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誠待人,用誠信對待你的同級,可以在你們之間架起心靈之橋,通過這座橋,打開對方心理的大門,並在此基礎上並肩攜手,合作共事。自己真誠實在,肯露真心,敞開心扉給人看,對方會感到你信任他,從而卸除猜疑、戒備心理,把你作為知己朋友,作為事業上的同路人。
1.見麵三分情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說憑著真心誠意可以解決很多難題。有一位公司經理,因為業績突出,年紀輕輕就當上了部門的副總。上任伊始,有很多事情他都不明白,便去請教同級的另一位資格較老的副總。但這位老資格的副總對他的同級很不禮貌,對他提的問題也不置可否,令他無功而返。過了一兩天,他又去請教這位同級的副總,誠懇地請求他的幫助,就這樣一連去了10次,已遠超過了劉備的“三顧茅廬”,前後半月時間,他終於獲得了這位同級的幫助。
這就是“真心誠意”的力量。
真心誠意是一個人真誠內心的自然表露,所以能直接感動對方,和對方內心的真實情感產生共鳴和交流,而且超越了現實利益的層次。
“見麵三分情”,這是人都有的一種感情,你的真心誠意除了可以解除對方的武裝之外,更可以在對方的感動中激起他的同情心、不忍心,因而鬆懈了他自己的立場——“看他那麼真心誠意,就接受他的要求吧!”因為如果拒絕,他自己多少也會自責,認為自己太無情了,因而難過半天。這是人性中“善”的作用,是很奇妙也是很微妙的現象。
作為領導,要牢記“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八個字,因為很多問題可以借你的“精誠”來解決。
不過,你必須先了解“精誠”——真心誠意的本質,那是不造作、不虛假、沒有欺騙也沒有心術的一種情感。隻有這種情感才能真正地感動對方,讓對方接受你,認同你。
真心誠意地做事,容易獲得別人的合作,甚至為你吃虧也不在乎;真心誠意地做人,則容易獲得別人的接納。不過,很重要的一點是——如何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心誠意?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會做戲的人太多了,能哭能笑,讓你感受不到他的真感情,因此對某些戒心較強,偏見較深的同級,你必須用外在的行為來表示你的真心誠意。
要讓同級理解你的真誠,首先要鍥而不舍。換句話說,不計時間,不計次數地持續去做,因為時間也是一種支出,如果不是真心誠意,早就放棄了。其次,態度要謙和。十足的真心誠意也會被狂傲無禮抹煞,尤其是當你有求於對方時。
2.繞圈子反而叫人疑心
人格魅力的基本點就是真誠。人格魅力來自於完善的人格,真誠待人,恪守信義則是贏得人心、保持吸引力的必要前提。待人心誠一點,守信一點,能更多地獲得他人的信賴、理解,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合作,因此可以獲得更多的成功機遇。
俗話說:“知人而交”。對不很了解的人,應有所戒備,對已經基本了解、可以信賴的朋友、同事,包括同級,應該多一點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點真誠,少一些戒備。對可以信賴的人,真真假假,閃爍其詞,含含糊糊,是不明智之舉。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說:“一個人隻要真誠,總能打動人的,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後便會了解了。”他還說:“我一生做事,總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說,隻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不會對你怎麼的。”
以誠待人,以誠待你的同級,可以在你們之間架起心靈之橋,通過這座橋,打開對方心理的大門,並在此基礎上並肩攜手,合作共事。自己真誠實在,肯露真心,敞開心扉給人看,對方會感到你信任他,從而卸除猜疑、戒備心理,把你作為知己朋友、事業上的同路人。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思想深處都有內隱閉鎖的一麵,同時又希望獲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有開放的一麵。然而,開放是定向的,即向自己信得過的人開放。以誠待人,便能獲得同級的信任,發現一個開放的心靈,爭取到一位全身心幫助自己的同事。這就是用真誠換來真誠。如果在與同級交往時,能用誠信代替防備、猜疑,就能獲得出乎意料的好結局。
以誠待人,以誠對待自己的同級,要坦蕩無私,光明正大,一旦發現對方有缺點和錯誤,特別是對他的事業關係密切的缺點和錯誤,要及時地指正,幫助他改正。雖然人不喜歡被批評,尤其是領導,更是如此,但當他認識到批評者確實是為自己著想,便能理解接受了。
要想得到同級的心,首先得敞開自己的胸懷。要講真話、實話,不要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以你的坦率換得同級的赤誠和友情。當然,這裏的同級,是指那些你比較了解、品行端正、可作事業上的夥伴的同級,而不是那些“小人”。
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具有互動性。融洽的感情是心的交流。肝膽相照,赤誠相見,才會心心相印。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並沒有減弱“真誠”在友誼中的光澤。相反,由於社會的進步,“真誠”又增添了熠熠光彩。
3.不事張揚方顯忠厚
俗話說得好,誰求不著誰?求人總是相互的,今天你有求於我,明天我有求於你。因此,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幫了同級的忙便自鳴得意,向人自吹自擂,四處張揚。這種態度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某公司進行了一次大的人事變動。原外事部經理任人事部門經理,而由原營銷部經理接替他原來的職務。
這位新上任的外事經理,雖然在原來的營銷崗位上成績斐然,受到上級和同事的一致好評,但對外事知識卻“半瓶子醋”。在上任後的幾次外事活動中,由於他不熟悉業務,幾筆較大的和外商的談判都宣告失敗,給公司造成了一些損失,領導對他的工作很不滿意,明確地告訴他如果工作再沒有改進就要給他相應的處理。
新任的外事經理非常著急,自己以前沒怎麼接觸過外商,更不知怎麼與他們談判,麵前還有幾筆與外商的業務需要處理。情急之下,他想到了他的前任經理,前任在與外商打交道上頗有一套,是公司裏有名的“外事通”。於是,急忙拜訪,請前任給予幫助,前任也很爽快,知無不言,把自己知道的都和盤托出。
上任不久的外事經理千恩萬謝,高高興興地告辭而去。回去後,將自己學到的東西重新梳理了一遍,並邀集幾名部屬進行了幾次“模擬”演習。由於準備充分,在此後的幾次談判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獲得了領導的好評。成功不忘“恩人”,這位經理親自登門向前任表示感謝,還說了許多恭維的話,使他的前任頗覺飄飄然。
之後,前任經理逢人便說:“現在的外事經理能將事情辦得那麼漂亮,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勞呀!要說起來,我還是他的老師呢!”這位新經理剛開始聽到這些話時,心裏雖然頗不以為然,但想到前任經理確曾幫過自己,對自己有“恩”,所以也就不說什麼,一笑了之。
但這樣的話說得次數太多了,公司幾乎每一個人都知道了,有些人在看到經理時,還會在背後議論,說人都是沾了前任經理的光。這些話極大地挫傷了經理的自尊心,他心想,前任經理不就是幫了一點小忙嗎,有什麼了不起,幹嗎這麼吹噓自己?漸漸地,這兩位經理關係越來越疏遠,有時還麵對麵地發生衝突。
本來,前任經理做了一件好事,但最終卻變成了一件壞事。究其原因,是他不該在做了好事之後過份地張揚和宣傳。要知道,人人都有自尊心,領導更是如此,大肆宣傳你對他的幫助,也就是在證明他的愚蠢,反襯你的高明,這樣一來,豈不是大大損害了他的形象,以後還怎麼讓他管理下屬、開展工作呢?
所以,幫助了同級,不要老記在心上,更不能老掛在嘴邊,不然,好事便會變成壞事。
4.培養對同級的興趣
要做到對同級真心誠意並不難,重要的是要對人感興趣並真心真意地關懷他人。
有許多人,明顯缺乏的便是這種對人的興趣。其原因,不外是他們在應酬人際關係方麵既不具備天生的人格魅力,又不去努力。他們漠視人生,這就好比是打桌球的人,不精於打,玩高爾夫球的人,不精於玩。於是,他們總是輸家。這些人,應當學會如何建立廣泛而良好的人際關係。
領導必須懂得,個人的人格魅力,完全是由對人感興趣和發自內心的喜愛所至。把這種魅力發展起來,待人接物即可處處製勝,對人的興趣亦自然地滋長,同時,吸引人們的能力也隨之增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