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2 / 3)

所有的人都喜歡聽順耳的話,喜歡別人的讚揚,這是人性的共同弱點。但一定要含蓄、得體,這其中的尺度掌握很微妙,需要推銷員用心去體會把握。讚美使用不當,或者太誇張會給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令人厭惡。

讚美的話題可小可大,小的可以是“您的氣色很好”、“您的院子真“整潔”等等,大的話題可以是“您的生意信譽很好”、“聽說您在某個方麵很有經驗”,也可以說“一直仰慕您的學識(或者人品)”等等。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職業的人,對讚美的反應程度差別很大,應注意區別。如麵對一個作家,假如你說很喜歡他的某一篇文章,他可能僅會微微一笑,甚至表麵看來還漫不經心,實際上,他心裏已經接受你作為談話對象。假如是一個百貨零售店的經營者,你隻要稱讚他生意不錯選擇貨品有眼光,他的熱情便會立刻流露出來。

讚美的話使用時機很靈活,要看談話的進展來決定。—般說來,開頭使用讚美有助於打開僵局,最後使用讚美會留下好印象,便於下次重訪。談話中間的讚美多用於扭轉話題或改變氣氛。使用讚美的頻率要有節製,越低越好,就像一幅圖畫中的亮色要恰到好處,反之,則會破壞整個畫麵。

在有多人在場的情況下,恭維其中某一人必然也會引起其他人的心理反應。比如,你無意中恭維了考試成績好的某人,那麼在場的其他也參加了考試但成績較差的人就會感到受奚落,這時就要尋找某些理由彌補,如向大家介紹某人複習時間太短,某人出差回來倉促上陣等原因,來挽回他們的麵子。

如果你的顧客是有一定權勢的人物,那他平時一定聽了不少讚美之言,你如果用平常的讚美,他肯定毫無反應。要達到出奇製勝的效果,你就必須想常人昕未想,讚常人所未讚。但要注意這種讚美一定要高雅。例如:對方正在動手開支票,他邊寫你邊看,然後說:“您開支票的字真漂亮呀!”有一次某位推銷員去拜訪一位顧客,他剛好請印刷廠印了一盒名片,花花綠綠的,雖不是十分高級的設計,但以他的能力來看,已經不錯了,這位推銷員就說:“設計得不錯呀!顏色很豐富。”

我們要學習這種讚美,但值得注意的是,像上例中開支票的對方,假如字寫得不好,就千萬不要讚美,否則就成了諂媚。

不合乎實際的恭維其實是一種諷刺,違心地迎合、奉承和討好,也有損自己的人格。適度得體的恭維應建立在理解、鼓勵、滿足他人的正常需要及為人際交往創造一種和諧友好氣氛的基礎上,那種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曲意逢迎是我們所不肯的。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事,說話者好心,而聽話者卻當成惡意,結果弄得不歡而散,因而恭維的語意要明確,避免出現歧義,讓聽話者多心。

讚美要掌握分寸,不要弄巧成拙。—個人要想使自己說出的話引起對方的重視或取得對方的認可,必須得把握好說話對象的分寸。

有些人也許會提出這樣的質疑:我實在找不出他的優點,要我怎麼去讚美他?這確實是個難題,但我們不妨從他的缺點上發覺他的優點。假如你遇見一個身材很胖的人,也許外表難看,但若對方胖得有福相,你可以讚美他有“福運”。又假設你遇見一個自卑又自閉的人,他當然沉默寡言,你可以這樣讚美他:“你一定喜歡看書思考,不愛說話,很有內涵,有機會我要好好向你請教。”有一次我和朋友到另一位朋友所開的餐廳吃飯,進去之後發現生意很清淡。如何讚美這種情況呢?可以這樣說:“老板,你們的餐廳真不錯,很清靜。”他答:“哪裏清靜!生意很不好,客人很少。”他又說:“開銷大收入少,都快撐不下去了,想轉讓給別人。”“老板,我覺得你這家店具有相當的潛力,相信再過一兩年一定會發起來,到時候要你轉讓恐怕你都不願意了。”這些話他聽了心裏一定很舒服。這就是缺點讚美法的技巧運用。

如果你與對方交往不深,就不要給對方提建設性的意見和批評,盡量不談深層次的問題。當你到對方的公司去時,可能他會很客氣地說:“你是個顧問專家,你看我這家公司有沒有什麼問題,幫我診斷一下。”你應當說:“您太客氣了,您生意做得這麼好,怎麼會有問題呢?”“你一定要說出一點。”“如果真的要我說的話,那就是您這個人太謙虛了。”初次見麵,目的是在建立與客戶的良好關係,所以交談不言深,切勿在初次見麵時提建設性的意見和批評,以免對方不快。

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望,是得到別人的讚賞。有時候,一句讚賞的話往往會被永久地鐫刻在被稱讚者的心靈深處,激勵著他從此走上奮進的道路,最終改變他的未來。反過來而言,你呢?他如神奇的電波,他會使別人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你,你的成功與失敗,與讚美有很大關聯的。

讚美與真誠相得益彰更有效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每當吟詠起這首《遊子吟》不免感慨萬千。為什麼這首沒有一點讚美之詞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卻能流傳千古呢?因為它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真情打動了人。古語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有真誠的讚美,才能使人感到你是在發現他的優點。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能用真情來打動人才是妙招,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心與心的交流,將心比心是最有效的攻心術。讚美隻有與真誠相結合才能真正的打動顧客。

宋世雄是中央電視台體育評論家。一次他“打的”到中央電視台轉播一場比賽。司機將他送到電視台後說:“宋老師,您的工作非常累,為了觀眾不辭辛苦,我夜裏一點再回來接您!”多年以後,宋世雄還回憶說:“人生當中,還有什麼比這種真摯的關心和讚美更珍貴呢?這位終日在大街小巷中奔忙的司機並不懂公關技巧,但他有一顆關愛別人的善良之心。”這位司機一句源自真心的話語,將自己對宋世雄的讚美之情寓於生活之中,感人肺腑。因此,讚美有時沒有必要刻意修飾,遣詞造句,隻要源於生活,真情流露,就會收到讚美的效果。

吉斯菲爾曾說過:“幾乎所有女人,都是質樸的,但對儀容的美麗,她們是至深癖愛、孜孜以求的。這是她們最大的虛榮,並且常常希望別人讚美這一點,但是對那些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那就要避免對她容貌的過分讚譽,因為她對於這一點已有絕對的自信。如果,你轉而去稱讚她的智慧、仁慈,如果她的智力恰巧不及他人,那麼你的稱讚,一定會令她芳心大悅,春風滿麵的。”這就是讚美要有針對性,不能所有的人都這麼誇耀,抓住特點,才讓人感到你說的是真實的,你的讚美也是真誠的,更能打動人。

當然,讚美別人也要有技巧,因為千人千麵,沒有誰會喜歡千篇一律的讚揚話。讚美別人首要的條件,是要有一份誠摯的心意及認真的態度。言詞會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因而有口無心,或是輕率的說話態度,很容易為對方識破而產生不快的感覺。再者,要讚美別人時,也不可講出與事實相差十萬八千裏的話。例如,你看到一位流著鼻涕而表情呆滯的小孩時,你對他的母親說:“你的小孩看起來好像很聰明!”對方的感受會如何呢!本來是讚美的話,卻變成很大的諷刺,得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說:“哦!你的小孩好像很健康。”是不是好多了!

有一家藥房的老板非常懂得讚美客戶之道,生意做得也很紅火。當他看見有客戶走進他的藥房,他就馬上起身迎接,麵帶微笑與客戶打招呼:“您好!”客戶見到老板手下有那麼多的人而他卻還親自坐在門口熱情地向客戶打招呼,自然有一種備受尊重的愉悅感。

此外,老板還不忘將讚美和做生意結合起來。一次,一個客戶來到藥房說:“給我開點感冒藥。”老板不會見客人不懂要而瞎推薦一些貴的,而是關心的問:“您感冒挺嚴重的,具體哪兒不舒服?”客戶可能回答說“嗓子疼,頭也疼。”老板會繼續關心地說:“想必您平時工作挺辛苦吧?像您這種情況最好不要服用感冒藥。會傷身體的,給我說一下症狀,我給你開些藥,調理一下。”客戶聽了覺得老板對病人挺負責的,不像別的藥店的黑心老板隻知道胡亂賺病人的錢,病人要什麼藥就給開什麼藥。甚至光拿些貴的,不管治不治。

就這樣老板通過為客戶著想贏得了他們的信賴,客戶接著問應該怎麼辦?藥店老板就向客戶推薦維生素或蜂王乳等營養劑:“任何藥都會對人體有副作用,而且吃了藥以後難免還會感冒。不如服用營養劑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這樣您感冒不但好得快,而且以後也不容易感冒,工作也不會受影響。”

在與客戶交流病情的過程中,老板還不時地說出讚美性的話語:“你平時保養得真不錯,你看上去要比你的實際年齡年輕好幾歲”或者“這麼大歲數了,身體還真硬朗”。“您恢複這麼快,說明您的體質好”。這些話讓每個客戶都感到舒坦而又溫馨。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營養劑的價錢往往比藥品高出許多倍,如果直接向病人推薦服用,病人會認為你肯定是在想賺他的錢,從而產生抗拒心理,但是讚美性的話語卻能讓病人忘記銷售行為背後的意圖,覺得老板是跟自己站在一邊的,是真正為了病人著想的,這樣,你再給病人建議服用營養劑,他們才會欣然接受,不會考慮價錢的問題。

顧客就這樣被老板的熱情、真誠和讚美性的話語所打動。也就欣然接受了老板的建議,相信按照他所說的去做,病情一定很快得到緩解。

有一位銷售員不會恭維別人,有一次去拜訪顧客,一看見對方就說:“啊!小姐,我在路上一直想,小姐會是怎麼一個人……”眼睛不敢正視對方,說到這兒就停了,接不下去了。

所以,誠心地發現對方的優點非常重要,真摯熱忱地讚美他人,而絕不是刻板生硬地背演講稿,避免使對方誤以為你是職業性的讚美。覺得你誠意不夠,從而導致相反效果。這樣讚美的言辭才能流利、生動。才能夠打動客戶。

真誠讚美別人最好少用一些華麗的辭藻,要因人、因時恰當地使用平時真誠的話語,自然流露,發自肺腑之言。真誠的讚美才是有效的商場成交法寶。

讚美是開在客戶心裏的金花

讚美應該像甘露,潤物細無聲,隻有這樣才能催開客戶心裏的金花。因為花開無聲,甘露亦無聲,這是天籟之音。妙處是不可言喻的。生活中,大家常說“以貌取人”,其實更多的時候是“以言取人”同樣,對於銷售員來講,其口才的重要性就不再多說了。俗話說得好,“買賣不成話不到,話語一到賣三俏。”由此可見,一名出色的銷售人員一定要有出色的口才。因為隻有出色的口才,才能夠讓顧客感受到你的魅力,才會心甘情願的購買你的產品。但說服客戶的前提是讚美好別人。

王五是宋朝年間的一個說客。一天他誇下海口說:“小人王五雖不才,但極能奉承。凡是被我奉承過的,沒有不服氣我的。平生有一願望,就是要將一千頂高帽子戴給我最先遇到的一千個人,現在已送出了九百九十九頂,隻剩下最後一頂了。”有個博學的長者聽後搖頭說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後一頂用什麼方法也戴不到我的頭上。”王五一聽,忙拱手道:“先生說的極是,不才走南闖北了大半輩子,但像先生這樣秉性剛直、不喜奉承的人,確實沒有見過!”長者頓時手拈胡須,洋洋自得地說:“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聽了這話,那王五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這最後一頂帽子剛剛送給先生你了。”

雖然這隻是一則笑話;但它卻有深刻的寓意。其中除了王五的機智外,更包含了人們無法拒絕讚美之辭的道理。這位長者無形當中已經中了讚美的“圈套”,可見讚美的魅力,是沒人能抵擋的。如果一個人連一點值得讓人讚美的地方都沒有,那實在是太可悲了。除非他隱士遁形。

馮通和他的老婆剛剛吵完架,吵架原因是他們準備去參加一個聚會,但他的老婆試穿了很多衣服,馮通都說不合適,最後他還說:“就你這身材,穿什麼都不好看。”本來就有些鬱悶的老婆聽後便與他吵了起來。最後,非要讓他陪自己去買衣服。

就這樣他們一起來到商場,那裏的一位營業員小姐在與馮通老婆溝通的時候,了解到了她的苦惱。於是,根據馮通老婆的體型,向她推薦了一款衣服,結果原本愛挑剔的她,一反常態,毫不猶豫地掏出了錢包。

看著自己老婆第一次這麼幹脆的就搞定了這件事情,有些奇怪,後來在聊天的時候,得知讓她這麼快下定決心購買的主要是因為那位營業員小姐說了一句她非常在意的話。其實是一句很簡單的話:“太太,如果您穿上這件衣服的話,就可以成全您的美麗”。

“成全您的美麗”,這句話是多麼的平常啊,可就是這麼一句平常的話在不平常的場合下,就使得他太太動心了。這位營業員的口才真好,她在不知不覺中讓顧客感到:不是顧客在照顧她的生意,而是她在成全顧客的美麗。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讚美,不知不覺中已經催開了客戶心裏的那朵金花。

南方一家機械廠生產某項新產品,將其部分零件委托小工廠製造。當該小工廠將零件的半成品呈示總廠時,不料全都不符合該廠要求。由於迫在眉睫,總廠負責人隻得令其盡快重新製造,但小廠負責人認為他是完全按總廠的規格製造的,不想再重新製造,雙方僵持了許久。總廠廠長見了這種局麵,在問明原委後,便對小廠負責人說:“我想這件事完全是由於公司方麵設計不周所致,你的產品質量非常好,而且完工速度又快,今天幸好是由於你們幫忙,才讓我們發現竟然有這樣的缺點。隻是事到如今,事情總是要完成的,你們不妨將它製造得更完美一點,這樣對你我雙方都是有好處的。”那位小廠負責人聽完,欣然應允。

隻要肯定對方的能力,並給予高度的評價,然後提出自己的要求,那麼任何人都會樂於將自己的優點展現得淋漓盡致。可見,讚美能激發人的自尊,當一個人受到誇獎之後,就會不自覺地變得愉悅起來,並會努力保持這份榮譽,同時也會喜歡那些誇獎自己的人,這時,彼此的距離感就會縮短,那你想說服或請求對方的事情,自然容易辦得多。因此,養成讚美別人的習慣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自古至今,靠微笑扮靚自己、提升人格、感染周圍人的成功例子不勝枚舉。讚美別人是一種優良品質,讚美既能體現你的優良品質,又能給予別人以鼓勵,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在任何場合,對任何人,都要微笑著加以讚美。

從古至今,靠讚美別人來扮靚自己、提升人格、感染周圍人的成功例子不勝枚舉。所以,不管對任何人,都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你可以把讚美看做對未來的一筆投資這對你而言隻有好處而沒有壞處,哪怕是無關緊要的人,或者是你不喜歡的人,也應該對他們的長處加以讚賞,這樣會給你帶來回報。

你的成功與失敗,是與讚美有很大關係的。“伸手不打笑臉人”,讚美的好處自是不言而喻。讚美別人與微笑迎人是天下最直接的布施。讓我們學會讚美別人吧!用甜美的微笑去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用漂亮的語言為你贏得好的人緣,人與人之間相處會更加和諧!在商場上,用你潤物細無聲的讚美,不怕這金石花不開。

讚美是促進溝通的強效劑

莎士比亞說:“我們得到的讚揚時我們的‘工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這樣的‘工薪’,所以,隻有你慷慨的把你的‘工薪’支付給你身邊的人,讓他們因為你的讚美而更自信,更有活力、積極向上。那樣,我們的收獲不僅僅是讓別人喜歡那你,後麵的附加值可以說是無窮大的。

人常說:“醜話說在前麵。”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小事,便會發現“好話也要說在前麵”。說白了,就是讚美的話說在前麵。

妻子要出門,剛打扮完畢。轉過身來,你感覺很亮麗。你想讚美一句,突然又覺得肉麻,你怕妻子不領情,於是你用諸如“‘老夫老妻’了,不必再搞這麼肉麻,又不是談戀愛”、“我就是不說,她也照樣高興等等“邏輯”把你的喉嚨塞上,你終究還是沒說……請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你反過來想想,如果你說了,是不是顯得你們更相愛,更和諧了?為什麼不能讓生活充滿著浪漫呢?或許,你不經意的讚美,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麗莎?丹尼斯太太雇了一個女傭。下個星期一,女傭就要正式上班了。於是,麗莎太太利用這段空餘時間給她的前任雇主打了個電話:“您好,我是安娜的現任雇主,我想了解一下她以前在您這裏的情況。”讓麗莎太太大吃一驚的是。她聽到的評語竟然是抱怨遠遠多於讚賞。

星期一很快就到了。麗莎太太親切地對洛莉說:“安娜,前幾天我給你的前任雇主打了個電話,他對你的評價也很好。她說你為人可靠,對孩子非常細心,而且有一手好廚藝,但有一個小小的缺點,就是不太會收拾屋子。我覺得她的話並不完全可信,因為從你的穿著來看。你應該是個整潔的人,所以我認為,你一定會把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而且我們大家應該能夠和睦相處。”

最後的事實證明,她們的確相處得很好,安娜就像麗莎太太說得那樣,每天勤奮地工作,把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有時甚至加班完成剩下的工作。看來,巧妙地運用讚美的,往往會被永久地鐫刻在被稱讚者的心靈深處,使人與人相處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