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1 / 3)

一個真正的傾聽者,不僅要懂得用耳朵傾聽,更是用心來聽。在麵對一個人。一件事物的時候,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不要讓自己眼前所見的東西占據自己的內心,而是要用自己的心去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用心去聽,讓自己的耳朵打開客戶內心之門,這樣,我們才能夠在銷售中立於不敗之地。

晴晴和甜甜是一個村的。同時也是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高中畢業後,同時應聘到省會一家大商場珠寶專櫃當實習營業員。經理告訴她們:“你們倆長的都十分漂亮,而且冰雪聰明,都很適合做珠寶銷售工作。但我們隻需要一名銷售員,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誰的營業額高誰留下。”作為一名實習員工,她們倆都想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得到這份不錯的工作。

一個星期過去了,晴晴的口才好,能說會道,會說一些客戶喜歡聽的話,而且她懂得隨衣挑人,專挑那些穿著比較高檔的客戶。她的努力沒有白費,營業額是3萬。而甜甜卻不像晴晴那樣見到客戶就滔滔不絕,也不會挑客人,她喜歡微笑著靜靜地傾聽客戶說話,她的營業額隻有區區l萬。

兩個星期過去了,晴晴的營業額是5萬,甜甜的營業額是2萬。三個星期過去了,晴晴的營業額是8萬,甜甜的營業額是3萬。一轉眼之間,一個月的時間結束了。還有半個小時就要下班了。而此時晴晴和甜甜的營業額相差懸殊。晴晴心中暗喜,自己馬上就要獲得這份工作了。雖然她心裏為自己高興,同時也為莉莉感到惋惜,覺得莉莉的嘴太笨了,不會說話,也不會挑人,要是她擁有自己的能力,也就不會輸了。

晴晴正在竊喜之時,一個衣著普通,頭發花白的老者向她走來。晴晴憑借自己的經驗,從衣著來看,這個客戶是個沒錢的主。不過她並沒有因為來者的身份而感到失望。反而很熱情地向他銷售一些比較低檔的珠寶。

晴晴滔滔不絕地給老者介紹那些廉價的鑽石,不給老者說話的機會。晴晴想憑借自己的經驗做成這單生意。

老者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聽晴晴的介紹。晴晴看老者沒有買的意思,激情立即消失殆盡:“先生,要買趕緊買,我們快下班了。”老者沒說話,而是靜靜地來到了甜甜所在的櫃台。

“先生,請慢慢看,喜歡了可以拿出來看看。”甜甜仍然是這種處事風格。給客戶充分的時間看。

“我想看看鑽戒。”老者說。

“請隨我來這邊,鑽戒在這邊,您慢慢看。”甜甜將老者帶到鑽戒專櫃。“您買鑽戒是想送給您的親人吧?”甜甜微笑著問了一句。

“嗯,送給我老伴。年輕的時候沒有錢送給她。明天是她六十歲生日,想給她補回來。小姑娘,你看哪一款適合呢?你給我推薦一下,我要最好的。”老者邊看邊笑著說。

“那就要一款經典的吧,既代表您的心,也具有紀念意義。您說呢?”甜甜拿出了一款經典的鑽戒。“您看這款您滿意嗎?三顆鑽石鑲嵌在心形的白金鑽戒上。很別致,很有紀念價值。”

“不錯。我就要這款。”老者很滿意。“我想我老伴也會喜歡的。”老者說著就拿出自己的銀聯卡。

這款鑽戒的價錢是51萬元。最後甜甜的營業額是11萬……

甜甜就這樣笑到了最後。她不是靠自己的口才,也沒有靠什麼心計,而是坦誡地去對待客戶。用一顆心對待每一位客戶,用心去傾聽客戶的需求。她沒有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是用自己的傾聽扭轉了戰局。一顆傾聽的心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當你麵對一個個形形色色、穿著各異的客戶時,千萬不要以著裝來判斷客戶的層次,這樣會丟掉很多能夠成交的客戶。從現在開始放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誤區,在客戶麵前,要更相信自己的耳朵,在耐心傾聽的過程中,不要再犯“不知者不成交”的錯誤。相信自己用耳朵聽到的往往比用眼睛看到的東西更可靠更真實!

沉默是金,特別是在與顧客洽談價格這個最後最關鍵的時刻。顧客對你的產品已經認可並且希望購買,隻是在價格上還有待商議,在一大堆滔滔不絕的介紹之後,顧客會試圖了解你的底牌。在這個時候,切記沉默是金,不能口無遮攔。

商場上,談生意說白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是一方表演的獨角戲。所以說,磨破嘴皮子,也並不等於成交。

沉默不等於一味的沉默

我們常說“沉默是金”,因為言多必失。沉默和會說話,就如同天平一樣,必須互相製衡。 所以說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沉默不等於一味的沉默。

有一個村民,他家住在村外,離家門不遠有一個池塘。他一有空就去池塘邊釣魚。他認為認為釣魚是一種享受。有一天中午,他看到好多青蛙在池塘邊曬太陽,很是壯觀。於是他就回到村子裏,邀請村民們去看。然而,他們卻說青蛙肉很好吃,而且對身體好。於是,村民們紛紛去池塘邊捉青蛙,這個村民很後悔,本來是好事結果卻成了壞事。後來,這個村民再去池塘邊釣魚,隻看見幾隻青蛙在那裏,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種壯觀場麵了。他傷心極了。認為是自己害了這些可愛的青蛙,發誓以後不再說話,永遠保持沉默。

有一天,這個村民又來到這個池塘來釣魚,這時候,過來一位拄著拐杖的盲人朝池塘走了過去。他想要叫盲人不要再往前走,否則就會掉下去。但他又想起了曾經發過的誓言,再說他拿的有拐杖,他自己會走。自己再也不多管閑事了。於是他決定保持沉默。後來他又想,萬一他掉下去會有危險的。正當他的猶豫不定的時候,隻聽一聲巨響,那個盲人已經掉進池塘裏了。這時,村民更加後悔,都怪自己沒有及時叫住盲人,才會有這樣的慘局。這就成了“因噎廢食”。

其實,不說未必是件好事,說也未必是件壞事,這就看你是否能判斷當時的情況了。其實,做生意也是同樣的道理,說話的巧妙與否,都是需要技巧的。事物都是不斷地發展變化的。把握好這個尺度,才會讓你更聰明。我們必須運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得更好。

在生意場上,沉默就是傾聽客戶。就是以聽為主,但不是絕對的完全聽而不發表任何意見,也應該有適當的回應,不要讓對方自己唱獨角戲。既然對方選擇的傾聽對象是你,那麼就希望你可以提出適當的意見,以便參考。人與人之間溝通,重要的是在於交流,無論是聆聽還是交談,最終的目的就好似交流,如果你一言不發,很容易把對方的熱情澆滅。

(1)不要做一味沉默的一方

當別人在講關於自己的故事對,不要沉默對待,而要熱情地回應。傾聽並不是一言不發,而是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時候發言,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實做事、做人都是這樣,當別人興致勃勃地向你訴說時,你卻沒有一點感興趣的樣子,這樣的行為無疑是想早點結束此次談話的意思。那麼對方也會認為你對他不重視或不認真。所以,千萬不要太沉默。

人在交談的時候。一些動作和語言都可以反映對於對方話題是否感興趣。如果你一味保持沉默,那麼對方也就沒有話題可談。特別是對陌生人,既然是初次見麵,那麼對方肯定找一些話題來聊,如果你沒有回應,那麼你們隻會永遠成為陌生人,關係不會因多次見麵而改變。所以,主動權在於人,而不是於話題,一定不要進人這個誤區。

(2)要做出適當的反應

為人處世就要學會聽別人說話,適當回應對方的話。聽要耐心、說要得體,這樣才是對別人的尊重。也許你會認為一言不發是對對方的尊重,那就大錯特錯了,你的一味沉默才是大不敬。所以,你要始終掌握好一個分寸。在說與不說中間,要掌握好度,方可見效。

傾聽的時候要做到全神貫注,能讓對方感覺到你是在聽,不隻是在應付,而且聽得很仔細,你可以用一些手勢、動作表示你在傾聽。因為動作和手勢能最直接地表達情感的反應。最起碼兩眼要正視對方,這是表示尊重的表現,還有不要表現一種不耐煩的態度。如果你不想參加這個話題,你可以用適當的語言逃脫,比如說:“不好意思,要上洗手間。”或“對不起我趕時間,下次我們再聊”等,這些是有禮貌的拒絕,比臉上掛著不耐煩好得多。因為往往傾聽時,表情的變化很容易引起對方的注意。

(3)傾聽要精神飽滿

聽對方說話,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能由自己的心情而定,而要麵帶微笑,精神飽滿,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傾聽的保障,如果一旦有一方表現出精神委靡,那麼不但取得不了傾聽的效果,而且還會大大掃興,令場麵異常尷尬。傾聽是雙向交流,一旦一方出現問題,那麼此次交流就失敗了。所以說,想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就要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

現在電視中的訪談節目但凡收視率高的,都是互動良好的節目,所謂的互動,就是做一名優秀的傾聽者。嘉賓在講述自己的經曆的時候都是抱著一種回憶的心態,那麼主持人就會隨著嘉賓的生活百態而豐富訪談的內容,這就是高超的訪談技巧,主持人應該盡量進入對方的世界去感受其中的苦與甘。這就要求主持人有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才能淋漓盡致地把嘉賓的故事展現在大家麵前。

對於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大可以做出相應的回應,因為這方麵你了解、熟悉,當然。如果你想把話題繼續下去,你要比對方還有熱情,這樣話題才能長久地進行下去。遇到讚美對方的時候,不要吝嗇你的語言,要適當運用美妙的回語來修飾,給對方鼓勵與信心,這樣的效果才最好,使用讚美時要自然,不要做作,更不要虛偽。一場真正的交談,就是在適當的沉默與適當的不沉默中展開、發展、結束的,所以,傾聽也要適當地回應對方,這不僅是尊重,更是對自己的釋懷。

沉默不是一味的低著頭,它其實就是在傾聽客戶話語裏隱藏的信息。傾聽更是一種態度,是最終別人、友善待人的表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耐著性子去傾聽客戶傳達給我們的信息。這樣才能把傾聽的魅力延續下去,然而對於那些褒貶不一的言論,要勇於接納、理解和消化,不可以心不在焉、別人說東西以及做出不雅行為。這些都是不好的做法。做到積極傾聽,肯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沉默和會說話同樣重要

傾聽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要求技巧與智慧並存。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是認真地聽對方的陳述,這是最基本地。與人溝通,聽多了再說,不要求每個人都會察言觀色,但最起碼要說得恰當,說得得體,所以,要注意對方的神色與語調,要用心去聽,聽其中隱藏的意義。然而,真正能體會出其中的內涵,就是要會聽,才會說,聽與說同樣重要,他們是相互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