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人都會,但會聽不定人人都懂,有智慧的人都會聽,在了解對方的意思之後,用心去揣摩、分析,然後再表明自己深思熟慮後的看法與意見,這就是所謂的“投其所好”。
一個年輕的銷售員和成功的生意人談生意。這名銷售員提前了解過這個成功人士。他知道到這個成功人士家境貧寒,十幾歲就在社會上謀生。當過學徒、工人、服務員、推銷員、小老板……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很多年,從白手起家到現在的這些輝煌成就。一路走來,嚐遍了人生百味。
其實,這個銷售員早就對推這位成功人士很仰慕。平時就聽了不少他的事跡。這次談生意,他又做了詳細的調查和分析。 對待這樣一個成功人士,初出茅廬的年輕銷售員顯得是那麼渺小。 當他見到這位成功人士時,甚至有些激動。但聰明的他沒有直入正題去談他所銷售的產品。而是充滿了對成功人士的尊敬和仰慕。上來先提及成功人士的現在的輝煌以及以後的發展前景。然後又談起成功人士以前的輝煌史。一說起過去的辛酸與輝煌,這位成功人士顯得神采奕奕。一直說了很久,忘了吃中午飯,忘了他們是在談生意。而這位年輕的銷售員一直在認真的聽,甚至還在他的筆記本上記著。
不言而喻,這筆生意肯定是談成了。
是的,人生就像一個大舞台。每個人都要唱一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曆史戲。當然,無論多麼優秀的演員如果沒有人喝彩也是非常痛苦的。這個年輕的推銷員正是抓住了成功人士這種心理:都喜歡講自己的輝煌史。也說明每個人都希望被人重視和尊重。所以,作為一名銷售員,考驗的並不是你的銷售能力與口才。在某些時候,沉默和會說話同樣重要。
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這就要求說得巧、說得妙。話不在多,而在於精。有時候,一大車話都抵不過一句話的分量。千萬不要讓自己的話不值錢,要讓它有價值,要會聽對方的話,理解對方的意思。
小王年輕漂亮,是一家汽車公司的車模。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反對她做車模,都說做車模就是吃青春飯的。小王也是這麼認為,她決定放棄做車模。由於做車模時,耳濡目染了汽車銷售員的許多經驗。她自己也總結出一套經驗。
有一次,一對夫婦要買車。小王陪著他們轉了將近一個小時,他們就是拿不定主意買哪一輛。
最後,妻子挑了一輛價值18萬的本田雅閣。
可是就在付錢的時候,丈夫突然覺得沒必要買一輛那麼好的車,不高興的說:“18萬這麼貴,你再重新考慮一下。”
妻子一聽老公的話,立刻麵色鐵青,憤怒地嚷道:“給我買輛18萬的車你就嫌貴了,你在外麵包二奶三奶,給她買套幾十萬房子的時候,你怎麼不嫌貴呢?那時候你怎麼就不心疼錢了!我天天去接孩子,做家務。你管過沒有?”妻子越說越生氣,竟然掉下淚來。
丈夫一看妻子當著別人的麵發火了,麵子上有些掛不住,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這都是咱的家事,別說這些,讓人聽了笑話。都已經過去了,還提它幹什麼。”
妻子仍然不依不饒:“說的輕巧,對你來說是過去了,可是對我來說卻永遠都過不去。我永遠不會忘了那個破壞我家庭的狐狸精。因為她們我們還差點離婚!”
丈夫道歉:“好了好了,別再說了,咱們買還不行嗎!”
妻子說:“哼!現在我還不想買了呢!”
丈夫知道妻子這是故意無理取鬧,他不想在這丟人現眼,轉身走了,留下妻子一個人站在那。
妻子看著丈夫離去的身影,已是淚如泉湧。她邊擦眼淚邊對小王說:“小姑娘,你看看,我真命苦,嫁個這樣的人。你以後找老公,千萬別找有錢的。男人一有錢就會變壞。”
接著,她就又開始不停地向小王訴苦。小王早就沒心思做這筆生意了,也很反感妻子的哭訴。認為這種家醜不可外揚,更沒必要說給外人聽。小王有些不耐煩了,皺著眉頭,想趕緊找個借口離開,忽然她看到了公司牆上的一則大標語:“顧客就是上帝,永遠都要笑迎上帝。”小王是個很敬業的人,立即換了一副笑容,耐著心聽這位女士的傾訴。
女士說的竟是泣不成聲:“小姑娘,……你知道嗎?剛開始……我要嫁給他時,……我家裏人死活都……不同意,父母甚至……以死相逼。嫌他家裏窮,怕我以後……受苦。但是我就感覺他對我好,人也踏實。經曆了千辛萬苦才嫁給了他。結婚後,我們夫妻恩愛,好多人都說我們是模範夫妻神仙眷侶。風裏來雨裏去,從沒有叫過一聲苦。終於靠著自己的努力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 公司一點點做大,腰包越來越鼓了。他的應酬也就多了,常常找理由不回家,學會了玩女人。更可恨的是,還在外麵包大學生,包小秘。那次大學生懷孕了,我倆差點因為這個離婚。小姑娘,你說我的命苦不苦……”
這位女士一直在對小王哭訴,小王始終沉默地聽著。直到這位女士把心中的怨氣都發泄完,情緒才平靜下來。然後拿出了一張金卡:“小姑娘,感謝你能耐心聽完我的遭遇,我從來沒有這麼痛痛快快地傾訴過。不用聽你介紹車了,就憑你今天這麼耐心地聽我說,沒有打斷我,這車我買了。對了,這工資怎麼樣?要不去我的公司吧?我正好缺個助理,工資底薪給你開6000元,還有提成獎金什麼的。你可以考慮一下。”小吳萬萬沒有想到,她今天基本上沒有說話,一直是沉默著聽顧客說話!竟然也能迎來意外驚喜!
俗話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活一百,各樣各色。在銷售工作中,客戶素質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有的不喜歡說話,喜歡聽你說;有的喜歡滔滔不絕地說,但是你又不知他說的是什麼;有的喜歡說的與購買商品無關的話題,讓你感到很不耐煩,甚至有些人無緣無故地向你發牢騷。人們是物質生活提高了,但精神生活卻匱乏了,不一定誰需求什麼。怪不得現在出現許多聊天公司,哭吧公司,討債公司……五花八門什麼都有。看來,顧客來買東西時,未必是心情舒暢地來了。或許他這時正需要一個聽眾,不需要你喋喋不休地說。更或許你這時的沉默,就換來一個大的訂單!切記:有時候,沉默和會說話同樣重要。
表麵沉默、心在分析
想與別人有更多的共同語言,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平台,那就是語言,然而語言是雙向交流的方式,有說必有聽,有聽必有說。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你就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技巧。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表麵沉默、心在分析。去包容、去諒解、去感受、去品味,這樣的聆聽是知己、是朋友、是親人,是擁有人間最美麗的情感集合。生意場上,要做到表麵是沉默的,其實是心在分析客戶的話裏潛藏的購買信號。
學會沉默,你會懂得心靈的美麗,你會活得充實且真實;回味傾聽的滋味,你會了解到心靈的默契與純真。與客戶快樂溝通,享受微笑。這是一種怎樣的愜意!傾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是建立在心與心相通的感情上的。所以,傾聽重在於“心”,心誠意則誠。
當對方興致勃勃講話的時候,你要誠懇地去麵對,這不僅僅是在聽,而是一種交流。首先,你是尊重對方的,所以才用心傾聽對方的故事。對方會有被重視的感覺,讓談話更加融洽,更加有人情味,同時還會讓對方產生與你深一層交往的願望。所以,用你的雙耳聆聽一個又一個的人生故事,用你的一顆心去感受故事,這樣安慰了別人的同時也豐富了你自己。
(1)用心去聽、收益多多
有人說過:“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的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這就要求我們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分析,身處於喧鬧環境中,有許多人都有這樣、那樣的聲音,向別人傾訴無疑是一個最普遍的發泄方式。當一個人看到朋友、親人時,忍不住想說出自己的心聲,這是拿出一顆真誠的心在與別人交流,那麼他想感受的也是一顆真誠的心,從而雙方都敞開心胸,去溫暖對方。這才是聆聽的真諦所在,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然而能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卻是很難的。
聆聽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能力。真誠的聆聽。不但讓客戶從心理上接受你,同時也拉近你與客戶的距離。而且可以在聆聽的過程中讓客戶說出自己的需求。用心聆聽是每一個營銷人員必須學會的本領,並要將它作為自己的“獨門絕技”來苦加練習,最終你將可以在銷售中“獨步江湖”。
做汽車銷售工作的羅葉就曾經有過因為沒有用心與客戶溝通而丟失客戶的真實經曆。
一天上午,店裏冷冷清清,這時有一個穿著講究的中年男人來這裏看車,羅葉熱情地向這位客戶推薦了一款最新的車。那人對車相當滿意,看完之後,就爽快地交了3萬元的定金,並決定下午提車,但是15分鍾之後,卻突然變卦了,告訴羅葉他決定不買車了!
羅葉為此事懊惱不已,百思不得其解。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到底錯在了哪裏,到了晚上11點,他仍在想這件事情。實在忍不住,羅葉就撥通了那個客戶的電話:“先生,您好!我是xx汽車4s店的羅葉,今天下午我為您服務過。曾經向您介紹一部新車,眼看您就要買下,卻為什麼突然走了呢?”
“喂,有沒有搞錯啊。你知道現在是幾點嗎?這麼晚了打來電話。”
“非常抱歉,打擾您休息了。我知道現在已經是晚上11點鍾了。但是我檢討了一整天,實在想不出自己錯在哪裏了,因此特地打電話向您討教。”
“真的嗎?其實原因在於今天下午你根本沒有用心聽我說話。就在簽字之前,我提到車的磨合期、車的耗油量、車的保修期,以及車輛在山路行駛性能等等問題。你卻毫無反應,你給我的感覺是你極其不尊重我。讓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羅葉不記得對方曾說過這些事,因為他當時根本沒有注意這些。羅葉當時認為這筆生意顯然已經是煮熟的鴨子了,他便無心聽對方在說什麼,而是留意起旁邊的另一位美女銷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