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方式之三——文化休閑娛樂服務
一、長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旅遊業
長陽縣的文化旅遊以清江畫廊旅遊度假區為核心,以清江古城巴土文化產業園建設為依托,以大型原創民族史詩歌舞劇《江山美人》正式演出、“四館一院”對外開放為亮點,努力推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為打造“文化強縣、旅遊名縣”的目標,各旅遊景點、景區充分利用當地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把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旅遊資源,既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也加快了民族文化產業化的進程,進而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旅遊的人次和收入近年有大幅的增長,具體如下:
2013年1月至9月,全縣共接待旅遊者323.6萬人,實現旅遊總收入25.7256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2.6%和75.9%,分別占年度目標400萬人次、30億元的80.9%和85.6%。
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的代表性景點有:
1.清江畫廊。湖北清江畫廊旅遊度假區成立於2006年,位於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隔河岩旅遊專用碼頭,距長陽縣城10公裏,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和省級地質公園。與神農架、武當山、長江三峽並稱為湖北四大甲級旅遊資源區,被列入鄂西圈十大核心旅遊景區之一,年接待能力達到100多萬人次,是湖北省服務標準化旅遊示範景區。主要景點有隔河岩大壩、倒影峽、仙人寨、將軍島、土家族發祥地武落鍾離山、財苑山莊、巴王洞等。度假區巴土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景觀都有著鮮明的巴文化和土家族文化烙印。度假區是曆史上有名的巴子國起源的地方,武落鍾離山就是土家先民巴人的發祥地,香爐石文化遺址更證實了4000年前巴人就開始生活在這一地域。在度假區可體驗長陽山歌、南曲、撒葉兒嗬等濃鬱巴土文化風情,凡來度假區旅遊的客人都可欣賞到新編排的長陽民族民間文化大戲,遊船航行途中免費觀看土家歌舞並進行“四道茶”、“咂酒”等體驗項目。土家族的“根”在清江畫廊,這裏必將成為全國800萬土家族人尋“根”旅遊的聖地。
2.清江古城。清江古城位於長陽龍舟坪鎮何家坪村,是長陽重點引進的重點文化旅遊項目。規劃麵積1000畝,征地麵積200畝,建築麵積12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元。於2009年破土動工,2013年竣工。該項目該已被納入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重點項目、三峽旅遊目的地重點項目、湖北省少數民族“616”工程重點項目;被湖北省旅遊局命名為省級旅遊度假區;被湖北省發改委確定為省級現代服務業示範園區和省級文化產業園區;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省級示範基地。是一個濃縮了巴土建築文化、歌舞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休閑文化於一體的文化產業園區,走的是“文化+生態+旅遊”三結合之路。
二、長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繹的廣場舞
2013年第二套長陽巴山舞在全國原創廣場健身操(舞)作品評選中獲二等獎,擬全省推廣。2012年9月,在第九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十一屆山花獎·民間廣場歌舞比賽中,我縣創編的原生態風格廣場舞蹈《土家撒葉兒嗬》代表湖北省參加了比賽,並喜獲金獎。2011年長陽巴山舞、土家撒葉兒嗬先後榮獲全國廣場舞“群星獎”金獎。
第五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方式之四——文化產品
一、西蘭卡普
西蘭卡普是土家人的著名工藝品,其製作與數花、篾片穿花、草編穿花原理相似,不過西蘭卡普是以簡單的木製機械織成的,比篾編、草編要方便得多,工藝要求更精細。長陽文化館為發展旅遊業的需要,特建有西蘭卡普廠,十多年來生產西蘭卡普一千多件,市場仍供不應求,主要是以質量取勝。長陽西蘭卡普廠不但可以織提包、挎包、匾額,還可以製成衣服,色彩鮮豔,經久耐用,受到廣大旅遊者的厚愛。湖北省在長陽成立了西蘭卡普研究中心,為西蘭卡普的普及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長陽民族工藝服飾廠也生產部分的西蘭卡普。
二、清江奇石
淸江奇石主要分布於淸江流域地區,清江古名為“夷水”,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卷三十七《夷水》中撰文作記“夷水……之經者皆石山,略無土岸,其水虛映俯視,遊魚如乘空也,淺處多五色石……巡頹浪者不覺疲而忘歸矣”,那時就發現了清江的石頭不一般。
長陽全縣現有奇石采集專業村6個(龍舟坪鎮渡口坪村、西氏坪村、白氏坪村、永和坪村、津洋口村及漁峽口鎮招徠河村),采集奇石人數達2000人以上,其中奇石產業專業戶達百餘家。渡口坪村家家戶戶采奇石,戶均年收入達3萬元,帶頭人楊遠壽采石年收益30萬元左右。全縣總計有采集、收藏奇石的人數達數萬以上,估價2000萬元,交易的最大畫麵石達15噸重,單體最大價位達20萬元,交易達10000人次,交易額達500多萬元,現已銷往韓國、美國、德國、東南亞等國家和中國港、澳、台等地區。
淸江奇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博覽會、國際奇石博覽會、昆明世博會和洛陽國際石展上,分別獲得金、銀質獎,其中金獎21枚、銀獎43枚、銅獎110枚。僅2001年9月在武漢舉辦的有30多個國家參展的第五屆中國賞石暨國際賞石展上,長陽就獲得了5金19銀22銅,名列99個參展團中的第3位。其中時任縣委顧問劉光榮收藏的“大漠春意”、時任政協主席李道槐收藏的“疏梅篩影”、縣賞石協會副會長張祖武收藏的“黃山夕照”、縣賞石協會秘書長覃世本收藏的“沙鷗翔集”等獲金獎。另外,李道槐收藏的“陽光下的鄧波兒”、“金沙水拍”、“伴侶”還在山東舉辦的全國奇石邀請展、廣州舉辦的中國第五屆花卉博覽會上分別榮獲金獎、銀獎和銅獎;覃世本收藏的長陽清江龜紋石“瓊枝驪石”,在中韓於洛陽聯合舉辦的國際奇石交易博覽會上榮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