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3)

對鄉下老大娘,她真誠尊敬,不以貌取人。對工人同誌,她顯得體量與尊重。對知識分子,同誌相稱,不亢不卑。這寫接待語言都恰到好處地適應了不同對象的不同愛好和文化修養。

打動人的話並不在於說得多麼流利,多麼口若懸河,而是在於是否真誠。你的言談舉止真誠謙和肯定能打動聽者的心;但是如果你的話說的好聽卻缺乏誠意,也顯得蒼白無力。

以和為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生意體現的尤為重要。

不談銷售,真誠為客戶解決問題

原一平被評為日本的“銷售之神”。有一次,他從一家公司大樓前走過,正好看見一位中年女性和兩個員工從大樓裏出來,並且邊走邊談。隻見她頭上挽著高高的發髻,一身黑色的西服套裙,氣質高雅,充滿著知性美。他們一直走到一輛紅色小跑車前,那位中年女性上車走了。

原一平突然靈機一動:“機會來了!”他趕緊掏出筆記本記下了那輛車的車牌號。回去之後,查詢得知這輛車是某公司董事長的車子。之後,他又進行了全麵調查:董事長的學曆,籍貫,家庭婚姻情況,個人興趣愛好,公司的現狀以及發展前景,營業項目,住宅區域附近的情況,甚至所養寵物都做了詳細調查和分析。所有工作都做好之後,他才決定和董事長正麵交談。為了和董事長順利見麵,還做了精心的策劃。這天,他提前來到公司大樓前等候。看到董事長從樓裏出來正要上車。他趕緊找了個機會與她交談。 可是他與董事長交談並不是談他所銷售的產品,而是與董事長交流這家公司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令董事長非常吃驚的是,原一平的談吐以及真知灼見,一直讓她點頭微笑。兩人越投機。當最後原一平向她銷售保險時,愉快的簽了字。

練劍的最高境界是無我,銷售的最高境界是讓銷售成了多餘。原一平正是做到了這一點:初次交談,最好不要談銷售。會讓人感覺到你是為了推銷產品才這樣做的。他懂得循序漸進,掌握了交談技巧,方能事半功倍。他真誠的與董事長交流,處處為客戶著想,談一些客戶感興趣的話題,最後銷售成功。

真誠平和亦能打動人心

河南某大學中文係有位吳老師,他一直刻苦鑽研學術。經過一番精心研究,他的《文學修養概論》一書終於出版了。他捧著書好像捧著剛出生的嬰兒,心裏那個樂啊。但是,這時候,出版社告訴他:“現在這類書籍不好賣,稿酬暫時給不了你。還需要你自己賣書。你不是老師嗎?學校的學生是你多大的銷售市場啊!”吳老師聽後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心血總算問世了,憂的是這書如何賣啊!

思來想去,吳老師隻好在學校搞了一次演講。他說:“……當老師的在這裏推銷自己寫的書,難免有些尷尬。不過,如今作者也不容易,寫了書,還得賣書。出版社一下給我2000冊,稿費一分錢也沒有,所以我不推銷不行。這本書寫得具體怎樣,我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不過有兩點可以向大家絕對保證:第一,這本書是我用四年時間完成的,絕對是我嘔心瀝血的結晶;第二,書的內容絕不是東拚西湊抄下來的,絕對是我自己長期思考的見解。前不久,這本書被文學研究會評為文學類圖書二等獎,大家看這是我的獲獎證書。說實話,對於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比寫書還難。老師並不強調,你們如果感覺這本書對你們有用,你們又有經濟實力就購買,沒有老師也不強求。算是幫老師一個忙。謝謝大家!”

演講結束後,能看出吳老師有些激動。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次演講居然起了很大作用。第一天就賣出了500多冊。吳老師並不是一個專業的銷售員,但卻收到這樣大的效果。追其原因,無非是他的真誠打動了學生們的心。

當今社會,客戶的自身素質已大幅提高。人們通過交流,上網,媒體宣傳,並非像昔日那樣孤陋寡聞。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愈來愈忙碌。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坐下來,喝杯“功夫茶”或者陪朋友聊聊天。麵對繁重的業務壓力,業務員的工作確實是愈來愈不好做。而顧客麵對業務員一波又一波的地毯式的狂轟亂炸,已形成“恐懼症”。因此說,業務員的第一課題,就是把第一印象:“真誠謙和”推銷出去,而不必說的天花亂墜。

由此看來,真誠是生意場上的高招,它是發自內心的。守住真誠,必然會開門紅。

下好誘餌,輕輕鬆鬆魚上鉤

有句俗話叫:漫天撒網,重點捕魚。其實,國家舉行的物資交流會正是這種吸引客戶的一種策略。就是讓企業通過實物展示和示範表演,然後再以多種傳媒的複合型傳播形式,來為企業做宣傳。這是展覽會的目的和宗旨。這種宣傳方式的直觀性和真實感,確實能增強企業的可信度,加深參觀者的印象,繼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展覽會可以將很多分散的各戶集中起來,起到以點帶動麵的作用。展覽會通過實物展示和示範表演,方便於客戶對企業形象更直觀更真實得認知。包括對客戶與銷售經理的交流更有利。

各種商店或者是公司的廣告詞,寫的都非常的吸引人。比如“聖誕節了,如此聖潔溫馨的節日,你準備送她什麼?”“情人節到了,你和她準備如何浪漫的度過?”這就是下誘餌的一種方法,話就看你怎麼說了。

東東是一名剛剛進入這家公司的銷售新人。就有老銷售員告訴他遇到拒絕很正常,隻要不停地拜訪情況就會有所變化,東東非常相信老銷售員說的話。

這一次,東東就遇到了一個非常繁忙的生意人。東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獲得了與客戶電話溝通的機會。他這次向老銷售員請教了很多招數,相信自己這次肯定能打動客戶。他感覺這次勝券在握。

東東:“先生,我們的產品對您來說再合適不過了,我保證您購買後絕對不會後悔的。”   生意人:“其實我對這個真的不太感興趣。”

東東:“您對我們的產品還不太了解吧?其實您隻要了解一下,一定會改變看法的。”  生意人:“我不太想了解你們的產品,何況我們也有固定的合作夥伴。”

東東:“但是您可以先了解一下我們的產品,您看如何?您今天有時間嗎?我想和您見麵。”

生意人:“不用了,對不起,我還有事,我要掛電話了。”

東東:“先生,先生,您等一下,再給我三分鍾時間,就三分鍾!”

生意人:“你這人怎麼還沒完沒了的?我說了不需要,請你不要再給我打電話了!”

接著傳來“嘀嘀”的忙音。

實際上,在現今的銷售環境中,那些化解客戶拒絕的慣常方法,比如增加拜訪次數,與客戶搞好關係等等。現在已經很難在銷售員的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了,原因就是誘餌沒有下好。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這些曾經的黃金招數該更新換代了。

大明是一位初中三年級的學生,非常喜歡漫畫。有一天,他在學校附近的書店偶然發現了一套名叫《經典漫畫》的漫畫,內容非常精彩,形象逼真。於是就想租看幾天。誰知道一問老板,書店平日裏隻往外賣書,偶爾租書也是一些比較破舊的小說,像這種精裝版的漫畫是絕對不會出租的。書店的老板回絕了大明的要求,為此他悶悶不樂了好幾天。

後來,大明一直惦記著那套漫畫。就像得了心病一樣,爸媽還以為他學習太勞累生病了。 他多想買下那本漫畫啊,但是他隻是一位學生。再說已經上初三了,課程非常緊,給爸媽要錢買漫畫書,他們肯定罵他。

忽然,有一天,大明在另外一家書店也意外地又看到了那本漫畫,雖然知道這裏多半也不出租,由於愛書心切,大明還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詢問了一下。

這時,書店老板打量了大明一眼,很抱歉地說:“不好意思,這套書不出租。”看著大明滿臉的失望,書店老板又問道,“小夥子,你是不是很喜歡漫畫?”

大明非常幹脆地回答說:“嗯,我從小就喜歡。”

“看起來你很喜歡這套漫畫,是嗎?”書店老板又問道。

“當然。”大明覺得這簡直是廢話,老板很囉嗦。

“你以前買過漫畫嗎?”老板又問道。

“買過,而且還不少。”大明回答道。

書店老板又問:“你經常租書看嗎?”

“嗯,三五天就會租一本。”吳強說。

老板聽到這裏以後,給大明算了一筆賬:“小夥子,你看你每個月大概要看六到十本書,也就是說,幾乎每天都在看書。按照我們這裏租書的規則來看,一個月租書的費用應該在十塊錢以上。這套漫畫總共四本,一共四十塊錢,也就相當於你三個月租書的錢。如果買下它,以後你就擁有一套心愛的漫畫書,隨時都可以看,還能跟別人交換,而代價是三個月不能租書。如果租書,也許你會看到更多的書,但是質量很難保證,而且看完之後還得還給書店。這套漫畫書店裏數量很少,如果出租的話很容易損壞,喜歡書的人都不希望看到這一點,這也是不出租的根本原因。”

最後,書店老板問大明:“愛書的人總是買書來看,而不是租書來看。你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