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投桃報李求雙贏
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有個年輕人騎馬趕路,天色已晚,還沒有尋找旅店。他正著急,碰到一個老農。他在馬上喊:“喂,老頭兒,這兒有旅店嗎?還有多遠?”老農說了聲:“無禮!”“五裏?”他以為不遠,便猛加幾鞭,朝前跑去。他跑出十幾裏,也不見人煙,越想越不對頭。他猛然醒悟過來,撥轉馬頭又往回趕。他見那位老農還在路邊等候,急忙下馬,誠懇道歉:“老伯,請您原諒,我剛才太沒禮貌了。請您告訴我,哪兒有旅店?”老農笑了:“年輕人,知錯改錯就好,我也不該讓你白跑路。找旅店的路口你已經錯過了,如不嫌棄,今晚就到我家住吧。”年輕人滿心歡喜和感激。
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卻有著深刻的道理。
這就是投桃報李。相互友好、達成雙贏。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由人際交流產生的,它是人際交流的一種效應,因而,它也就必然隨著人與人的相互刺激與交流的變化而變化。
從客觀上講,真正的感情隻有在“兩廂情願”、“投桃報李”的基礎上產生和增進,因為感情是一種雙向交流的效應,自古以來的“土為知己者死”的說法,不就是“投桃報李”的效應嗎?
與同級領導的關係,也是遵循“投桃報李”的原則的。
當年,某學院博士馬某,在尋求體現自身價值的職業時四處碰壁。他不抱多大希望地來到某公司求職,沒想到技術部經理毫不猶豫地接收了他。問及待遇時,馬某說:“在大學裏我是講師,在這裏沒法降低。另外,我有失眠的毛病,請考慮為我解決一個單間。”技術部經理都應允下來,並逐一落實。後來,馬某憑自己的才能與實力公司任命為被某部經理,並與技術部經理一起搞一項技術改造。這時,另一公司的老板找到馬某,說如果馬某能到他那裏去,年薪20萬元,還給他配備高級轎車;同時,他還告訴馬某,如果一時拿不定主意,日後隻要打個電話,隨時能可以去施展才華。馬某沒有答應那位老板的請求,因為他覺得自己一旦離開,技術部經理必然難以獨立完成技改項目,他不願讓這位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同事過於難堪。
是什麼東西把馬某的心留住了呢?主要不是物質刺激的力量,而是他在公司裏體驗到相知的感情。你對別人“投之以桃”,別人也會對你“報之以李”。雙贏的結果,往往就是這樣得到的。
9.讓人記住你的好處
在同級遇到困難時,你要盡力幫他,趁機送他個人情,他一定會牢記你的“大恩大德”。
在同級找你幫忙時,你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形體語言,讓他看出你確實想幫他這個忙。
第一,你要以一種參與的態度麵向對方。麵向對方,會讓他感受到“我願意幫助你”或“我決定與你共患難”。如果對方覺得直接麵對會不習慣,會有壓力時,你就應該調整為斜角的位置。主要的原則在於把握專注行為的精神。在麵向同級時,不要讓他感覺到你在居高臨下地麵對他,即便在他遇到困難時,他與你也是平等的,千萬不要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式。
第二,采取開放的姿勢。交疊著雙手或雙腳的姿勢,給人一種拒絕參與的感受。采取開放而輕鬆的姿勢,象征著你對同級及他所說的事采取開放接納的態度。並不是說交疊雙腳就表明你不想為同級分憂,重要的是,你要經常反問自己:“我的姿勢,究竟對同級傳達了多少程度的開放和協助意願嗎?”
第三,采取上身前傾的姿勢。上身的姿勢前傾表示“我和你在一起,我對你和你所講的很有興趣。”上身後退表示“我不太想和你在一起”、“我覺得很煩”、“我覺得這件事是你錯了,我幫不了你的忙”等等。同樣地,若前傾得過分,會使同級感到威脅和不自在。
第四,維護良好的視線接觸。在深談中,很自然地常有穩定的視線接觸的情形。維護視線接觸的姿勢,意味著:“我在這兒,我願意聽你陳述事情。”在交談中如果你經常看到別處去,會讓同級覺得你厭煩幫助他,也可能表示你對這種親近關係感到不舒服。
第五,盡量放輕鬆。所謂放輕鬆,也就是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你自己不要因為臉部表情不佳而感到局促不安或緊張,這樣會分散同級的注意力;二是,你要逐漸運用你的肢體語言作為傳達和接觸的工具。一旦你能把上述行為動作做得輕鬆自如時,你便能集中注意於同級,並能用非語言的行為來強調彼此的溝通了。
你不可能事事都能幫同級的忙,但是不管能與不能,都要讓他看出你想幫忙、你在幫忙,讓他感覺到你的人情。
10.幫人最終幫自己
查爾斯是紐約一家大銀行的經理,奉上司之命寫一篇有關吞並另一小銀行的可行性報告,但事關機密,他知道隻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他找到急需的資料——那人曾在那家銀行效力十幾年,現在是他的同事,在另一部門當經理。於是查爾斯找到了這位同事,請他幫忙。當他走進這位叫威廉的同事的辦公室時,威廉正在接電話,並且很為難地說:“親愛的,這些天實在沒什麼好郵票帶給你了。”
“我在為我12歲的兒子收集郵票。”威廉解釋說。
查爾斯說明他的來意,開始提出問題。但也許威廉對他過去的組織感情頗深吧,竟不太願意合作。因此說話含糊、模棱兩可。他不想把心裏話說出來,無論怎樣好言相勸都沒有效果。這次見麵的時間很短,沒有達到實際目的。
起初查爾斯很著急,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中突然想起威廉為他兒子收集郵票的事情……並想起他的一位朋友在航空公司工作,一度喜歡收集世界各地郵票。
第二天一早,查爾斯帶了一些以一頓法式大餐為代價換來的精美郵票,坐到了威廉的辦公桌前——他滿臉帶著笑意,客氣得很。“我的喬治將會喜歡這些。”他不停地說,一麵撫弄著那些郵票。“瞧這張,這是一張無價之寶。”
於是他們花了一個小時談論郵票,瞧瞧他兒子的照片,然後他又花了一個多小時,把查爾斯想要得到的資料都說了出來。而且還當即打電話給他以前的同事,把一些事實、數字報告和信件中的相關內容,全部告訴了查爾斯。“幫人最終幫自己”,這成了查爾斯後來一直信奉不疑的真理。
日常工作中,同級之間免不了互相幫幫忙。平時我們總說“助人為樂”,但在辦公室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怎樣助人為樂才能真正既幫了別人的忙又幫了自己的忙,達成雙贏呢?
當一個同級請你提意見,如何是好呢?諸如“你認為我的工作態度不對嗎?”“是不是我不該以那種方式處理同老王的關係?”這些問題當然都不易回答,卻也給了你一個幫助對方進步和表現氣度的機會。最蠢的回答就是直接答“是”或“不是”,而應有一些建設性,也就是說你應該提議一個可行辦法而不會被誤為批評。因為要是你的答案不能讓對方暢快,他肯定不會接受你的意見,甚至認為你是敷衍他,白白辜負了他對你的信任。
正確的做法是,告訴你的同級,如果換了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例如他因為未能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遭到上級責備,就應婉轉地開導他:“大家誰都知道總經理那人認真得很,所以我為他做事永遠都是以最快的時間去完成,並且認真得很,使他知道我的確已經盡力去符合他的要求了。”千萬不要跟著附和,指責對方或其他領導的錯處!“總經理真是過分,你也隻能按他的擺布去做了。”這樣無異於火上澆油,對同級,對上司,甚至對你自己,都沒有好處,那又何苦為之呢?
當然,要表示你的關切,這跟其他人際關係一樣,必須是真摯的。這不僅使得付出關切的人有些收獲,接收這種關切的人也是一樣。它是條雙向道,當事人雙方都會受益。
為別人效力,做那些不惜花時間、精力和誠心為別人設想的事,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幫助,最終達成雙贏。“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有時候原本並沒有在意回報的幫助,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