一箭,射中黃瓊女的肩窩。黃瓊女翻身落馬,蕭德懶趕到,急挺畫戟來刺。
就在這一瞬間,斜刺裏殺出一員女將,飛起一刀,“啪——”隻見蕭德懶頭盔飛起半天,腦袋像個水罐,“咕嚕嚕嚕”滾出老遠。
這員女將是誰?原來是杜夫人。這杜夫人乃是七郎延嗣之妻,驍勇善戰,就和她丈夫一樣。她善使雙刀,矯健無倫。她從第七門攻入,攻破了金童陣後,又連破了敵人十餘小陣,直衝到核心位置,恰好救了黃瓊女,斬了蕭德懶。可惜走脫了韓延壽。
這時候,穆元帥已坐了韓延壽的中軍大帳。待黃瓊女和楊七娘來到帳前,穆桂英忙吩咐隨征軍醫前來診視。不多一會,隻見土金宿來到帳前晉謁,穆元帥對他火炮建功大加賞勞。正說話間,各路大軍捷報頻頻傳來。
原來自帥營起火,蕭天佐陣亡以後,指揮號令中斷,整個天門陣就成了一座死陣。各處守陣遼兵,群龍無首,軍心大亂。各路宋軍勢如排山倒海,把遼軍切成若幹小塊,一一加以圍殲,一口口吃掉。
這時,各路主將都來帳前報功。隻是不見穆瓜蹤影。
眾人正在疑惑,忽聽帳外高叫:“閑人讓開,大將穆瓜獻俘來也!”眾人一看,隻見穆瓜手裏拿根藤條,像趕豬一樣,趕著個矮胖子走了進來。這人隻有土金宿認得,正是遼邦軍師顏洞賓。
穆瓜嘻嗬嗬地比劃著說:“咳!這豬想從後門溜走,鬼頭鬼腦,不想正撞在他老爺子懷裏。我也不用抓,隻一趕,快快活活就跟著老爺子來了。”說得眾人哈哈大笑。
穆元帥因知他是教唆遼軍擺陣的罪魁,也不多問,喝令推出斬首!
這時候,慶功號炮齊鳴。天門陣已告土崩瓦解,宋軍大獲全勝!
十六路大軍奏凱旋,
五十萬遼兵一舉殲。
保家衛國驅虎豹,
碧血丹心映河山。
巾幗英雄穆桂英,
百世流芳天地間。
大破天門成絕唱,
一代風流萬古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