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劇團共組織各類演出活動290場,觀眾25萬人次。其中主要創排專題晚會近10場,全年組織對外演出共75場;先後3次深入到縣轄11個鄉鎮以及廠礦、學校、社區,為農村送戲、送文化下鄉、為廣大農民服務,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全年共送戲到農村演出125場,觀眾13萬人次,演出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和基層幹部的好評,收到了顯著的社會效益;清江畫廊首遊式《清江·比茲卡》民族歌舞晚會,在原《夷水巴風》晚會基礎上,重新打磨、編排;4月在武漢參加土家文化周活動的兩個專題演出《夢幻土家》和《清江·比茲卡》;“長陽三峽·清江長陽全國冬泳邀請賽·萬人巴山舞”表演及冬泳會頒獎晚會;2005年新春民族音樂晚會;代表縣水產局在武漢洪山禮堂參加省農業廳主辦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省農業係統慶豐收迎新春聯歡晚會上演出的長陽南曲《水美魚躍清江秀》;在旅遊演出市場疲軟的不利情況下,全年組織土家歌舞演出90場。通過演出活動的開展,努力開拓對外演出市場,為推動我縣“三個文明”建設,擴大對外開放,促進民族經濟建設和發展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這些演出活動的成功舉辦,得到了縣委、縣政府以及廣大觀眾的讚譽和好評,為部門服務性演出收到很好效果。
劇團在市級以上的各類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好成績:一是長陽南曲《白胡子唱老》獲得湖北省第十屆百花書會創作一等獎,表演一等獎。二是9月參加湖北省第五屆音樂、舞蹈、曲藝新人創作比賽,參演節目舞蹈《土家漢子》、女聲獨唱《蘭草穀》、男聲獨唱《把幺妹送過河》獲得好評。三是11月參加湖北省第二屆巴山舞比賽開幕式示範表演圓滿成功。四是覃莉演唱的《夥計歌》獲湖南石門柑橘節山歌民歌大賽三等獎。通過參賽獲獎,提高了長陽的知名度。
2006年
2006年,劇團共組織各類演出195場,觀眾16萬人次,其中農村演出場次129場。其中,一是完成縣委政府指令性演出任務,如“夷水之春”民族音樂會;二是為部門和農村演出;三是對外演出活動取得很好效果。全年共創作、排練、上演新節目共17個,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有男聲表演唱《喊喜》、舞蹈《出來噠》、《擺手女兒家》等。在市級以上的各類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好成績,4月份以劇團演員為主力陣容的巴山舞代表隊參加宜昌市第二屆運動會成人類縣市區組長陽巴山舞比賽,獲一等獎。
2007年
2007年,劇團共組織各類演出195場,觀眾17萬人次,其中農村演出場次128場。縣歌舞團一方麵認真完成縣委、縣政府及主管部門下達的工作任務,如3月份配合縣婦聯完成了慶“三八”聯通杯長陽山歌、南曲、巴山舞表演賽的相關服務工作,特別是10月完成了中央電視台《新視聽》特別節目“放聲高歌十七大·山歌好比清江水”中國長陽山歌節演出活動,劇團3個節目參演受到好評。另一方麵還多渠道、多形式開拓演出市場,如參加鬆滋市解甲坪土家族自治縣成立10周年慶典演出等。
2007年創作、排練、上演新節目共10個,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有長陽南曲《移動時空》、《和諧房管鑄輝煌》等。劇團還投資55萬元啟動了大型原生態歌舞《夢幻土家》的創作,本年度導演腳本、音樂、舞美、服裝、道具方案均已確定,即將進入排練階段。劇團在市級以上的各類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好成績:一是今年2月劇團聲樂隊代表長陽縣參加了宜昌市首屆“唱響移動”電視歌手大獎賽,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曾令娥獲民族唱法一等獎,綜合成績二等獎;覃莉獲民族唱法三等獎;汪慶華獲民族唱法優秀獎。二是參與排練和精心打造的廣場舞“長陽撒葉兒嗬”以湖北省排名第一的位置進入全國群星廣場舞蹈決賽名單,並於9月29日在廣州舉辦的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廣場舞蹈比賽中獲群星表演獎。三是根據省民委安排,劇團組隊以“長陽巴山舞”為參賽項目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中國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獲得表演項目民族健身操銅牌。
2008年
2008年,劇團共組織各類演出196場,觀眾19萬人次,其中農村演出場次128場。全年一是較好地完成了縣委、縣政府指令性演出工作任務。二是較好地完成了對外宣傳演出任務,如:3月份我團組織了一台豐富多彩的土家歌舞節目,赴湖北的石首、鬆滋,湖南的臨澧進行了對外交流演出,晚會民族風情淳樸,地域特色濃鬱,充分展示了土家文化的魅力;5月份與縣旅遊局共同組織並完成了清江畫廊之夜——土苗兄妹組合家鄉彙報暨頒獎晚會演出等。
本年度創作、排練、上演新節目共20個,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包括:長陽南曲《和諧房管鑄輝煌》、《巴山夷水清歌放》、《善待大地》、《民福工程福長陽》;舞蹈《龍船調》、《叭一口》……同時,大型原創情景歌舞《夢幻土家》從8月1日正式采排,第一階段排練已經完成,即將進入舞美、燈光、服裝、道具和節目的合成階段,並力爭春節前上演,劇團本年度在市級以上的各類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好成績。如:元月份與縣房管局合作創作排練了長陽南曲《和諧房管鑄輝煌》,並參加宜昌市房管係統迎新春文藝會演獲得創作表演二等獎;6月為了代表縣紀委參加宜昌市“三峽清風”文藝演出暨“安琪杯”優秀廉政文化作品比賽,我團新創作和排練的參賽節目長陽南曲《巴山夷水唱清歌》,獲得創作演出一等獎;9月新創作節目長陽南曲《民福工程福長陽》代表宜昌市計生局赴省參加全省計生係統文藝調演,獲得創作演出三等獎;代表縣總工會參加宜昌市總工會主辦的“宜化之韻”全市職工文藝會演,舞蹈《擺手女兒家》獲得創作演出二等獎。
2009年
2009年,劇團共組織各類演出270場,創演出毛收入25萬元,觀眾39萬人次,其中農村演出場次156場。全年一是較好地完成了縣委、縣政府指令性演出工作任務:4月,曆時兩年多時間,舉全力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夢幻土家》在隔河岩劇場首演,宜昌市委宣傳部、長陽縣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和千餘名觀眾觀看演出,獲得好評;5月,為全國部分少數民族自治縣(旗)人大工作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參會代表演出《夢幻土家》、與參會代表進行民族風情大聯歡演出均取得圓滿成功;6月,大型民族歌舞《夢幻土家》為全省優撫醫療保障工作現場會議演出獲得好評,圓滿完成為參加“盛世偉業杯”長陽土家文化旅遊節暨2009第四屆中國長陽·清江畫廊橫渡接力挑戰賽的運動員、教練員及國內外來賓演出《夢幻土家》的演出任務及開幕式文藝演出、舞台搭建、音響服務、和“巴山舞之夜”的相關工作任務;二是較好地完成了對外宣傳演出任務。如10月由以我團男演員為主的男子群舞《土家撒葉嗬》赴江蘇省張家港市參加由文化部主辦的長江流域“張家港市第三屆民間藝術節”演出。
本年度創作、排練、上演新節目共9個,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包括:大型民族歌舞《夢幻土家》;獨唱《清江畫廊土家妹》;長陽南曲《魚水情深》……劇團在市級以上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9月由我團音樂創作員毛成東作曲的女聲獨唱《清江畫廊土家妹》獲得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湖北省委宣傳部為指導單位,省廣電總局、省文化廳、省文聯聯合舉辦,湖北衛視和省音協共同承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湖北新歌大賽暨歌頌天下湖北美”大賽十佳優秀歌曲獎。
2010年
2010年,劇團共組織各類演出272場,創演出毛收入26.1萬元,觀眾40萬人次,其中農村演出場次159場。在演出工作方麵,一是較好地完成了縣委、縣政府指令性演出工作任務。2月,完成了縣2010年新春文藝晚會“盛世巴土情”現場直播演出的各項工作任務。9月,完成湖北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大型文藝演出和閉幕式大型民族歌舞《夢幻土家》的演出任務。二是較好地完成了對外宣傳演出任務。4月,演出隊赴宜昌市為最高人民法院主辦的全國婚姻法解釋(三)座談會代表演出土家民族歌舞獲得好評。
本年度創作、排練、上演新節目27個,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包括:舞蹈《白虎神威》、《西蘭卡普情韻》、《竹枝之聲》、《歡樂比茲卡》;獨唱《我的土家族》、《神奇的清江石》、《土家風情是一條河》、《土家酒歌》;對唱《老家的團年飯》;組合唱《老家的火塘》;長陽南曲《土家嫂娘》、《稅徽閃閃》……劇團在市級以上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大型民族歌舞《夢幻土家》在湖北省文聯、省舞蹈家協會舉辦的第二屆湖北舞蹈“金鳳獎”(職業舞蹈)評獎活動中榮獲舞劇、舞蹈詩劇目獎和單項獎類舞蹈音樂創作獎;2月,2010年新春文藝晚會“盛世巴土情”整台節目獲湖北省“春滿楚天”地方文藝晚會展播一等獎;劇團新創編節目男子群舞《白虎神威》獲原創節目二等獎,覃莉演唱的《清江畫廊土家妹》獲演唱人才獎;6月,以劇團演員為主力陣容的長陽巴山舞代表赴荊門參加湖北省運動會獲巴山舞項目比賽銀牌,同時獲宜昌市第三屆運動會成年巴山舞一等獎;9月,在湖北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長陽巴山舞獲得比賽金牌,土家撒葉兒嗬獲表演賽一等獎;10月,在“宜化杯”宜昌市第六屆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文藝會演中,我團大型民族歌舞《夢幻土家》獲演出特等獎,同時還獲得優秀編導獎、優秀作詞獎、優秀作曲獎、優秀舞台美術設計獎,聲樂演員覃莉、曾令娥、王愛民、王守彪、彭漢洲、汪慶華、賴澤敏獲優秀演唱獎,舞蹈演員潘攀、劉超眾、李海燕、李緒華、付歡歡、羅韻獲優秀表演獎,群眾演員鍾宜兵等26人獲表演獎。
2011年
2011年,縣歌舞劇團積極開拓演出市場,完成各類演出278場,觀眾42萬人次,創演出毛收入28萬元,其中農村演出場次162場。全麵完成了縣委、縣政府指令性演出工作任務。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努力開拓服務市場,全年共開展禮儀服務138場,舉辦兩期少兒藝術培訓,培訓學員150人次,創收入12萬元。
新創作上演節目22個,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包括歌舞《夢裏清江》、獨唱《巴土戀歌》、組合唱《姐不招手郎不來》、長陽南曲《清風頌廉》等。2011年元月,大型民族歌舞《夢幻土家》獲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首屆“彭秋潭文藝獎”特別貢獻獎大獎。《清江畫廊土家妹》入選“湖北名歌大家唱·群眾最喜愛的歌曲100首”,並被中央電視台製作成MV,在央視“中國音樂電視”欄目中播出。新創作的大型民族風情歌舞《巴土戀歌》在湖北省首屆少數民族會演中大放異彩。
2012年
2012年,縣歌舞劇團積極開拓演出市場,組織各類演出282場,創演出毛收入32萬元,觀眾42萬人次。努力開拓服務市場,全年共開展禮儀服務和服務演出140場,創毛收入8萬元,共舉辦三期少兒舞蹈培訓班,培訓學員150人次,創培訓毛收入3萬元。
新創作上演各類節目10個,大型劇目1台,具有民族特色的節目包括歌舞《龍騰清江》、大型原創民族史詩歌舞劇《江山美人》等。歌曲《巴土戀歌》榮獲中宣部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赴中央電視台完成了《中華情——巴土戀歌》長陽特別節目的錄製工作,節目於8月11日在央視四套中文國際頻道播出。12月29日,投資1300多萬元、曆時兩年打造、曆經3個月的艱苦排練,大型原創民族史詩歌舞劇《江山美人》在清江古城劇院隆重首演,創排請到了中國著名舞蹈編導藝術家門文元,省歌舞團舞蹈編導王海洋、汪豔作指導,力爭將其打造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知名品牌。力爭通過1到2年的市場培育,每年演出500場次以上。《江山美人》又名《巴王與鹽水女神》,該劇以土家族先祖巴王廩君與鹽水女神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展開,生動講述了大約4000年前巴王廩君與鹽水女神忠貞優美的愛情故事。演出總時長70分鍾,分為《拓疆》、《奇遇》、《相戀》、《淚別》、《堅守》和《呈祥》6個部分。被譽為“音樂活化石”的“長陽南曲”和最具巴人特色的“跳喪鼓”等素材,也在劇中呈現。
2013年
2013年,全年的統計數據還沒有出來,有兩項值得一提的成績:一是經過縣歌舞劇團李緒華老師、縣文化館覃豔老師的精心編排,由長陽歌舞劇團的專業演員和縣衛生係統的優秀員工共同完成的第二套長陽巴山舞,在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關於2013年全國原創廣場健身操(舞)作品評選中獲二等獎,也已正式定為2014年第十四屆湖北省運動會的參賽項目,將在全省進行推廣普及。二是歌舞劇《江山美人》全麵推向市場,由清江古城公司聘請的20多名兼職營銷員進行宣傳和銷售,現在基本上一周演出一場,主要麵向旅遊人群,僅4月30日一場演出,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名遊客觀看。[《“五一”小長假清江古城迎來旅遊接待小高峰》,http://www.hbqjgc.com/News-View.Asp?JD=297。]
3.畢茲卡民俗文化村。畢茲卡民俗文化村藝術團,從1994年創建至今共演出6000餘場,先後接待了50多個國家的友好人士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遊客;1995年應邀赴香港特別行政區演出,“一炮打響載譽歸來”;近千名民間文化愛好者在這裏培訓後,走向旅遊景區從事演藝、導遊工作,進入中小學校開展民間文化教學;創編的廣場舞蹈“巴山舞”、“土家族撒葉兒嗬”分別獲文化部第十屆、第十四屆群星獎金獎。主要的演出曲目是原生態土家民俗歌舞,如《巴人服飾——車巴拉呼》、《比茲卡姑娘——喇帕克噢》、《土家吹打樂——滿堂紅》、《土苗兄妹組合——花咚咚的姐》、《虎麵舞》、《茅古斯》……縣民俗文化村在抓好主業經營的同時,努力傳承民族文化,在全體演員中開展山歌、民歌傳唱活動,已傳唱80首山歌、民歌。
2011年全年完成總收入60萬元,其中演出收入56萬元。演出場次356場,接待國內外觀眾約8萬人次,其中接待省部級領導26次,參加省、市、縣各類大型慶典頒獎活動50餘次,還積極參加中央、省、市新聞、電影、電視劇、地方方言劇和音樂劇的拍攝工作。
2012年,大力拓展市場,全年演出場次486場,完成總收入71.1萬元,其中演出收入63.8萬元。
2013年麵臨困境和調整:受中央厲行節約的政策的影響,演出場次比較受影響,正在調整演出的方式,力爭與清江畫廊公司聯合,融入旅遊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