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用說,當然是挑小的。”
“我現在不是給你留著小的了嗎?你還生什麼氣呢?”
這本來是哥哥很被動的,但弟弟卻巧設圈套,令對方弟弟陷於被動,而自己由被動轉為主動。
電話機發明人貝爾,有一次出門去籌款,他到了一個大資本家許拜特先生的家裏,希望他能夠對自己正在進行的新發明事業投一點資。但他知道許拜特是一個古怪脾氣的人,向來對於電氣事業不感興趣。他開頭時並不對他說明預算能獲得多少利益,也不對他解釋科學理論,據貝爾傳記上的記載:他彈著鋼琴,忽然地停止了,向許拜特說:“你可知道,如果我把這腳板踏下去,對著鋼琴唱出一個聲音,這鋼琴便也會複唱出這聲音來。譬如我唱一個“D0”!這鋼琴也會應一聲“DO”!這事你看有趣嗎?”許拜特當然不懂其中道理,他於是靜悄悄地放下他手中的書本,好奇地發問貝爾,於是貝爾詳詳細細對他解釋了和音或複音電信機的原理。這場談話的結果,許拜特很情願負擔一部分貝爾的實驗經費。
貝爾的方法,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在講他那件事之前,他先設法引起對方的好奇心。牽引了許拜特對於他及他的理想的注意,這是一種很有力量的策略。最終許拜特中了他的“圈套”。然而,我們大概都常常看見有許多奇妙的技藝終歸於失敗,其所得者不過是看客們聳一聳肩膀或揚一揚眉毛而已,這是沒有能夠真正運用這個秘訣的緣故,而貝爾卻很自然地運用了這個策略。如果貝爾直接給許拜特說的話,有可能直接被拒絕。
許拜特的鋼琴,就是幫助他完成妙計的惟一功臣:消除了他們不同的意見,使他們密切合作起來。新穎的東西,必須要與我們的經驗接近,才能夠引起我們強烈的注意,才能夠引起我們的好奇心。因此,有才幹的店員、報紙的編輯、成功的演說家,都是運用秘訣,以達到他們的目的。
程某時一家銀行的總經理。他如此輝煌的背後也有辛酸的往事。但是,當最初他與一名銀行的會計合夥創業時,他們隻有3000美元現款和對成功的渴望。他當過銀行的送信員,也做過會計,因此對銀行的業務很熟悉。
他說:“由我這種年薪不過千元的銀行小職員來創辦這種為比我富有不知多少倍的富豪做經濟顧問的業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程某開始與客戶接觸時,就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他說:“一次,我偶然注意到了一件事情,這讓我十分驚訝,它打消了我最後的顧慮。我發現,當地的一些老人很願意和我說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
所以,程某就覺得他可以像弗羅對待卡爾斯那樣,給他的客戶留下一個好印象。於是,他就把這個策略應用到了他的事業的開拓上,最終取得了成功。其實,說白了,程某的玄機很簡單,就是跟客戶談一些客戶感興趣的話題,抓住了顧客的心理,對症下藥。
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假如能聊到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對方就會散發出更多的談話熱情。很多成功人士都承認這一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尼古拉?朗沃斯是投資銀行的代言人,我們可以看看他是如何在辦公室中接見客人的。達夫?其爾曾這樣記載:“他和每個客人都低聲地交談……但大多時候,是他在傾聽客人說話……經常有很多人對他說各種事情,這都是客人不由自主地說出來的,因為在與每個人交談時,他們之間似乎總有美妙的共同話題。”
在公司和顧客的交流溝通之中,有的時候公司需要盤點顧客的庫存。比如公司要調整價格、給顧客補差價,在具體補差價之前公司就首先要盤點庫存,之後才能根據庫存補差價。但是當公司直接問顧客庫存量的時候,顧客往往不會直接準確地告訴公司庫存量是多少,而僅告訴你庫存量還比較大,這樣好補差價。因此,銷售方就需要在與顧客的溝通過程中使用“迷陣”,盡可能更好地了解庫存。例如:
在調整價格前的三天,小童給藍老板打了個電話:
“藍老板,你好!”小童說。
“小童,你好,很久不見了呀。”藍老板說道。
“我上次來你這兒,你不在,聽說去縣裏送貨去了。”小童說。
“哦,最近貨不好走呀,忙著把貨壓下去。”藍老板說。
“你這麼負責,我該給你申請銷售獎勵了,貨走了多少?”小童笑道。
“走得還可以,一天平均三箱,已經不多了。”藍老板說。
“那我看能不能申請點獎勵,再發五十箱貨過去?”小童說。
“還不著急,我最近的款有點問題,上次的貨,現在還有二十五箱呢。”藍老板說。
“哦,好的,過幾天再聯係。”小童說。
小童在此次電話通話的過程中就巧妙地運用了“迷陣”術,並未直接問藍老板庫存量還有多少。如果直接問藍老板存貨量還有多大的話,可能並不能得到準確的答複,派銷售代表去盤庫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很大,所以采取了這樣的方法。
三天之後,小童給藍老板打電話,說申請的銷售獎勵沒有申請下來,但是因為產品全麵積壓,公司已經決定講價,王老板的存貨可以補差價,具體金額按三天前的庫存計算。這樣的操作,使藍老板占了三天出貨的“小便宜”,公司也比較準確地了解了庫存。
小童並未損害任何一方的利益,隻是通過一點小技巧,就使自己的目的達成,同時也讓客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利益,並沒有感到不高興。
談判者也常常運用這種巧布迷陣的策略,放置各種煙幕彈,幹擾對方視線,誘使對方步入迷陣,從而從中獲利。但設置迷陣,貴在一個“巧”字,談判者應善於借助一個恰當的形式或局麵來製造聲勢,並能順理成章,不著痕跡。如果一個談判者善於將對手引入自己設置的迷宮,這樣談判的主動權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在商務談判中,設置各種迷陣並不少見。為了避免自己陷入對手的迷陣中,談判者應從心理上和措施上加以防範,不可不假思索地相信那些輕易獲取的信息。談判桌上的對手大都是一些精明強幹的人,他們丟三落四或故弄玄虛,我們就應警覺。許多信息看起來似乎是機密的,其實不過是將你引入歧路的誘餌。為此,談判者要始終具有清醒、冷靜的頭腦,防止談判對手的迷陣得手。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巧妙設置玄機,是生意場上必備的攻心術。
給客戶插上無限想象的翅膀
國畫有一個重要特點就在於擅於留白。揮毫潑墨間:便是霧中的小屋;便是近深遠淺的山;便是江上的扁舟一葉;便是南飛的大雁;便是燦然靈動的花;便是活靈活現魚……妙也妙在它的寫意精神:筆不周則意周,筆不斷則意不斷。妙更妙在它的大量留白,筆意縱橫間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和西方的油畫截然不同,主要取決於國度問題。西方油畫沒有留白,相反它填充的很滿。也正是反映了中國人的委婉含蓄,西方人的直率。
其實,國畫留白的藝術,也給了推銷員一個好的啟示。正像每個人都向往美的生活,浪漫的生活。給顧客編一個美麗的謊言,就猶如給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他回味無窮,不知不覺中,已經中了你的忽悠“圈套”。
有一則這樣的電視廣告:在寂靜空曠的教堂裏,一位美麗的少女低頭走進懺悔室。神父慈祥的問少女:“可憐的孩子,你犯了什麼錯誤了?要向上帝懺悔?”少女含著晶瑩的淚珠,問神父說:“慈愛的神父,夏娃禁不住蛇的誘惑,偷吃了善惡樹上的果子。使他和他的丈夫變得更聰明更智慧了。但是上帝卻懲罰了他們。把他們趕出了美麗的伊甸園。而我是禁不住金莎巧克力的誘惑,所以……”少女向神父坦言懺悔,自己抵擋不住誘惑而發生了第一次!此時,觀眾開始被故事情節牢牢地吸引住了,都想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接下來少女又說:“因為實在抵擋不住金莎獨特美味的誘惑,所以第一次將整盒金莎吃光。”神父一隻手放在聖經上,一手放在少女的頭上,說:“可憐的孩子,上帝是寬宏大量的真神,會寬恕你的,好好懺悔吧!”這時,觀眾才從少女向神父懺悔所營造出的嚴肅氣氛中解脫。都為這個美麗的女孩捏了一把汗。接下來, 少女開始解釋自己之所以抵擋不住誘惑的原因,又描述金莎巧克力如何美味,在故事的層層推進中,觀眾不知不覺地對金莎巧克力的獨特品質和美妙口感產生了好奇。而廣告的尾聲更是讓人意想不到:畫麵突然出現剛才聆聽少女懺悔的神父,他正在吃金莎巧克力。然後,他又向另一位神父坦白他的第一次……接著這位神父也吃起了巧克力!觀眾對這“不走尋常路”的結局都樂不可支。
這就是意大利食品製造商費列羅的令人拍案叫絕的廣告!
這正是天堂因神秘而美麗,人因誘惑才沉淪,且不說這個故事是真是假,如此美麗的少女,如此浪漫美麗的故事,等於給這個品牌罩上了美麗的光環。你肯定會好奇,肯定想急於嚐嚐金莎巧克力的美味。 這時你不知不覺中已經中了美麗的“忽悠”圈套。或許你在吃巧克力的時候,還在想著這個美麗的故事。真是餘音嫋嫋,三日不絕。等於給了顧客一個無限的想像的空間。你的身心都得到了美的享受。還在也正像人們常說的,會說話會忽悠的人,什麼時間把你賣了還替人家數錢呢。銷售員不妨也編一個美麗的故事,“忽悠”一下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