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教育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2 / 2)

麵對熊學生,不少教師都會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張震武寫完檢查,並向蔡老師認錯之後,李雅洺補充道:“既然蔡老師原諒你了,你也認識了錯誤,我就不罰你做作業了。這一周,你就天天過來,把辦公室的衛生打掃好,還要拖幹淨,能做到嗎?”

張震武爽快答應下來,然後就笑嘻嘻離開了。

看見學生離開,李雅洺搖搖頭,道:“也不是一點長處都沒有,勞動還算行!”

蔡老師笑道:“隻要不讓學習,幹什麼都行!”

李雅洺歎了一口氣,道:“逼急眼了,張震武反過來還會求老師,把他開除了。”

趙庭佑開玩笑道:“啥都不怕了,這樣的教育就叫黔驢教育。”

幾個老師笑起來,王默笑著糾正道:“撿金撿銀,沒有自個撿罵的,最好還是叫黔驢之教育。”

趙庭佑點點頭,讚道:“王老師說得好,語法上挑不出毛病,也更妥帖。”

王默心中隱隱有種遺憾,如果學校能夠做為教師的強有力靠山,努力維護教師的尊嚴,對於這種“垃圾”學生,能夠辣手開除一個,兩個,也許班風會立刻好轉。

事實上,這幾天下來,王默也看見不少平行班的學生被陸續叫到辦公室訓話。

王默發現,學生的毛病千奇百怪,大多體現在學習、紀律、衛生、儀容儀表,課間操等方麵。比如說,遲到,上課吃零食、鬧課、睡課等。

對此,李雅洺“軟體罰”學生的方式也讓王默打開眼界。

一般情況下,寫完檢查之後,還會有附帶的懲罰措施。比如,對身體素質差的學生罰跑步,或是做俯臥撐,這也是一種變相的體育鍛煉;對不愛勞動的學生則讓他們打掃衛生;對經常遲到的學生,則讓他們到老師辦公室的講台上罰站,而且一站就是數小時不動;對上課愛吃零食的學生,則會讓他們自己選擇,要不給全班同學都買一包同樣的零食,要不,班主任自己出錢,給問題學生買幾十包零食,直到學生吃得惡心,再也吃不下去為止。

凡此種種,都叫王默覺得匪夷所思。

迫於這種壓力,隻要是心理正常的學生,終會有所改變。

當然了,學生的適應能力也太強大,王默就聽老師講過一個笑話:“一篇課文罰抄幾遍,有的學生就能一隻手夾著兩支筆,同時能抄寫兩遍課文。”

這,也算是一個另類的奇跡了。

對於班主任處罰學生的方式,王默覺得非常好,可是他暫時還學不來,這起碼需要學生配合,萬一哪一個學生耍驢,這戲就無法演下去了。

教育要因人而異,不隻是指教育對象,同時也是指教育者。

在一中,敢打學生的老師也有幾個,從來也沒有出過什麼事,而多數老師卻不敢如此效仿,即便是“軟體罰”學生,也會慎重考慮。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教育方式自有它積極的一麵,也有它天然的短板。循循善誘,鼓勵和賞識的教育方法,與嚴厲嚴格的教育方法相比,很難說體現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哪一個方法更佳?

王默不是一個老練的教育工作者,他剛剛走進校門,缺乏一些必要的教書育人經驗,但是大道理他卻懂得,他想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而不是嚴師益友。但現實情況,卻逼迫他嚴格要求學生。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提倡新型的師生關係,一中教研室也積極與時俱進,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政治學習,包括撰寫相關的教育教學論文。

王默在假期裏,曾經寫了一篇《真水無香,大愛無痕》的教育論文,這飽含著他對教師教育工作和學生教育的一些積極認識。雖然,還沒有經過相關的實踐檢驗,可是,王默深信,這篇論文一定會讓學校領導對他另眼相看。

然而,在一個月後,王默才得知,他寫得這篇論文,不知為何石沉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