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創意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要想做出好的創意首先要研究目標消費者的心理,然後將產品或消費者的情感聯係起來。而創意說白了就是一種忽悠,一個華麗的包裝而已。
現實生活中,很多客戶都叫不出花的名字,說不出花的具體功用,而這點正是銷售一方大做文章的機會。
比如:這種花的生長特點,花的寓意,編造一個美麗的故事。擺放花的最合適的環境,最適合送給什麼人……尤其是這些花背後的故事,你能適當加工,設置懸念。由此所產生的吸引力,是你難以想象的!尤其是注意顧客要送給什麼人,平時多積累一些故事,可以給顧客量身裁衣。
中國人其實多多少少都有些迷信,不管做什麼事,都想圖個吉祥如意。比如在春節、中秋和元宵節時,要向客戶介紹什麼花寓意圓滿幸福;在清明節時,要向客戶介紹什麼花寓意對過去的懷念;在情人節或舉辦婚禮時,要對客戶介紹什麼花寓意相互攙扶一生,不離不棄;而在日常的銷售中,則要向客戶介紹什麼花寓意永遠充滿希望,像太陽一樣每天都朝氣蓬勃。
你看,同一件產品,就因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寓意,在不同的場合,麵對不同的客戶,就會體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銷售故事的作用就在於它像國畫留白的藝術哲學一樣,給人產生無限想象的空間。
生意場上的真正高手,都是講故事的好手。可以給客戶設計一個產品的應用情景,讓他們看到美好的使用效果。但是,如何將故事講得引人人勝、妙不可言。當然,銷售故事也有技巧。
故事要因人而異
根據客戶的身份、地位、收入、年齡、性別、購買目的,以及產品的不同,結合當時的場合和氣氛,選擇合適的故事進行產品銷售。這很重要,如果你講了一個客戶不感興趣甚至很反感的故事,那麼就會弄巧成拙,甚至讓客戶產生厭煩感。
細節具體更引人入勝
故事要有具體的細節,讓客戶可以用心靈觸摸到,感受到,從而可以在腦海中模仿,而且在未來的產品應用中,可以進行套用。比如那個成功的鑽戒廣告,對於場景的設計,要有實用性。如果你讓男女主人公坐在雲彩上,而不是公園裏的長椅上,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為觀眾會潛意識裏覺得太虛幻了!
使用客戶能夠涉及到的細節,這是故事打動人的基本因素。讓你的故事聽上去越真實、越特定化、越有現實感,客戶就越能夠理解和認同。但是也不能太過詳細,比如最好不要涉及具體的城市和地點,讓大家都有進行想象的空間。還是以鑽戒廣告為例,如果你說“上海的公園”,那麼觀眾的感覺一下就冷淡了很多,難道這款鑽戒是專賣給上海消費者的嗎?難道隻有上海的公園才這麼浪漫嗎?客戶會有這種想象空間被剝奪的感覺,從而產生疏離感。
場景要與真實生活貼近
隻有讓客戶感覺到這是真實的生活,你所講的才是一個成功的好故事,才能進而讓他對產品感興趣。隻有跟客戶可能的生活經曆聯係起來,讓他有所觸動,並能體驗到可操作性,他才會產生強烈的購買欲望。比如一款相機的銷售方,設計了一組去全國各大文化景點旅遊拍攝的效果圖,可以選用了長城、天安門、青藏高原等幾處代表性的景點,既讓客戶看到了這款相機拍攝出的高清圖,又讓客戶對攜著這款相機去這些地方實地體驗的感覺很是向往,於是就很容易做出購買決定。
故事運用要靈活
同一個故事,對不同的客戶講出來,就要根據需要做出適當的改變。側重點可能不同,長短也可能不同,這需要你有隨時改編的能力。你可以通過增加細節或改變主人公的身份、故事的情景等重要因素,輕而易舉地改編故事,讓它適用於眼前的客戶。
故事的目的性要明確
故事裏的元素,要有輕有重,突出你要表達的信息。故事當然要有趣,但千萬別讓“有趣”蓋過了“產品”的信息。這是一個尺度的問題,有趣的故事要為產品服務,否則故事就對銷售毫無價值,你隻是講了一個讓客戶聚精會神的故事而已。讓故事與銷售保持一致,這是永遠不能忘記的原則。否則,你的故事就白講了!換句話講,你可以讓故事吸引客戶的注意力,但千萬別讓客戶忽視了你的產品!
給顧客講故事也好,用語言描繪也好,都是為了給顧客無限的想象。這樣銷售就成了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一種美好,一種幸福……何樂而不為呢?
察言觀色,成交靠的不隻是機遇
有詩曰: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說的就是察言觀色,也正是我們經常說的,不要哪壺不開你提哪壺。或者是父母說你沒眼色等等。
人的心思可以從表情、動作、言談等方麵流露出來。其實,如何察言觀色,揣測客戶的心理不外乎這幾點:
客戶對你突然很親切
麵對客戶突然很親切的應付態度,若是認為自己即將成交而沾沾自喜,那就是大錯特錯。他有可能是想結束談判,借此來緩解一下後麵的不愉快。這時,你就應該若無其事地轉變話題,以探知他的真意。
拉拉家常探探底細
在不了解客戶的性格、感情特點等的情況下而與之作初次見麵的談話。切忌不要上來就談銷售,要脫離目的的閑談,像交朋友式的談,不妨投其所好。他喜歡什麼,你也跟著附和。這也是一種聲東擊西的戰術。如果越聊越投機的話,他就中了你忽悠的圈套。假設他並不參與閑談,而顯示出不耐煩的表情。說明他是一個對事業很用心的人。工作就是工作,沒時間談別的。所以應該視其反應,再做決定。或是再進一步試試看。 再改變自己的戰術也不遲。
可以用反問探口風
聰明的政治家,慣常使用模棱兩可的回答。如果你遇到讓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者,而他又避免作明確的結論。你可用反問的話問“您的意思是……”或者“對不起,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等等。在他提出強調單方結論後,應立即反問他對於另一方的理論有何看法。
必須講完你的話
如果與客戶見麵時,他表現出知之甚多的態度,你在心裏須先設戒心。別以為他真的很了解你,以防中了他的圈套。因為他對你的個性、情緒毫無所知,卻表現出知之甚多的樣子,大多意思是表示不想傾聽你談話的拒絕姿態,隻是礙於禮儀或情麵,不好直接表明。但是,如果話才說出,對方即頻頻點頭表示了解,也不能表明他完全了解。你千萬不可緘默其口,而要堅持說完你的話,讓他更加了解。堅持說完再看他的態度。
客戶沒有表情
客戶沒有表情,正是說明他內心無言的表達。當人類強烈的欲望無法得到滿足,或心底充滿敵意又不想讓人知道時,不敢直接表露而努力壓抑時,就會變得麵無表情。所以,麵無表情,並不是說明他沒有任何感情,而是心中已是波濤暗湧,卻不敢表現出來。在他們沒有表情的麵孔下,實則深藏著不為人知的想法。這時,你就該思索如何應對了。
話突然增多
通常,雙方見麵都會很恭敬,尤其是第一次見麵。人變得多話,並非隻是在他想表達自我的時候,相反的,想打斷或想結束某話題時,也是如此。所以當對方突然高談闊論起來時,仔細想想是否提到他們不願觸及的問題呢?話多並不表示能言善道,隻不過是有礙於禮儀,這是一種擾亂戰術。目的是掩藏自己而已。
端上一杯茶
喝茶時的表情和動作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如果你遞上茶,他連連說:“不渴不渴。”連接就不想接,說明已經沒有接下去談的意思了。或者是接過茶杯,不停地喝,而且還是小口喝,說明他這時已經非常急躁不安,急於結束談話了。這兩種表情動作,是談判失敗的危險信號了,你得趕緊岔話題補救了。更可以借茶為話題,緩解剛才的不愉快。如果是他很恭敬地接過茶杯,很悠閑地喝茶的話,說明他對你們的交談很感興趣。願意繼續交談。這時,你可以接著剛才的話題繼續談。
客戶把手插入褲袋,坐立不安
把手插入褲袋中,多半是在緊張的原因,無意識地把手放人褲袋中的。不論什麼人,為了要解除內心的緊張,大都會做出解除肉體緊張的動作。像一些女性緊張時用手不停地挽頭發,或者摳手指頭等等。他將手插入褲袋中,不過是要借著觸摸自己身體中易於接觸的位置,進而消除緊張,坐寧不安更是精神緊張的表現。需要接受對方的那些信號,可以遞給他一支煙,一杯茶,使他不必要的手足無措得以緩和,這是引出他真心話的一個前提。
故意意見不一致
在以了解人品及思想為目的的麵談中,為了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抓住客戶正確的思想動機,就有各種深層的方法被使用,其中有一種被稱為壓迫麵談的方法,或者老與他唱反調。這是一種向麵談者提出令他不快的問題,將其趕入危機的狀況中而視他的反應。
在與人交際過程中,學會察言觀色非常重要。在此情況下,應盡可能地尋找話題,新聞、日常瑣事、書籍,都是很好的話題。著名作家丁?馬菲說過:“盡量不說意義深遠及新奇的話語,而以身旁的瑣事為話題作開端,是促進人際關係成功的鑰匙。”察言觀色,也是靠平時的積累和用心,成交靠的不一定隻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