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劉勰說:“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可見語言的魅力之大。美國在21世紀60年代以後,把口才、金錢和電腦列為最有力量的三大法寶。如今我們處在商業競爭激烈的社會,會說話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擁有好口才,會使你在商場上馳騁更有說服力,更顯你的人格魅力,所以說會說話就等於賺大錢。

口吐蓮花,字字珠璣財運通

妙語一句如口吐蓮花,惡言一語如六月飛雪。21世紀,我們經常聽說的一句話就是:人才未必有好口才,有好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六十年代以後,美國人就已經把口才、金錢和電腦看作最有力量的三大法寶。對於生意人來說,會說話是說服客戶的利器,是把握主動權的保證,是賺大錢的前提。

其實,語言又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為你帶來好運;用不好,各種各樣的後果都有可能發生。現在社會是一個溝通與合作的時代,口才的好壞變得越來越重要。口才好的人,可以廣結人脈,口才好的人可以讓你輕鬆開啟財富的寶庫。可以說,擁有一張好嘴,就如同你擁有了開啟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回首曆史,孔子運用口語藝術開展教育,千古流芳;蘇秦以雄辯之才贏得六國相印,無人能比;張儀四處遊說建功立業,功不可沒;諸葛亮舌戰群雄,無人能敵……到了近現代,梁啟超、孫中山、魯迅、毛澤東、周恩來等等能言善辯者比比皆是。

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早已盛行,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成人教育,都很重視開設這門課程。各院校經常開展演講、辯論比賽和各種交際活動。教演講學和交際學的教師水平很高,不但知識豐富,有理論著述,而且具備高超的實際能力。其中最受尊重、能賺大錢的政治家、企業家、律師、教授、牧師、商人和醫生等,都具備出眾的口才,善於演講和交際,他們把口才列為“三大法寶”的第一位。

說話水平高,能說會道,你的才幹就可以通過言語充分地展露出來,你的良好形象就可以通過口才具體地展現出來。不管你是為人、處事、經商、銷售、求職都可以使你施展才華,助你在事業上走向成功。

清代一位宰相劉羅鍋有這樣一個故事:劉羅鍋正在編纂《永樂大典》,由於是夏季,酷暑難耐。雖然劉羅鍋有兩個下人給他扇扇子,但還是熱的受不了。他就把褲子也脫了。隻留下一條褻褲(相當於現代的及膝短褲)。

正在他感覺非常好受的時候,突然聽見公公一聲高喝:“皇上駕到!”

劉羅鍋頓時愣住了。古代的禮儀多嚴格啊!就這樣衣不蔽體去見皇上,那可是大不敬。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的。他已經來不及穿衣服了。情急之下,鑽到桌子底下。

誰知乾隆皇帝一進門就看見劉羅鍋的一隻腳露出來了。劉羅鍋完全不知情。乾隆皇帝裝著沒看見。但是他卻朝劉羅鍋露出的那隻腳上狠狠地踩了一腳。劉羅鍋強忍疼痛不敢叫出聲來。乾隆皇帝坐了一會見就走了。

劉羅鍋這才從桌子下麵出來。出來之後,隨口說了一句:“老頭子總算走了!”

誰知乾隆皇帝根本沒走,又回來了。非讓劉羅鍋解釋一下“老頭子”是什麼意思。不用說解釋好了,就可以免死了。解釋不好那可是欺君之罪。

隻見劉羅鍋說道:“‘老’乃有老子,是聖賢之輩;‘頭’乃是人之首,聖上乃九五至尊,萬民之首;‘子’有孔子、孟子、韓非子,都是賢能之輩。”給皇帝弄這麼多好聽的頭銜,他還有什麼好說的?若不是他口才好,他衣衫不整就避開不談,光這一句話就該殺頭了。其實,劉羅鍋這樣的清官,一生起起伏伏的,都是源於他說話的緣故。因為有時他是直言的,甚至是死諫,死諫的都沒落下好下場,幸好他巧舌如簧。

看來,會說話的魅力有這麼大。正應了那句話“活人說死,死人說活。”把活人說死的有諸葛孔明罵死王朗,把死人說活的如劉羅鍋。

口才在當今社會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談話需要口才,說服人需要口才,求人辦事需要口才,演講需要口才,商務談判需要口才,推銷需要口才……有了好口才可以事事通達順利、無往而不勝。會說話也是掙錢的必備武器!

一家公司新生產了一種空調,讓甲乙兩個推銷員去推銷。 甲一天賣了兩台, 乙一天賣了三十多台。差別在哪裏呢?在於是否會說話。

通常,會說話的推銷員能比其他人多賣更多的東西!

賣了兩台的乙見到準顧客時會說:“先生你買空調嗎?我們這新造的空調非常好,您買吧!”人家說:“我家有,我不買。”他便扭身就走。好到底怎麼好,得說出個所以然來。就這樣幹巴巴的說好,誰會買呢?

賣了三十多台的甲是這樣說的:“先生,您忙不忙?您要不忙的話,我向您介紹一下我們最新生產的空調。這個空調的整個功能,與過去所有的空調都不一樣,它不僅能夠殺菌,而且還能過濾空氣,能自動定時關閉,能自動調溫。這個空調在整個現有的空調當中,質量是最好的,功能也最齊全,而且價錢還比所有的空調都便宜。別人承諾可以保修兩年,保修三年,我們則能保修五年。先生您可以試一試,先使用它幾天都可以。”聽了這樣的話,隻要確實有需要,又有誰會不買呢?就算不買,也可以看看,說不定還替你宣傳,給你帶來客戶呢。

對於推銷員和搞營銷的人來說,是否會說話,往往直接決定了其交易的成敗。 對推銷來說,最忌“禍從口出”。很多時候,推銷員拿不到訂單,不是因為說話太多或者說話技巧不夠好,就是由於在不該說話的時候沒有閉上嘴巴或者是說了不該說的話。

1860年深冬的某一天,法國倫敦被籠罩在紛飛的大雪之中。天地之間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顯得異常的冷。沒有人願意出門。然而,有一位穿著不整、神態憂鬱的青年人徘徊在一家豪宅門口。他的寒酸和這家豪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據說那座宅院是當時倫敦這座城市裏最華麗的豪宅之一。青年人要求晉見這家豪宅的主人,想讓主人給他一份工作。他已經在門前軟磨硬泡兩天了,可勢利的門房就是不替他通報。還不時的對他譏嘲恐嚇,但那位青年人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而是一邊跺著腳驅除饑餓與寒冷,一邊繼續等待機會。

第三天的清晨,豪宅的主人終於出現了,他要去赴一個約會。青年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誠摯地請求和他說一句話。豪宅主人上下打量了這位陌生的怪客,心裏感到有點驚奇,他已經看出這是一個飽受窮困折磨的青年。或許是出於好奇,或許是出於憐憫,沉默片刻之後,豪宅主人微微地點了點頭。

豪宅主人原本準備最多和青年人談兩句話,誰知一講就是幾十句,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他還沒有打斷青年的談話。半個小時之後,豪宅主人竟然宣布取消赴約的行程,而用隆重的待客之禮將青年人請進自己的豪宅裏。在豪宅主人的書房裏,兩人又親密地交談了一個下午。等到傍晚時分,豪宅主人打電話叫來了替自己執掌生意的幾位高級經理,一起為這位青年人舉行了一次小型的宴會,並當即為他安排了一個重要職務。

青年人也沒有辜負豪宅主人的期望,在進人企業的之後,他接替豪宅的重任,當上了董事長,並且在以後的二十多年裏,將企業發展成為舉世聞名的大財團之一。

當年的那位青年人就是英國紡織業的巨頭——霍格。豪宅主人就是當時的英國巨富——克爾頓爵士。

一個是窮困潦倒的青年,一個是巨富,竟然會留下如此不可思議的佳話。霍格在半天之內,竟然獲得如此令人羨慕的發展機遇,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

無疑是他的口才。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好像被綁在高速運轉的機器上。飛速發展的經濟浪潮下,競爭殘酷激烈,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好的口才必不可少。未來的社會,口才的重要性將會日益顯現。隨著辦公自動化的迅速發展,幾乎所有的例行工作都可由機器來處理,但在這場驚濤駭浪般的自動化革命潮流之中依然能夠屹立不動的,便是最具有人性化的那些部門,也就是與人談話和交往最多的部門。在錯綜複雜的社會形勢下,由於說話幾乎不可能被融入辦公自動化的範圍內,因此它便成了生意人的最後籌碼。在不久的將來,一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就成為決定他生存的一項重要資本。

初次交談,真誠謙和開門紅

“人生若隻如初見”“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些詩句說的都是初次見麵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看來,初次見麵給人一個好的印象至關重要。但是怎樣才能讓顧客很快的親近你、接受你的推銷很重要。

親切謙遜是做生意第一要素

被評為“優秀服務員”李淑貞的接待語言就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看見鄉下老大娘進店,李淑貞麵帶微笑尊敬的說:“老大娘快坐下歇歇,您身子骨可真硬朗。平時多來城裏轉轉,活動活動筋骨,就成活神仙了。今天進城了,想吃點啥?”

看見工人同誌進店,李淑貞這樣說:“師傅,你辛苦了!今天來換換口味吧?想吃點什麼? ”

看見知識分子進店,李淑貞這樣說:“同誌, 請您這邊坐。來個拌雞絲還是溜裏脊,清淡爽口,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