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興趣課程的開設,王默認為不能增加學生的負擔,確確實實就應該是一門興趣課程,由學生自願選擇,自願聽課。當然了,考試內容不能隻考理論,而忽視了實踐能力,不能讓興趣課程演變為學生的負擔。
目前,國內的高考教育就是這樣一種現狀,人人都不滿意,可也沒有一種更好的,更合適的方法,既能讓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長,又能體現高考的公平公正。
對於趙庭佑的說法,王默沒有回答,他雖然有屬於自己的看法,可也知道一旦說出來,也容易引發一場辯論,弄不好的話,辯論也會誤傷人。
王默喜愛演講,也愛辯論,在生活中就多次有意無意充當了所謂的“毒舌”,無端招致別人反感,這也讓他警惕。後來,王默覺得沒有什麼意義,遇見這種事情,基本上他就會保持沉默,或者幹脆就做一個好聽眾。
幾個老師也都是人精,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一點也沒有涉及不同觀點的爭論,王默覺得無所事事,忽然就想起來,他忘了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
等到下課鈴響後,王默正要起身,就看見地理老師蔡馨予帶著一個高個子學生走進來,正是五班的“學匪”張震武。
王默去了五班,找到語文課代表孟欣茹,向她布置了家庭作業,又特別囑咐了幾句。讓她在自習課時通知全班學生布置作業,一定要在黑板上寫明白,以防個別學生裝糊塗,並強調說第二天要全部上交。
回來後,他就看見班主任李雅洺和蔡老師正輪流訓斥張震武。
“我以前多次和你們講過,咱們班的學生要敢作敢當,既然上課說話了,就要勇於承認,有錯誤改了就行!你要好好想想,蔡老師為什麼不說別的學生,而是點你的名字,你最好反思一下。”
“我沒說話,蔡老師冤枉我,我不服!”張震武振振有詞為自己辯解。
蔡老師氣笑道:“一個巴掌拍不響,範大龍都承認他說話了,他不可能自己和自已說話吧。而且你們說話聲音這麼大,旁邊也不是幾個同學聽到了,我叫你到教室後麵站著聽課,你是不是覺得特丟麵子。”
張震武抬起頭,倔強說道:“他有病,就是喜歡自己和自己說話,你是老師,也不能強迫我承認,我沒有做過的事情。”
如果王默沒有給五班上過課,或者是不認識這些學生,恐怕他也會以為學生可能被冤枉了。
但是,經過短暫的接觸後,王默就知道五班有不少所謂的“學渣”,“學匪”不容小覷。這些熊學生完全可以睜眼說瞎話,一旦老師息事寧人,回避矛盾,沒有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隻能讓這些熊學生覺得老師無能,日後也會更加肆無忌憚。
看到這兒,王默懸著的心終於放回肚子,內心裏也有了一點點平衡,看來熊孩子發飆,也不是看人下菜,即便老教師遇見也會頭疼。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要途徑,也是教育重要的核心活動。
可以這麼說,一個學生進入了高中,仍然不能遵守課堂紀律,不願聽課,不能聽課,也不聽老師的勸告,那麼這個學生身上的問題絕對不容小視。
有了錯誤,不聽人勸,拒絕改正錯誤,這意味著不分是非,不明道理,不懂得交流和溝通,基本上就是一個“殘次品”或者是“廢品”了。
看來,讓學生學會做人比學習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