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企業領導者在用人時,絕不能把人情放在第一位。領導者如果不分場合,隨意施予自己的人情,即使是出於一片好意,也會帶來不良的後果。領導者如果一味地講人情,遷就自己的親戚親信,該處罰的,狠不下心來,該淘汰的,又拉不下臉來,這實際上是一種極為有害的“好人之仁”,容易造成賞罰不明,使下級隻重關係而不重貢獻,這不僅會使領導者威信全失,而且還給整個部門造成損失。
當然,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人畢竟是感情動物,完全不講人情是不行的。關鍵是要擺平“情”和“理”的位置,先有“理”才能有“情”。人情隻有運用得恰到好處,才能發揮其效用。人情用在工作努力、有貢獻的人身上是一種愛護和精神鼓勵,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動力。經驗已經證明,用微笑去鼓勵遠比嚴厲苛責對一個人的影響更大。在這種情況下,領導運用人情,可以說是感情投資,可以換取更大的精神生產力,從而創造更多的財富。
但是,如果人情用在不用心、不努力,作風懶散、吊兒郎當的人身上,不但是一種浪費,而且極其有害,這會使他更加沒有責任感,更容易偷懶。對於這樣的下級,隻有不客氣地提出警告,施加壓力或是幹脆淘汰,才能減少損失。這樣做,並不是讓領導者做冷酷無情的人,人可以有情,而市場是無情的。隻有用市場要求的標準要求下級,才是用人的上上之策。
4.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人才的需要是多層次的,除了物質上豐裕的供給外,如能滿足他們對於信任和信賴這樣感情上的需要,人才就可以發揮出創造性的作用,做出重大的貢獻。
劉邦是個善用人才的君主,他的善用人才在任用大將陳平這件事上得到了充分顯示。劉邦堅持自己的用人原則,劉邦的將領們再也不敢議論陳平了,而陳平輔佐劉邦,忠心耿耿,盡責盡職,為劉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陳平到漢營不久,就使出離間計使項羽趕走他的重要謀臣範增,幫劉邦除了心頭大患,為以後的勝利鋪平了道路。
企業在任用人才時要充分信任,要相信他們對事業的忠誠,放手讓他們工作,使其敢於負責,大膽工作。
首先,領導者對下級必須了解,清楚下級的曆史和各種現實表現。既知思想覺悟水平,又知實際工作能力,這是信任的前提條件。
其次,領導者給下級任命什麼職務,就應授予相應的權力,使部屬的職責權力統一起來,有職又有權。凡是下級職權內的事,不隨便幹涉。有的領導名義上授權,實際上包辦代替,越權指揮,對下級表現出不信任,這些都會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再次,當下級做出成績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當他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要給予堅決支持和有力幫助;當他們在工作中出了差錯時,領導要把責任承擔起來,幫助他們總結經驗,鼓勵他們繼續前進;當他們在改革創新中受到保守勢力責難時,領導要挺身而出,為他們撐腰作主,鼓勵他們堅持到底。如果領導對下級處處設防,半信半疑,便會損害事業的發展。
當然,領導用人是建立在知人的基礎上,不了解的人,就不能輕易任用,這就是疑人不用。
5.與下級交心要適度
中國人常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並非毫無道理,做人尤其是做領導,不可無防人之心。
劉經理在這方麵有過沉痛的教訓。數年之前,公司提拔了一位副經理,給他作助手。這位新來的副經理在原來的崗位曾創下了不菲的業績,劉經理是個愛才的人,便對他另眼相看,那副經理對他很熱情。時間一長,兩人幾乎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劉經理什麼都不瞞他,甚至連自己和某位領導之間的齟齬也和盤托出。
後來他漸漸感到,這位領導與自己的矛盾日益加深,關係越來越僵,甚至時常當麵出語頂撞,最後發展到雙雙惡語相對,大鬧了一場。事後,兩人都受了處分,並被調離了領導崗位。
這位領導和劉經理的矛盾本是因為工作而起,既不當領導了,矛盾就少了許多。日子一長,兩人漸漸消除舊怨,重新搭話,劉經理意外地發現這位領導當初對他敵意陡增、態度突變,全是因為副經理在中間傳話。他把劉經理批評這位領導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領導,還附帶說了許多批評劉經理的話。
劉經理如夢初醒,大喊上當,憤憤然去找那位已經扶正的原副經理。副經理道:“我既沒有造謠,也沒有誹謗。我是人,總有表達我自己觀點的權力吧?你可以想想,我在你麵前是否說過該領導的壞話?如果沒有,那就不是挑撥離間。”劉經理啞然。
痛定思痛,劉經理發現自己犯了無防人之心的錯誤。當你在領導崗位上時,別人對你總有幾分敬意。你說話時,別人常會喏喏連聲,但千萬不能就此認為別人和你的想法就是一致的。尤其是不該讓下屬知道的事,即使關係相當好,也決不能透露。
如果有怨氣,寧可找一個不相幹的朋友去訴說。在這方麵存一點防人之心,是無論如何也不算過份的。
劉經理在出了那件事之後曾經有一段時間一走進辦公室就感到不自在,總覺得別人都可能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以致無法專心工作。為此,他又認真作了一次反省。認識到自己心胸過於狹窄,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他想:怪不得領導聽了副經理的話要和我反目,我這不也變得疑神疑鬼了嗎?
劉經理真是明智。作為領導,無論遇到什麼事,要緊的是吸取教訓、以戒未來,不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成為杯弓蛇影的懦夫。
所謂“防”,就是不說不利於領導與領導之間、領導與下屬之間、下屬與下屬之間團結的話。有防人之心並等於對人一概存有猜忌、情疑之心,這樣的領導會失去下屬的信任。信任總是相互的,你不相信別人,別人也不會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