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得,山坡之上幹戈起,
打起來,刀槍飛舞劍光寒。
隻殺得,風聲颼颼震耳鼓,
隻殺得,山驚石顫馬飛旋。
隻見那,戰馬長嘶人抖威,
卻不知,誰勝誰負誰領先?
同誌們要知後來事,
下回書中接著談。
第三回
逞威斧戲銅錘小 放馬人回魚腹深
且說孟良剛剛立馬站穩,就聽得鑾鈴響亮,人聲喧嘩,山坡後一隊戰馬飛馳而來。孟良忙抽出板斧準備迎戰。
轉瞬間戰馬來到跟前,孟良定睛一看,來的都是女兵女將。當中一匹白馬上坐著一位少年女子,紫衣窄袖,綠錦纏頭,腰間斜挎著寶劍,被眾人簇擁著,威風凜凜。
這紫衣女子發現了孟良,忙勒住戰馬。孟良見她這般氣派,心中暗暗猜想:這穿紫衣的必定是穆桂英了。
果見那女子催馬出隊喝道:“你是什麼人?敢來這裏張望?”
孟良笑嗬嗬地說:“嗬!久仰久仰!你就是寨主穆桂英了?”
那女子看了眾女兵一眼,眾人哄堂大笑起來。
孟良說:“笑什麼?你隻說是不是?”
女將忍住笑說:“你這廝好大膽!竟敢提我寨主名諱。”孟良一聽,才知認錯人了。登時脖子都紅透了。
這時又聽旁邊一位少女說道:“姐姐,這廝還拿著軍器,怕是個奸細,好好盤盤他。”又聽紫衣女將道:“別忙,先尋姑娘箭雁要緊。”隨問:“大漢,你撿到東西沒有?”孟良假意問道:“什麼東西?”那女子道:“一支帶雁的箭!”孟良答得含含糊糊:“這……這……嗯,沒看見。”
女將一聽孟良說話吞吞吐吐,大聲斥道:“看你這廝說話吞吞吐吐,你敢讓我們搜一搜?”
孟良說:“實對你講,撿到了又怎樣?”
那女子說:“撿到了就好好交還出來,趁姑娘不知道,我們也不為難你,放你逃生去吧。”
孟良說道:“哼!等見了穆桂英才還。”
那女將惱怒道:“你這豈不是自來尋死?”說著用手一指:“大漢,你看那邊誰來了?”
孟良抬頭一看,隻見山後塵土飛揚,又來了一彪人馬。孟良心中暗暗想到:這回來的定是穆桂英了!
不多會兒,那簇人馬來到跟前。孟良一見傻了:隻見當頭馬上,坐著一員將,手使著兩把流星銅錘。這人個頭兒實在不怎麼的,長得是圓滾滾,厚塌塌,活像一個大冬瓜,反正橫豎都差不多。他頭戴黑綠紮巾,擂巾抹額,二龍鬥寶一朵紅絨球,身穿墨綠箭袖袍,腰係紫色絲孌帶,外罩大紅英雄敞,上繡著富貴花。再看他那副臉兒,長得更慘了:朱砂眉,蛤蟆眼,大腦門,鼓腮幫,塌鼻梁,闊嘴岔,一口的黃牙,留著一臉刺楞楞的鐵硬鋼須——原來竟是個男的。
孟良心中掃興問道:“來者什麼人?”
隻見那將橫錘勒馬,肚子一挺說:“俺乃穆柯寨寨主手下大總管——穆瓜是也!”
孟良一聽說“穆瓜”,“噴兒”地笑了:“看你這長像,果真是個大木瓜!”他這樣一說,那些女兵有的忍不住,偷偷地笑了起來。
穆瓜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忙喝道:“紅臉大漢,休要撒野!”
孟良輕蔑一笑說:“難道你不是個大木瓜嗎?”
這穆瓜見孟良紅頭紅臉,騎的又是紅馬,回敬道:“呸!你是個尖腚紅辣椒!”又回頭問那紫衣女將:“你們為何不去尋找雁箭?卻在這裏爭吵?”
那女將把孟良拾了雁箭,賴著不還的事說了一遍。穆瓜轉過臉來,把孟良上上下下打量了片刻,且放下雁箭不提,先盤問孟良說:“你是什麼人,為何來到這裏?”
孟良直捅捅地說:“我來找穆桂英。”
穆瓜一想:“噢,你和我們姑娘沾親?”孟良說:“不沾親。”
穆瓜慨然說道:“啊,你是我們老爺子的舊部對吧?”孟良說:“不對。”
穆瓜一聽,怒火直頂腦門:“那……你找我們姑娘做甚?真是狗膽包天!你也不問問,這穆柯寨是個什麼地方?可容得你討野火?你若好好還了雁箭便罷,要不,管教你找不著洗臉的家夥!”
孟良答道:“不是不還,隻是要見到本人才還。”
穆瓜大聲喝道:“大漢,你休要撒野。告訴你,我們姑娘可不是好惹的!”
孟良說道:“穆桂英不好惹,難道老爺我能好惹不成?”
穆瓜大怒道:“休要胡言!要拿你何用姑娘動手?”說著舉起小銅錘就要來戰孟良。
孟良一看他那副銅錘兒,樂了:這對錘份量也太輕了。簡直就象個小孩的玩具,這玩藝兒還能打仗?
孟良這一樂,可把穆瓜氣壞了,“呀呀——”怪叫著就把那銅錘飛舞得像雨點般直向孟良砸來。
這孟良也不迎戰,也不還手,故意把他那兩把大斧子猛勁掄圓了揮舞起來。他圍著穆瓜,把那兩把斧子舞得“呼呼”直響。這穆瓜一看,急得前躥後蹦,左躲右閃,別說要戰孟良啦,光看那斧子眼都看花啦,躲都來不及,哪裏還是孟良的對手?
這穆瓜“呀呀”怪叫著,虛招一晃,跳出圈外,一擺手:“我說小子們,快回山給寨主送信!”說完,一轉身就要往前山跑去。
這會兒孟良可樂開花啦。咧開他那大嘴叉子,仰天長笑:“哈哈哈哈……”
孟良正自得意,忽聽一女子叫道:“看!那不是姑娘來了?”穆瓜一聽,這才停住戰馬。孟良使勁地鼓著兩眼,緊盯著山坡那邊。望還沒望見,就聽得“鼓咚咚”花腔鼓擂,呼啦啦畫角長鳴。山坡後邊果然湧出數隊戰馬來。
孟伯昌勒住戰馬仔細瞧,
眼望著山坡騰騰卷狂飆。
頭一陣虎威威騎兵一隊,
一個個金盔銀甲執長矛。
齊刷刷人高馬大多威壯,
唰啦啦風擺紅旗似怒濤。
緊接著一隊軟戰女武士,
隻見那刀光閃閃步伐驕。
再後邊男女將校列成隊,
駿馬上寶劍銀甲綠戰袍。
前邊是列隊女兵來開道,
緊跟著一杆大旗空中飄,
鬥大的“穆”字旗上繡,
馬身上端坐英雄女多嬌。
這寨主劍眉朱唇二目秀,
嬌俏俏好似仙女下淩霄。
頭上戴七寶珍珠紫金冠,
冠頂上高挑鳳尾花翎毛。
身上披一領鎖子連環甲,
纏枝蓮遍地綿織金線袍。
兩肩下滾浪滔滔狐狸尾,
可腰身五彩戰裙迎風撩。
亮閃閃護心寶鏡如明月,
緊崩崩九股勒甲絨絲絛
騎一匹能征慣戰桃花馬,
左邊懸五彩鵲畫寶弓雕。
寶囊腹密插數根狼牙箭,
足踏葵花蹬,手提繡絨刀。
聲威震山嶽,英氣衝雲霄。
山坡上猛似彩霞半天起,
平地上又如華光映瓊瑤。
孟伯昌看得兩眼發了愣,
不用問定是寨主女英豪。
孟良一看,也無須再猜,便知來的是穆桂英。不過,穆桂英何以這等威武出眾?這裏還要交待幾句。
穆桂英本是穆天王穆羽的女兒。穆羽原是宋朝一員武將,曾任汝州兵馬都監。穆羽隻有桂英這一個女兒,從小就視為掌上明珠。桂英不幸三歲喪母,不少同僚都想為穆羽再牽紅線,隻因穆羽怕娶個後妻待女兒不好,因此就再未續娶。
穆羽本是個將才,隻因他秉性耿直,不肯屈身權貴,因此多受排擠,不被重用。他對做官雖不計較,但這一身本領得不到發揮,卻也不免心中常常鬱悶不樂。有時煩悶起來,便和女兒暢談兵法戰陣之事,把那身經百戰積累的韜略告訴她。
由於母親死得早,穆桂英又一直都是在父親的拉扯下長大,所以她從小並不喜愛針繡女紅,隻是喜歡練武、讀書。雖說也讀了些“四書五經”、“烈女傳”之類的書,但都不很合她的口味,她最喜歡看的倒是那些行軍布陣的兵法戰策之書。
穆羽見女兒專愛習武,而且聰穎過人,不由得打心裏高興。因此就傾盡平生之學精心指點女兒。一開始,他教女兒一些兵書戰策,學些走馬擊劍,也還多半是為了消遣好玩。哪想這穆桂英天生靈睿,心性十分聰敏,一點即通,一教就會,一練便成。沒過兩年,穆羽渾身的本事就抖落完了。
穆羽見桂英如此好學苦練,不分晝夜寒暑,悉心鑽研兵法到了癡迷的程度,心中更為高興。他這一輩子就這麼一個寶貝閨女,就想拿她當個兒子來教養,雖不盼她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但從心眼裏也希望將門裏能出一個“虎女”。
所以穆羽便私下裏為桂英廣尋明師高人,遍訪神仙隱者。桂英因拜了名師學藝,受過高人指點,因此剛一成年,便弓馬嫻熟,無論是刀槍劍戟,鉤叉斧鉞,十八般武藝都練得樣樣精妙,尤其是那一手百發百中神奇超絕的箭法,更是神鬼皆驚。師父們都把她視為得意弟子,光耀門生,把所有的對外不傳之法,獨門絕倫之術都悉心密授於她。桂英整日沉浸於兵法戰陣,心無旁騖,又於冥冥中深領了神人真傳運籌帷幄的戰策妙要,癡迷研求中徹悟了排兵布陣的精髓玄奧。所以無論是戰策韜略,還是運兵布陣,她都能得心應手,且多機智幻化,神鬼莫測。
桂英學成後,遵照師傅的教導,回到了父親穆羽身邊。滿營將士都對她十分敬慕,穆羽也對她寄予了無限厚望。
但人不逢時,偏被權奸排擠。穆羽正值建功立業的年華,因不甘受王欽驅使,不願做王欽黨羽,故而被王欽密謀陷害。朝廷一道聖旨,差人來摘穆羽帥印。王欽又暗中指使汝州知府白眼狼,要其配合禦林軍,趁此時機收拾掉穆羽,並要斬草除根。
穆羽得到消息後,卻遲疑不決,這可把穆桂英惹急了。她勸父親說:“如今朝廷昏聵,奸臣當權,有功不賞,無罪偏罰,何曾有一點是非?我們就此反了吧!”
穆羽說:“大丈夫當忠心保國,怎敢說這‘反’字?”
桂英說:“爹爹,君不正則臣不忠。今皇上重用奸佞,聽信讒言,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害你,難道咱就甘心為肉魚,任人宰割嗎?爹爹如果再遲疑不決,恐怕明日欽差一到,咱就性命難保,到時一切都由不得你了!”“這……”穆羽還是猶豫不決。
桂英冷笑一聲,說:“爹,別這兒那兒的啦!眼看已過三更,明日欽差就要來捉殺你、我。今天你讓反,孩兒要反;你不讓反,孩兒也要反!”
穆羽見女兒一心要反,前後思量一番,覺得女兒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王欽老賊欺人太甚,也實在讓人沒有活路了!穆羽把心一橫:不反也是死,反還興許多活幾天!於是牙一咬,腳一跺,喊聲:“反就反了吧!”
於是爺兒倆便聚齊部兵,殺了欽差大臣和白眼狼。除了仇人之後,收拾了些值錢的家當,帶了穆瓜,還有那些不願散去的家丁、丫環,出了汝州城,避開大路,輾轉千裏,來到了山東穆柯寨。穆羽見穆柯寨山勢雄偉,便愛上了這個山水地勢。於是就在此樹起大旗,收拾山寨,廣聚糧草,占山為王。
來到穆柯寨不久,穆羽由於心力交瘁,得了一場大病。穆羽身不由己,隻好把山寨的大小事都交給了桂英打理。也虧了穆桂英指揮有方,把個山寨治理得井井有條,人馬越來越多,糧草越來越豐。穆羽眼看女兒才能勝過自己,自己年歲也大了,不如幹脆讓位得了。於是就把山寨全都交給了女兒掌管,自己就到處走走逛逛,遊山玩水,訪仙問賢,落得個安享晚年清福。
這穆桂英正當英年便作了一寨之主。她嚴明軍紀:不許騷擾百姓和過往商旅。碰上貪官汙吏,還有那些搜刮了民脂民膏去向上巴結拍馬的,就毫不客氣,全部劫光,一個不留。遇上個災年歉景,穆桂英還開倉救貧,把山寨上的糧食拿出來救濟山下的百姓。這樣一來,穆柯寨一帶的老百姓全跟山寨一個心眼。逢到官兵來圍剿山寨,百姓們就給山寨通風報信,鬧得官兵每每是潰敗而退,丟盔棄甲而逃。
桂英還立下了規矩:穆柯寨的男女老少,凡是精壯的,都要操兵練武,學會打仗。因此山寨男女皆兵。由於她待人寬厚,賞罰嚴明,人人心悅誠服。四方窮苦百姓,因歉年或生活所迫沒有出路的,也都紛紛前來投奔山寨。那些地方財主富豪,懼怕山寨搶掠,也都紛紛向山寨納獻示好,以求得安穩營生。因此這穆柯寨兵馬糧草越聚越多,山寨越來越興旺,勢力也越來越大,穆桂英一名逐漸威震山東。
這天因天氣晴朗,穆桂英帶領幾隊人馬下山操練。近午時分,忽見空中一群大雁飛過,正排成一個人字形。穆桂英拈弓搭箭,對眾人說:“你看,我要射人字右邊的第一隻雁。”說罷,弓開箭發,就聽“嗖”的一聲,那隻雁果然墜落穀口方向。桂英先命人去尋,隨後走馬來看。
穆桂英來到山前,見穆瓜正與一位紅臉將軍嘰嘰呱呱說些什麼。不由心中疑惑。她便把坐騎一催,來到近前。
穆桂英聽眾人說了經過,似乎覺得有些意外。她催動桃花戰馬,走近孟良,陡然把馬一勒,立定在那裏。那式子穩重,就像大山一般。開口問道:“來者哪裏軍漢?為何闖進山裏?”
孟良反問道:“你莫非就是寨主穆桂英?”
桂英微微笑道:“好啊,你既然知道我是誰,為何拾了雁箭不還?”
孟良粗聲說:“雁箭是我拾到,不是不還,隻是我來到這裏,有幾句話要說。”
桂英說:“你且講來,放簡捷些。”
孟良大剌剌地說道:“我並非別人,乃是三關楊元帥帳前上將孟伯昌。因為要破遼邦天門陣,特來借你的降龍木做兵刃。你若獻出降龍木,將來破陣之後,皇帝論功行賞,少不得有你一份。”
穆桂英聽了好笑,說道:“好個宋營上將,不去殺敵,卻來這裏羅嗦。老實告訴你,降龍木是我鎮山之寶,你休想動它一動。再說,我和大家山上聚義,哪些不快活,如何肯去受那昏君的什麼賞?你不要在這胡言亂語!”
孟良碰了一鼻子灰,卻不服地說:“穆寨主,你若獻出降龍木,好好一場事。若是執迷不悟,到時楊元帥派大軍踏平你這山寨,管叫你玉石俱焚!”
穆桂英長了這麼大,幾時受過這等嚇唬。隻見她雙眉微微一揚,望了孟良一眼,喝道:“想要降龍木,豈不是太歲頭上動土?給你!”說著,把繡絨刀一舉喝道:“近前來領。”
孟良大喝一聲:“堂堂大將,怕你山寇不成?”縱馬揮斧,直奔穆桂英砍來。桂英不慌不忙,掄寶刀迎住。兩個人就在坡前,廝殺起來。
有讚為證:穆桂英,銀牙銼,刀如閃電往下落。陵園伯昌也不弱,急忙揮斧往外磕。刀似蛟龍出了海,斧如怪蟒戲碧波。翻翻滾滾拋解數,來來往往拚死活。
他兩個對手相逢何須說,
各顯本領動幹戈。
這邊是花簇簇的一員將,
一騎馬風馳電掣在山坡,
一口大刀寒光豔,
“呼呼呼”,直如狂風卷雪萼。
亮閃閃隻見刀影不見人,
刷刷刷又似流星墜銀河。
好一個名不虛傳穆桂英,
顯身手不讓須眉女嬌娥。
那邊是紅通通的一員將,
紅鬃馬左盤右旋多靈活。
好一個憨態可掬孟伯昌,
宣花斧八麵開花閃寒波。
隻殺得山寨兒郎眼撩亂,
隻殺得刀去斧來似穿梭。
他二人來往鬥有三十趟,
穆桂英回馬便走退山坡。
話說穆桂英與孟良鬥了三十餘回合沒分勝負。穆桂英回馬便走,那些隨從眾將一擁而去。
孟良一見桂英退走山後,哈哈大笑道:“哈哈!女兒家畢竟力氣單薄,怎是俺們老粗的對手!可惜焦老三沒跟來,不然,叫他看了一定好笑。什麼穆桂英穆桂英,原來也是徒有虛名。”於是他大咧咧地提斧縱馬,尾隨追了上去。
等來到坡頭,孟良忽又警覺起來:不對,她又未敗,為何便走?莫不是有意要騙俺老粗?可忽又轉念一想:嗨!為了降龍木,就是虎穴龍潭,老爺我也要闖它一闖。怎能怕她個黃毛丫頭?於是鼓起勇氣,催馬追趕了上去。
孟良追有一箭之地,忽又心中奇怪:為何山道上不見一個人影?他正在遲疑,猛聽得山穀“咚咚咚”金鼓大振,隻震得山鳴穀應,壁石亂抖。又聽喊聲大作:“圍住!休叫闖山漢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