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金福村打造茶文化村。這一帶曆史上以產貢茶出名,茶文化包括有關茶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這裏主要介紹一下長陽金福村種茶、製茶、泡茶、飲茶的文化產業化,以傳統的葫蘆、瓢、壇、罐、揉搓機、籮篩等為基礎,應用現代技術和媒體,完善工藝流程和品牌宣傳,體現產品的文化特色。[龔永新、陳紅:《論土家茶文化資源及其開發——以長陽縣土家族自治縣金福村為例》,載《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該村成功引進廩君茶葉合作社,有社員1063戶,擁有1.2萬畝綠色有機茶園。
長陽都鎮灣鎮打造土家茶藝風情街。該鎮招商引進昌生茶葉公司投資3個億開展旅遊茶鄉建設,通過茶鄉體驗遊、茶禮遊、茶家樂風情遊,讓遊客觀古茶樹、茶具,體驗采茶、製茶、土家特別的飲茶方式,喝土家罐罐茶、油茶湯,吃葛粉茶、米子茶等,舉辦茶文化節,以茶文化為紐帶,將多項產業捆綁起來,共同發展。2012年8月23日,湖北昌生集團公司投資興建的集觀光、製茶、品茶、售茶及茶藝表演於一體的土家茶藝風情一條街,在清江畫廊景區核心景點武落鍾離山開工,以此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茶園,挖掘土家製茶工藝、品茶風俗和茶藝表演,謀劃建立土家茶藝風情體驗區,將其打造成農業旅遊樣板點。昌生集團依托該鎮兩萬畝精品茶園建設生產園區,依托武落鍾離山景區生態茶園建設觀光園區。觀光園一期工程包括建設48家仿古式茶莊、1個可容納300人的茶藝展示區和1個可以同時容納500人的茶餐廳,還將建1個現場炒製、烘焙提香的手工作坊,讓遊客參觀茶葉製作過程,也可以自采自炒,體驗茶人田園生活,增強觀光遊的互動參與。二期工程將建一個可接待500人以上,集餐飲、住宿、休閑、會務於一體的大型度假接待中心。[長陽旅遊局:《清江畫廊將添茶藝一條街》,http://xxgk.changyang.gov.cn/gov/jcms_files/jcms1/web33/site/art/2012/9/11/art_12287_88255.html。]該項目占地12畝,建成後年接待遊客將達40萬人次。
3.酒。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農村自古有用苞穀釀酒的傳統習慣。這種“作坊式”生產的原生態純糧食酒,醇香回味、口感特好,倍受城裏人青睞,當地人稱之為“苞穀茅台”。長陽榔坪鎮關口埡村農民宋喬民在318國道邊開辦苞穀酒廠,年外銷苞穀酒5000多公斤。他窖藏的“苞穀燒”格外搶手,2008年賣到每斤10元。2008年7月21日,宋喬民為客人現場灌裝苞穀燒,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對這種“天然”釀酒讚不絕口。[http://www.hb.chinanews.com/xnc/2008/0723/196.html。]
4.土家特色食品開發。
(1)臘製品。湖北長陽“香腸大王”覃興茂結合傳統臘貨手藝,遍訪長陽民間熏製臘味的高手,綜合研究民間偏方,解決了批量香腸熏製後的外觀和肉質口感問題。於1999年10月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興茂”牌食品商標,注冊成立了長陽清江臘製品加工廠,產品在北京、上海、廣洲、武漢等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有200多個固定的訂貨單位和訂貨人。2002年至2006年,興茂臘製品連續4年獲得“宜昌市消費者滿意產品”稱號。2006年,清江臘製品加工廠產量達到5噸,並通過國家食品安全體係認證。這一年,覃興茂又投資30萬元,擴建了廠房,建起了320平方米的加工車間,分設了化驗室、包裝車間和熏製車間。2007年,興茂臘製品被評為“湖北省消費者滿意產品”,2009年,清江臘製品加工廠獲得“長陽誠信單位”稱號。相關的企業還有長陽明福土家臘味製品廠,主要以生產土家臘味香腸為主,臘味豬肉、臘味豬舌、臘味豬蹄、豆豉、煙熏豆幹、鹹菜為輔。該廠於1999年注冊成立,產品主要供應本地,在當地獲得優質的評價。
(2)辣椒醬等。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土家嫂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坐落在湖北長陽經濟開發區,占地麵積3000多平方米,現有固定資產570萬元。公司依托長陽山區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挖掘長陽土家的傳統工藝,生產加工土家特色食品,公司主要產品有豆瓣醬、清江魚豆豉、鮓廣椒、仔薑、葛根粉等係列產品,是湖北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宜昌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長陽縣首批取得國家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衛生注冊證書的企業之一,也是我縣科技創新型企業之一。1999年和2001年在中國農業博覽會上,“土家嫂”牌豆瓣醬被評為“湖北名牌產品”;2002年“土家嫂”清江魚豆豉被省消協評定為“湖北省消費者滿意產品”;良好的加工環境,獨特的製作工藝,使“土家嫂”牌豆瓣醬、清江魚豆豉在2003年雙雙獲得國家“無公害食品”認證,在同類產品中極為少見;2005年“土家嫂”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打破了我縣著名商標零的紀錄;2006年“土家嫂”牌豆瓣醬被評為“湖北省名牌產品”,2009年土家嫂商標再次被認定為“湖北省著名商標”。而且帶動了當地農業經濟,比如豆瓣醬中的辣椒、蠶豆,鮓廣椒中的玉米、辣椒,也都在本縣農村收購,每年1000多噸的原材料收購,可為農民增加收入300多萬元。[http://www.hbtujiasao.com/abou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