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讖語】
讖語,即能預測後事的靈驗之語。這種讖語被認為是神所要表達的未來吉祥禍福的預示,有濃重的迷信色彩。起源很早,先秦時已出現。現今能看到的一個讖語是周宣王時的兩句童謠:“檿弧箕服,實亡周國。”說的是當時一對賣桑弓箕囊的夫婦,收養一被棄女嬰,逃到褒地,此嬰就是褒姒。長大後,褒君把她獻給周幽王。幽王為博其一笑,竟擅點烽火台,並廢太子申生,引起西戎起亂,西周因此滅亡。《晉江縣誌》載:唐代詩人羅隱十考不第,流寓晉江,也有出語成讖之說。六十年前,閩南民間廣為流傳的“五公讖”,就是托天台山的所謂“五公”造經一本,預示未來天下事,什麼“有田無人作,有路無人行,有厝無人住”等等,都是蠱惑人心,唯恐天下不亂的話。
【啄鳥卦】
占卜方式。民間專司此業者,一手提鳥籠,一手打“鐸鐸”(“鐸鐸”為敲打牛角的聲音,此處作名詞用),走鄉串裏,循街沿巷呼叫:“啄—鳥—卦—”有人問卜時,先點三支香,問求卜人所卜事項,後口中念念有詞,讓籠中那馴服的小鳥從折子中啄出一紙卡,根據卡上的卦辭隨機應變作一番解讀,預卜禍福吉凶。此俗始於何時不詳,疑從上古流行的“鳥占”(聽鳥聲,看鳥的飛向等而占卜)演化而來。
【看風水】
所謂風水,指的是宅地或墳地的地勢、方位等。陰陽家據此附會人事的吉凶禍福,故民間對風水的好壞極為重視。凡建屋、造墳,必先請“風水先生”(又稱“堪輿先生”)尋覓吉地,方能動土。此俗起源甚早,漢代已將堪輿列為一家,可見影響之大。晉朝郭璞《葬書》:“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取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說,自宋而後甚盛。此俗今尚流行。晉江人尤為看重,無論官家商家僑家還是農家,凡起厝,選墳地,甚至搬遷新屋,安放床桌,都要請風水先生指點方位。風水觀念根深蒂固,久不能除。
【眼跳耳鳴】
體兆之卜。眼皮跳動的自然生理現象,卻被認為是禍福降臨的預兆。很久以來,民間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說法。而耳朵突然轟鳴則被視為災禍將到。這都是古人對人體征狀及事物之間的相互聯係不能理解所致。因此眼跳耳鳴卜吉凶,長期在民間廣泛流行。
【客鳥報喜】
俗謂農曆正月初一有客鳥(喜鵲)飛來屋前屋後“嘎嘎嘎”地叫,乃大吉大利之兆。平時叫,不是喜到,就是客到。此說古已有之,《四庫全書·子部·譜錄類·禽經》雲:“靈鵲兆喜,鵲噪則喜生。”
【烏鴉叫凶】
俗謂烏鴉在清早叫,或飛在屋脊上叫,或在頭頂上叫,是不吉之兆,必驅之,罵之。宋遊九言有《烏鵲》詩:“鴉烏鳴屋山,平生不為惡。乾鵲噪庭樹,一世常牢落。安有無妄福,凶災或無作。身貧乏名譽,屋漏無愧作。春風拂茅簷,聽汝相嘲謔。禍福心悠悠,曲肱常自樂。”
【燈花兆喜】
燈花,即燈芯或燭芯餘燼結成的絮狀花蕾。俗信燈火開花,喜事將到。上古即有流行。《漢書·藝文誌》載有《占燈花術》一書,今已失傳。唐代詩人李商隱有“陸賈方驗於火花”句。
【竹開花兆災】
晉江俗謂竹開花為不祥之兆。原因是竹靠地下莖無性繁殖,隻有到了快枯死或水旱蟲害侵蝕時才開花,故視為怪異現象,預兆多凶。
【夢落齒】
民間俗信夜夢落齒是不祥之兆,於是第二天早要用黃紙書寫一符咒“昨夜夢落齒,今朝必有喜。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貼在廁所的內壁上。古人相信符咒的魔力,可伏魔,能逢凶化吉。此習可追溯到原始時代的巫術。
【石敢當】
舊時常見路口或牆腳門邊,有刻著“石敢當”的石碑,以此鎮邪安宅。此俗源於原始的石崇拜,意為石之偉力所當無敵,能降魔禳災。有的還在“石敢當”上麵加上“泰山”二字,因古人以泰山為五嶽之首,曆代帝王崇仰泰山為至高至尊之山,故民間以泰山之石為非同凡響的神石,其傳說頗多,唐宋時已有豎“石敢當”鎮邪之風。
【掃帚星兆災】
掃帚星,即彗星,形如掃帚,故稱。俗信其出現為災荒、瘟疫、戰爭之預兆。因其運行離太陽甚遠,很難見到,偶一現,即被視為異常,有不祥之兆,此乃古人少缺科學知識之故。此說上古已有流傳。
【救日·救月】
舊時,人們不懂日蝕月蝕的道理,皆傳為天狗所食,故家家戶戶每於日蝕月蝕時敲盆缽,燒柴火,高聲呐喊鼓噪,以驚走天狗,把蝕了的日月救回來。《穀梁傳》雲:“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穀。”又《周禮·地官》曰:“救日月,則詔五鼓。”可見上古就有救日蝕月蝕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