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定條件法
對方提問有時會很無聊或荒誕,我們可在分清前提下采用此法,比如:
問:“今天有隻黑貓跟著我,是不是凶兆?”
答:“那要看你是人還是鼠。”
(2)答非所問
這是一種回避術。碰到一些問題我們不想明確回答又怕不禮貌時,可以避實就虛。如外國電影明星來中國,有人問她:“何時結婚?”她笑著說:“如果結婚,就到中國度蜜月。”
(4)否定前提法
對方的提問有時我們需要否定,包括否定其觀點、態度和傾向。如有人問:“你是否停止打老婆了?”直接回答,無論是否都會掉“語言陷阱”裏:說明你曾打過或還在打。但對方巧妙地回答:“我從來沒有打過老婆。”這就完全否定了對方的前提,使他的打擊落空。
(5)無效式回答
生活中有時會碰到不想回答但又欠禮貌的問題,可用無效式回答。
將錯就錯、順水推舟
當談判對手對你的答複作了錯誤的理解,而這種理解又有利於你時,你不必去更正對方的理解,而應該將錯就錯,因勢利導。談判中,由於雙方在表達與理解上的不一致,錯誤理解對方講話意思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一般情況下,這會增加談判雙方信息交流與溝通上的困難,因而有必要予以更正、理解。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這種錯誤理解能夠為談判中的己方帶來好處,這時就可以采取將錯就錯的策略。
總之,談判中的應答技巧不在於回答對方的“對”或“錯”,而在於應該說什麼、如何說和不應該說什麼,怎樣更好地處理突發狀況。
在日常生活交談中,機智的妙答是一個人智慧的綜合外化,是人們憧憬的高水平口才的藝術境界。要想答得好,必須注意積累生活感受,提高自己語言藝術方麵的修養。商場就是這樣,全靠你的嘴皮子。
“閑話”也能端上談判桌
閑話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是,有的時候,閑話也能端上談判桌的。聊天的作用,就是要營造一種氣氛,使接下來的交談能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進行下去。聊天要求就是自然、貼切,不能矯揉造作、生硬死板。那麼,在談判桌上可不是毫無目的閑聊,而要遵守一定的原則與方向。這個原則就是利用聊天作為談判的引子,將所要談的主題不知不覺地傳遞到客戶的心中。但切近不要偏離主題沒了方向。
真正高明的談話者,一般都是在談話之前就對談話的對象了解一番,選擇好談話的內容。這樣,在正式談話之前,就可以通過閑聊很好地營造氣氛,從而很快進人角色。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利器。談判桌上,如何能快速的走近客戶的心靈,打開彼此的“話匣子”,是最關鍵的。也是有技巧可循的。
首先要掌握客戶基本資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要掌握客戶的基本資料,針對客戶的性格、愛好、家庭、婚姻等等都要有所了解。這樣就可以針對其需求與不滿來切入談判的主題。倘若一無所知就開門見山,很容易碰一鼻子灰,所以在一般的閑談之中要想辦法套出客戶的種種資料,才能為後續的推銷技巧鋪路。
當然,在詢問的過程中也不可以太過直接,以免引起客戶的戒心,這樣反而不妙。例如,我們如果想要了解他的財產狀況,不可以直接問他有沒有錢,或者一個月能夠賺多少錢。如果這樣問,大多數人不願意正麵回答,得到的答案都是模糊而不明確的。所以應該用比較迂回的方式詢問,比如可以先談到最近利率高低的變化,再談到目前房貸的情況,最後再切入主題,問他所居住的房子麵積有多大,房子是否有貸款等問題,如此最起碼你已經得知他每個月的基本負擔有多少了,再依據他的職業推算收入就不難了。諸如此類的問話技巧,必須時常加以練習與修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如果能夠得到更多的資料,對於進一步談判會有幫助。
善於聯想巧找話題
比如說我們看見一個台燈,就聯想到它是愛迪生發明的電燈,又由愛迪生想到我們看過的電影“愛迪生傳”,又由“愛迪生傳”想到科學影片,又由影片想到電影明星等。在刹那之間。已經有了不少交談的題材,可供我們選擇。
當然,有的話題也許引不起對方的興趣,但是隻要我們不心急、不緊張。讓頭腦在靜默中自由地去聯想,再過一會兒,我們就可能聯想到別的話題上了。
倘若不想東談一點、西談一點,從這個題材跳到另一個題材,而是想抓住一個題材更進一步把它談得詳盡、深入、充分一點,那麼,也有一個好辦法。可以幫助你的思考,這時你就不要讓你的思想隨意地去聯想,如果有個題材可以引起對方的興趣,那麼你就以這個題材作為中心,讓你的恩想圍繞著這個中心,盡量地去想與這個題材有關的東西,然後再將這些有關的材料分門別類,整理出鮮明的脈絡。
比如,你剛剛參觀過書法藝術攝影展,談話中有了啟發性的聯想,你已經找到一個使對方有興趣的題材——書法。如果你想在這個題材上多談一會兒。你可以“書法”作為中心,盡量去聯想與它有關的事物。
平時注意培養這種引起聯想的思考習慣,那麼無論任何題材你都能把它分解出若幹個分支和無窮無盡的細節,而每個細節都可以用來發展你的話題,豐富交談的內容。
倘若把你所想到的一切,結合起你個人的生活經驗,那麼你交談的內容就更真切生動了。每一個人的生活裏都有許多可以打動別人的事情,倘若其中有些事情正和大家談的題材有關,那麼,你可以把它拿出來作為談資,這時,交談的內容就因為加進了個人親身經曆的材料,而更使人覺得有趣。
掌握時勢新聞或政策性的議題
新聞節目是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新聞的內容和深度也成為百姓最關心的話題。所以適當地把握時代的脈搏是必要的,它不僅能和客戶搭起聊天的橋梁,也可以掌握客戶的習性和其對社會現況的看法。
應該注意,個人的宗教信仰是謹言慎行的話題,因為這屬於主觀自我意識的認定,並很難由單一事件去推論其中的對與錯。若遇到此類話題時宜迅速地跳過,最好不要下結論,盡量附和客戶。
使談判的有形轉化於無形
兵法中最高明的戰術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而在談判技巧中最厲害的莫過於“使談判的有形轉化於無形”,使客戶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你的觀念,進而達成推銷的目的。
所以,如果可以先掌握客戶的習性與需求,在聊天之中一點一滴地灌輸推銷的理念,改變客戶原先對商品的錯誤認識,就可以很快地達到目的,這是最容易實現目標的方法之一。但其中最應注意的問題是不應隱藏自己的推銷意念,所以需要加以練習。
注意語言的運用
古諺道:“字為文章的衣冠。”現在我們說:“言語為個人學問和品德的衣冠。”相信這沒有什麼不妥吧。
有些人道貌岸然,雍容華貴,但是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就滿口粗俗話,甚至一些不雅的下流話也出了口,使人聽了作嘔,方才敬慕之心,也會頓然消失。可惜的是,有些人並非學識品格不高,不過是疏忽大意,不知改正而已。
你可以用幽默有趣的話來表現你的聰明、活潑和風趣,但不可以用低俗的話來表現。一句不中聽的話,會使別人覺得你卑劣、輕佻和無知。
粗俗的字句不可用,同樣太深奧的學術用語也不可多用,除非你是一個學者討論學術問題。滿口新名詞,即使用得得當,也是不太好的。
隨便濫用學術用語,聽不懂的人不知你在說些什麼,而且會以為你有意在他麵前誇耀你的才華;聽得懂的人則覺得近乎淺薄。
當某一句話成為你的口頭禪時,你就很容易被它束縛住,以致無論你想說什麼,也不管是否適用,都會脫口而出的。這毛病是容易被人竊笑的。你或許愛說“豈有此理”,也許愛說“絕對的”,也許愛說“沒問題”,這些和你說的話毫不適合的口頭禪,還是盡量避免吧!
充滿熱情和活力
響亮而生機勃勃的聲音給人以充滿活力與生命力之感。當你向某人傳遞信息、勸說他人時,這一點有著重大的影響力。當你講話時,你的情緒、表情同你說話的內容一樣,會帶動和感染你的聽眾。
適當的幽默一把
談判桌上不宜太過於嚴肅。談話時適當的加入點笑話,恐怕你是最受歡迎的人了。
聊天其實是一種感情的交流。不經意間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談話氣氛,從而獲得談判成功。談話也是對自身資源的一次挖掘,很考驗一個人的知識水平和文化層次,因此,平時除了你所關心感興趣的問題之外,你也要多儲備一些和顧客“閑談”的資料。這些資料往往應輕鬆、有趣,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
可以談一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無傷大雅的笑話。比如上街買東西,語言上的誤會等等。這一類的笑話,多數人都愛聽。如果把別人鬧的笑話拿來取笑,固然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但對於那個鬧笑話的人,就有些不敬了。講自己鬧過的笑話,開開自己的玩笑,除去能夠博人一笑之外,還會使人覺得自己為人很隨和,很容易相處。
另外,還可以講一些自己或朋友經曆的驚險故事,健身醫療,有關家庭方麵的瑣碎問題,運動與娛樂,社會新聞,政治和宗教問題,笑話等等都是人們喜愛的話題。
閑談是交往的開始,如果你的閑談讓顧客很喜歡,他們就願意和你打交道。在閑談上下功夫,靈活運用這項本領,你就會成為最能“籠絡人心”的人。
閑談是交往的開始,誰都喜歡和能說會道的人打交道。閑話其實不“閑”,是為了將談判的有形化為無形,不知不覺中達到你的終極目的。在閑話上下功夫,靈活運用這項本領,不失為一種好的談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