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1 / 3)

許多人說話時常常在無意之中高頻度地使用某些詞語,就是所謂的“口頭禪”,這些語言習慣最能體現說話人的真實想法。所以隻要留心,就可以從一個人的“口頭禪”中窺見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事業上披荊斬棘的利劍生活上安身立命的資本,好口才需要心理學作為基礎。擁有侃侃而談的絕妙口才,就等於擁有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它不但能使你在人際交往中左右逢源、如魚得水,更能使你的事業暢通無阻,錦上添花。睿智的職場人士必定是心理學高手。

良好的口才與人們的大腦思維、心理密切相聯,假如沒有細密的心理思維這塊孕育它成長的沃土,再好的口才也是發揮不出魅力的。 人們的心理直覺雖然敏感,卻容易受人蒙蔽,我們隻有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斷,才能準確地察言觀色,直抵目標。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若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練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鐵嘴鋼牙,在談判中折服對手,在推銷時贏得客戶,在團隊裏獲得上司的青睞和下屬的鼎力支持。

為了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揮與成長,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讓人喜歡、讓人愛聽的說話溝通技巧。我們隻有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引起心靈的共鳴,才能了解到外界的信息與變化,也才能使我們在人際網絡中遊刃有餘。因此,善於讀懂人心、掌握心理常識,才能能言善辯,才能培養絕妙的口才,也才能使口才的藝術如行雲流水般表現得淋漓盡致。

古人雲:“誠於中而形於外。”風度不是來自模擬,更不是裝腔作勢的結果,而是一個人心靈美的外在表現,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好的性格、氣質的自然流露。心裏誠實,才有老實的樣子。如果心裏虛偽,卻要裝作老實得樣子,遲早要被人發現的。更何況風度這種人的內在氣蘊是沒法裝出來的。好的風度就能給人好的印象,這是美在外表。好的口才不凡的談吐就是內在美的體現。因此說,好口才好印象相結合才能促進成交。

不怕心已成冰,就怕熱情如火

有句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對你很熱情,你肯定不好意思給人家冷臉。愛默生曾經說過:“缺乏熱情,就無法成就任何一件大事。”現實生活中,人們不管做什麼事,沒有熱情都是難以做成的,做銷售也是一樣。其實,顧客買的不是我們的產品而是我們的服務態度和工作精神。世界壽險推銷高手弗蘭克?貝格說:“我一直深信熱忱是銷售成功的最大要素,也是唯一要素。”熱情的服務態度是一個出色的銷售員打動客戶必不可少的職業素質之一,可以說,沒有對客戶的熾熱感情,就難以打開客戶的心扉,銷售也就無從談起。

都說人心隔肚皮,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客戶憑什麼相信你的話呢?在銷售中,熱忱的態度也是銷售成功與否的首要條件。如果銷售員像北風一樣的嚴酷,用強硬的手段迫使客戶購買,隻會讓客戶產生更強的警戒心,造成他們的反感和強烈的抗拒心理。而善意、熱情的談話方式與客戶溝通,使對方感覺到你親切真摯的愛心與關懷,融化客戶的冷漠拒絕,他們就很樂意配合你了。所以說,銷售員要想成功,就要學會用熱情的態度去感染對方,引起顧客的共鳴,贏得顧客的好感和信任。

有的顧客根本沒心要買東西,隻是瞎轉悠而已。看看這個貴,看看那個不便宜。在你商店挑選了半天,沒有購買一件商品。這時候,你可能會生氣。如果你沒有表現出不滿意的神色,並且對此時有點不想購買的顧客更加的熱情,說不定,顧客會因你的服務態度而改變主意,心甘情願地買走你所銷售的商品。

一個北方旅遊團到南方旅遊。不經意地走進了一家水果店。他們在參觀一番之後,並沒有購買水果的打算。到了臨走的時候,服務員將一盤荔枝捧到了他們的麵前,並且柔聲細語地說:“這是我們店新進的荔枝,在北方不容易遲到這麼新鮮的荔枝。請您們隨便品嚐,千萬不要客氣。算是本店對你們北方人的一點心意。”如此盛情難卻,真是恭敬不如從命。旅遊團成員覺得既然免費品嚐到了甜頭,不買點什麼,的確有些過意不去,於是每人買了幾樣。

水果店的銷售人員不但沒有對旅遊團的隻看不買的舉動持責怨態度,相反,卻是更加的熱情。這種居家待客式的真誠招待,使顧客們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水果店營造的一種雙方好似親友的氛圍之中。俗話說:“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態度是決定一個人做事能否成功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個銷售人員,必須抱著一顆真誠的心,誠懇地對待客戶,對待同事,隻有這樣,別人才會尊重你,把你當做朋友。銷售人員是企業的形象,企業素質的體現,是連接企業與社會、與消費者、與經銷商的樞紐,因此,銷售人員的態度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產品銷量。

一個非常炎熱的午後,一位身穿汗衫、滿身臭汗土裏土氣的老農伸手推開汽車展示中心的玻璃門,一位文質彬彬的汽車銷售員馬上迎上來並客氣地問:“大爺,需要我幫你什麼忙嗎?”

老農靦腆地說:“不用了,外麵太熱,我進來涼快一下,馬上就走。”

銷售員馬上親切地說:“是啊,今天真熱,聽說有37度呢,您肯定熱壞了,我幫您倒杯水吧。”接著他又讓老農夫坐在豪華沙發上休息。

“不坐了,我的衣服不幹淨,怕弄髒沙發。”老農說。

銷售員邊倒水邊笑著說:“沒關係,沙發就是給人坐的。要不然我們買它做什麼?”

喝完水,老農沒事便走向展示中心內的新貨車東瞧西看。

這時,銷售員又走過來問道:“大爺,這款車很有力,要不要我幫您介紹一下?”

“不用!不用!”老農忙說,“看我這模樣也沒錢買。”

“沒關係,以後您也可以幫我們介紹啊。”然後,銷售員便逐一將車的性能解釋給老農聽。

聽完,老農突然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說:“這是我要的車型和數量。”

銷售員詫異地接過來一看,他竟然要訂10輛,忙說:“大爺,您訂這麼多,我得請經理來接待您,要不您先試車吧……”

老農平靜地說:“不用找經理了,我和一位投資商做貨運生意,需要買一批貨車,我不懂車,最關心的是售後服務,我兒子教我用這個方法來試探車商。我走了幾家,每當我穿著同樣的衣服進去並說沒錢買車時,常常會遭到冷落,這讓我有點難過,隻有你們這裏不一樣,你們知道我‘不是’客戶還這麼熱心,我相信你們的服務……”

銷售服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文化溝通和互助和銷售服務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創造善、提供善、追求善的過程。離開了真誠,一切的服務終將失去意義。所以說,緊扣著“真誠”的服務,銷售人員就能打動客戶,創造服務價值。

擁有熱忱態度的銷售員總是能帶給客戶快樂的感受和周到的服務。所以說,把熱情變成一種習慣,時時提醒自己要保持熱情,用熱情散發出來的活力與生機將客戶的戒備和防範轉化為信任或者同情,才能順利成交。隻有客戶對我們銷售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滿意,才會心甘情願的購買。因此,成功銷售的關鍵是要讓客戶滿意,給客戶最好的服務。

如何培養熱情度,打動顧客的心呢?如下三點:

(1)對你的工作和產品充滿熱愛

愛迪生說過:熱愛是你最大的老師。對客戶保持熱情,首先你要對你所從事的銷售行業和所銷售的產品保持足夠的熱愛。那些頂尖銷售員之所以能夠成功,就在於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對自己的公司與產品抱有感染人心的熱情,對自己公司的產品保持著充分的自信,以至於使得他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不由自主地相信他們所推薦的產品是值得購買的。假如你不了解自己的產品,你的內心仍然對自己的產品充滿疑慮,你就不可能通過自身的動作行為、眼神、語言去感染顧客,不能打動客戶,他們當然就不會有購買的行為。

(2)給自己打氣

凡事保持積極的想法,每一件事都會變得令人興致盎然。在進行銷售之前,先與自己來一段精神對話和信心交談,這種方式並不普遍,但是卻極為有效,其效果就像教練對球員講話一樣,可以起到自我激勵的作用。當你去見一個客戶之前先給自己來一段精神講話,讓內心充滿奔放的熱情,推銷的時候就會講得更好,也會更成功。

(3)態度要誠懇

著名的語言學權威班得爾博士說:“你說的‘早安’是不是讓人覺得很舒服?你說的‘恭喜你’是不是出於真心呢?你說‘你好嗎’時的語氣是不是讓人更高興呢?一旦當你說話時能自然而然地滲入真誠的情感,你就已經擁有引人注意的良好能力了。”

美國著名女企業家玫琳?凱曾經說,對每個推銷人員來說,始終對客戶保持熱情是無往不利的,當你用心靈、靈魂信賴你所推銷的東西時,其他人必定也能感受得到你的親切、自然,從而縮短你與對方的感情距離。所以說,用你的熱情似火去暖化顧客的冰雪之心,不怕它不化。

你嘴動他心動,心動才會行動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酒還得靠吆喝。要不然為什麼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對廣告詞如此青睞。因為廣告詞雖然不是長篇大論,有的是一句話,有的幾句話。但卻很吸引人。有的廣告一天播了好多遍,本來你對這個產品沒興趣,但是廣告吆喝的多了,自然就記住了。繼而你就會思索要不要買這個東西,或者看到別人禁不住廣告的誘惑買了,你肯定也想買了。中國人的從眾效應嘛!這是廣告給我們的啟示。所以,你不嘴動顧客怎麼會心動,心動才會行動!

從春秋戰國時期的“說客”“辯士”到當今的“話術”“說話厚黑學”,語言的技巧在說話中的確顯得重要。它們像魔法一樣,能夠在關鍵之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對於銷售員來說,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推銷,向到來的顧客推銷自己,推銷自己的產品。他們是通過自己的語言向顧客傳達一些基本的信息,來完成整個交易過程。同樣的語言,盡管它們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感染力是不同的,比如,“這個值十元”要比“這個售價為十元”效果好得多。所以,推銷員要對推銷語言進行推敲,要用生動的語言去推銷,讓語言發揮魔法一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