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史真玉(2 / 3)

招麗娜一股腦地東拉西扯說了一大筐,她有她的目的:首先,這麼多信息拋出去,砸也把你砸暈了吧!就算沒砸暈,你知道哪條是真的哪條是假的?再說了,就算你最後能搞清楚,我不信你能記得有多少話是從我觜裏說出去的!再說了,我和你推心置腹地說了這麼多,就算你不感謝我,總得記我點兒好吧,別說人力資源部了,就可著公司找,還能找出和你說這麼多話的人來嗎?此外這麼做還有好處,對於薪小蕾和小邢這些平時陰陽怪氣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給你們“紮兩針兒”再說。飯後她對自己席間的表現十分欣賞,不過盡管是那麼滿意,總覺得裏邊好像缺點什麼,缺什麼呢?她重新回顧了一下席間的表現,好像話說得有點多,話應該說得恰到好處才好,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而她總是不能在恰到好處時及時停下來,這就讓好多事情明明是大好的形勢,很快就急轉直下了。今天的事情也是這樣,想想當時的情景,真玉開始總是非常積極的回應她的每一句話,可到後來回應的頻率就逐漸下降了,這一點她當時明明是感覺到了的,可自己為什麼沒有重視起來呢?如果當時能當回事的話稍微調整一下策略,這件事情就能劃一個完美的句號了,可她那時正說得起勁兒,哪還想得起什麼策略不策略,趕緊把腦子裏的東西痛快地講出來才爽。想到這裏她覺得中午的表現最多打60分,好像60分還不足以讓自己警醒,為了加深印象,她覺得分數最多也就三四十分,盡管不如人意,至少效果還是有的,這樣多少在失落的心裏找到了些許平衡。

回到辦公室,真玉冷靜地想了想,覺得招麗娜的分析也不是沒有道理。人力資源部和所有人打交道,你知道誰和領導能說得上話,沒準兒你在辦公室無意中的一句話一分鍾後就會傳到哪位領導耳朵裏。再加上公司上下政治環境複雜,複雜就複雜在上下左右盤根錯節,一個部門經理敢小覷業務總監,一方麵可能仗著他是個老資格,但也不能排除他還倚仗背後有大樹在支撐。現在還沒摸清情況就貿然出手做些什麼或說些什麼顯然不行。招麗娜還真能往出捅詞兒!還“自投羅網”什麼的。招麗娜的用心當然還不止這些,她想在自己心目中站一個先入為主的位置,讓自己認為她是公司少有的能和自己推心置腹的人。因此,真玉也並不阻攔她滔滔不絕的話語,隻是默默地聽著,隻在她每次快停下的時候,又提一個問題,好讓她繼續講下去。

剛接手人力資源部的史真玉明白要想在這裏生存下去,做出什麼成績是次要的,首要的是盡量與手下這些人處好關係,要關心她們所關心的,愛好她們所愛好的,從共同語言中逐步奠定自己的基礎。不久她就發現這樣除了會幫助她坐穩位子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收獲。一天,真玉在辦公室參與幾個女人關於美容美發的閑聊,訓芳對小邢等人說:“你別信那個,我有個姐妹是做美容美發的,去進貨你知道那歐萊雅美發膏多少錢一盒?你猜。”

有人答:“二三百?”

訓芳說:“住少裏猜。”

那人說:“100?”

訓芳說:“告訴你吧,15一盒!”

真玉插話道:“不可能吧,是歐萊雅嗎?”

訓芳接著說:“是啊!不過不是電視上的“巴黎歐萊雅”,而是‘法國歐萊雅’,就是一山寨貨,巴黎歐萊雅跟本就不出這類東西。”幾個人頓時驚呼事實的震撼,同時慨歎,這些美發廳心黑如炭,用一個15塊錢的東西一個來小時就能掙七八百,這利潤率足以氣死緬甸真玉說:“我說我們家門口一條街兩年開了十幾家美容美發,還一個比一個裝修豪華,我一直懷疑他們掙的不是美容美發的錢,聽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錯怪他們了。”

訓芳說:“還有貴的呢!有的地方一個頭得兩千多。不過我那姐們兒也說了,這行本來就不是賣產品,而是賣服務,說白了就是掙的是手藝錢,街上有的是賣美發產品的,有本事你買了回家自己弄啊!”

這件事讓真玉回家後在飯桌上又感慨了一番,吳淵也覺得價格有點離譜,但也認為在情理之中。吳淵對真玉說:“服務本來就是現代經濟的支柱,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從這個事情來看就可見一斑,將來服務是會很來錢的啊!

真玉請吳淵到“非禮立刻死”吃飯,為了慶祝真玉做人力資源部經理後的第一次發工資。那是吳淵第一次吃西餐。看得出,真玉多少有點炫耀的成分,她今天還精心裝扮了一番。想一想以前什麼新鮮的事物都是吳淵帶著她嚐試的,第一次去遊樂場、第一次去各種博物館、第一次去戶外野營、第一次去滑雪,每次看著真玉先是滿臉好奇,然後是滿足的享受,那種成就感讓吳淵一連能高興好幾天。而現在反了過來,輪到真玉體貼地照顧吳淵的感受。吳淵不得不承認,他低估了真玉,她在這一崗位上做的不錯,而當初吳淵憑自己的能力和經驗去判斷真玉能否承接HR經理的職位是不恰當的。

吃飯時真玉問吳淵有沒有聽說過“人力資源管理標準”也叫HRMS的一個東西?

吳淵說聽說過還參加過培訓,問她怎麼了,她說MW在使用這個標準,不久以後也要在英華網推行。

吳淵知道美國公司有一大堆管理標準,最出名的就是ISO9000(質量管理標準)。他想起兩年前參加培訓時的情景。起初他聽到這個理念時非常不理解:“怎麼可能不同的企業使用同樣的人力資源管理標準呢?企業的文化、管理方法、行業特點等等沒有一樣不是千差萬別的呀!美國人不會這麼弱智吧!一定又是個大忽悠!這個講座大致是沒什麼可聽的了。”不過他沒有當眾提出這個問題,在他看來這個問題幾乎是沒有答案的,即使有也會很牽強,隻是依他的性格是不會提出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而讓人家下不來台的。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善解人意,一位聽課者忍不住,一邊搖頭一邊嘟囔,故意做出不服氣的姿態而且有意讓教授看到。教授心領神會的詢問這位是否有不同意見,如果有可以盡情發表。那位當仁不讓,提出和吳淵同樣的問題。

教授講微微一笑,說道:“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問出這個問題,這恰恰說明他是有較高管理水平的管理者。‘人力資源管理標準’對在坐各位來說還是個新生事務,所以這並不奇怪。”接著說:“在坐各位有沒有哪位沒聽過ISO9000的?”環顧了一下,說,“沒有!很好!眾所周知ISO9000是大名鼎鼎的‘質量管理標準’。那麼我問個問題,你能想像一個生產意大利蛋卷的企業,和‘奔馳汽車’或者‘日立電子’會使用同一種產品質量管理方法嗎?”

話一出口,下邊三四十人麵麵相覷啞口無言。的確,ISO9000風行世界30多年,早已沒有任何人質疑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教授接著說:“正如各位所知,ISO9000可適用於幾乎所有的企業類型,和幾乎所有的產品,包括無形產品。而它最重要的貢獻還不在於產品質量提升,而是它在各個企業間搭起一座橋梁,通過它企業間可以建立互信。也就是說,當一個企業通過了ISO9000認證我們就認為其產品質量管理達到了某一特定、被社會所普遍接受的標準,而在它產生之前這一點是無法做到的。”接著說:“而人力資源管理標準也是基於同樣的思想構建的。那麼,對它產生的合理性還有疑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