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術》裏講道:之所以要察言觀色、謹言慎行,是因為言多必失。在你的周圍,各派勢力都盯著你,看你倒向哪一方,看你愛與誰交往,看你說話是站在哪個立場上,看你的屁股坐在哪條凳子上。你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得罪某些人,而你卻不知道,稀裏糊塗地便卷入複雜的人際關係的紛爭漩渦中去。
1.注意“大氣候”和“小環境”
無論在公司,或是其他什麼地方任職,都要把握“大氣候”,“改善小環境”。所謂“大氣候”,指的是普遍存在的一些習慣勢力。
任何一個公司、企業中都有一些害群之馬,煽動同事與老板的強權相對抗,而他們自己卻躲在幕後,不會出頭,結果當然是“槍打出頭鳥”,被煽動者最終吃了苦頭。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加人對抗上級的行列,那是成不了大氣候的。
其次要明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絕不妄自估計公司的前景。
不要自作聰明地去估計公司的前景,然後再用專家的口吻去判斷事情,這樣做是作為下級的大忌。
老板和上級最不喜歡把本公司的內部情況公開化、透明化,無論是公司賺了大錢還是虧損,都不願百分之百地向下級宣布。假如遇到自作聰明的下級,向其他同事傳遞有關公司的內幕與前景的話語,權力派必定會大為反感。
說到“小環境”,無非便是同事間相處的分寸,在此最需要的是自我克製力。以下幾點需注意:
第一,不要向同事訴苦。如果你有對公司不滿的情緒,切不可向同事傾訴,他們不僅幫不了你的忙,反而可能把事情弄大,一旦你的牢騷傳到上級耳朵裏,就會影響到你的前途。假如有同事向你訴苦的話,你應當多加安慰他,但不能表示任何意見,否則,你就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一名煽動者的角色,從而引起領導對你的疑忌和反感。
為了逞一時的意氣,圖口頭上的痛快,而影響個人形象,是下級的大忌。
第二,對於辦公室中看不順眼的事情,應當一笑置之,不必與之糾纏。假如遇到一位同事,想以男女私情博取領導的歡心,盡管你內心對此頗不以為然,甚至非常鄙夷,但也不宜公開談論或露出不滿情緒。因為即使你將之傳開,也不能改變現狀,反而會因此得罪同事,激怒領導,使自己的人際關係惡化,工作難以開展。為一件不相幹的事開罪同事,尤其是領導,是非常不值得的。不管何時都要記住“小胳膊擰不過大腿”這句俗語,不與強權對抗。
2.招惹領導反感的陋習
作為一名下級,可能你在工作上得心應手,但有時還是難免遇到一些莫名的阻力。這時,你應該仔細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在以下“小節”上招人反感。
第一,你的穿著太名貴。下級應該遵循的一條戒條就是:切勿穿得比自己的領導更好。
古語有雲: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哪怕你本人謹慎小心,清白無辜,你也有可能會因為自己華麗的衣服而遭受無端迫害。
當上級與一位穿著時髦的下級一起與陌生人打交道時,假如陌生人不明就裏,把下級當成了老板,將老板當成了隨員,此種情況下上級一定會勃然大怒,一定在心裏將該下屬打入了“死囚”的行列。這類事情一旦發生,你終有百口,也難以為自己申辯。
身為下級,穿著比老板和上級更體麵,多少都會讓上級和老板感到不快。有時候,連老板和上級本人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對某一個下級沒有好感,原來衣著是其中非常關鍵的因素。
第二,辦公時間嬉戲。一些上級采取平易近人的“親下政策”,在辦公時間,有時也會與下級談論說笑。
上級可以這樣做,並不表示下級也可以這樣做。“拿來主義”在這裏是行不通的。經常一邊喝茶、一邊聊天的下級,在上級眼裏是怠惰的人。
第三,說話太多。一些人在開會時滔滔不絕地發表意見,自以為很“醒目”,殊不知,這實際上是在自招禍患。
所謂“言多必失”,在老板和上級麵前尤要注意。作為下級,最忌的是老板和上級說一句,你卻跟著說了十幾句,而且內容都是一些不切實際的空談。
第四,有人當眾說你比上級更有才華。這一些看起來似乎無所謂,實際上卻非同小可。因為上級不僅會因此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而且也擔心你太過“醒目”,會突然跳槽而把公司的業務搞糟。
除非說這種話的人是在有心“迫害”你,否則,是不會當眾如此稱讚你的。你更不能對說這種話的人心存感激,並因此得意忘形,相反,你要想出良策,為自己清除影響。
3.博得領導好感
作為下級能一心撲在工作上,對工作精益求精,而且能夠虛心學習,不斷進步,這樣的下級,上級領導一定會喜歡。
下級虛心學習,一是要向同事學習,一是要虛心向上級學習、請教。
對於自己的下級,上級總是要不斷地指導,或者提出建議和批評。對於上級的指導、批評和建議抱什麼樣的態度,是認真考慮還是“無所謂”?是虛心接受,還是嗤之以鼻?這是是否尊敬領導最重要的表現。
作為上級,總有他的特長和優點。上級在組織、指揮自己的下級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總是充分利用、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點。一個虛心的下屬,在上級身上能夠學到許多東西。如果下級能學習自己的長處,並且在自己的單位能夠形成一種風尚,在某一範圍、某一領域能夠獨領風騷、成為眾人學習的榜樣,這是作為一個上級最感自豪、最愜意的事情。相反,那些知識淺薄或者錯誤明顯的下級,如果不能接受正確的指導、批評和建議,他們會長久的知識淺薄,長期不能改正缺點錯誤,當然會使他這個當“頭”的感到氣憤和失望。
還有,上級最不喜歡自己的下級之間互不服氣,互不買帳。因為這隻能使自己領導的組織增加內耗,抵銷有生力量,工作搞不上去。下級之間互不服氣,互不買帳的原因,主要是彼此都不虛心。因此,一個讓上級喜愛的下級,除了虛心學習自己的上級外,就要虛心向自己的同事學習,並且互相幫助,團結友好,共同努力把自己的單位搞好。
因此,謙虛謹慎,虛心好學,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是下級博得上級歡心的一種有效方法。
4.別在領導麵前拉幫結派
人際關係是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或缺又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處理得好,它會助人事業成功;處理得不好,則會阻礙人的才能的發揮。
當你在一個公司或企業工作時,會發現各種利益關係縱橫交錯,編織成一張細密而敏感的大網,如果不夠謹慎很可能就會誤入“雷區”,造成人生戰略上的重大失誤,使自己在以後各種問題的處理上陷入被動。
人們常說人際關係難處,是因為組織內部幫派林立,都有著各自的思想觀點、利益需求和勢力範圍。這些關係在表麵上是很難看出來的,就像是地麵上的一棵棵樹,彼此都有一定的距離,但在地底其根莖卻是相互糾纏、扭結,為獲得養分而相互爭鬥。因此,作為下級,一定要注意觀察組織內部的人際關係狀況,以免陷入幫派之爭。
當你卷入幫派鬥爭時,你可能並不清楚各派之間的力量對比,甚至不知道誰是這幫誰是那派,因此極易被人利用,成為幫派鬥爭的工具和犧牲品。你也可能既傷害了這一派的利益,又侵犯了那一派的利益,結果被人利用又被人拋棄,成為沒人願意理睬的“孤家寡人”。
陷入幫派之爭,還會使上級對你產生反感。上級,站在統領全局的位置上,對幫派之爭是既利用又痛恨。之所以利用,是因為它可以使上級領導能夠分而治之,從而鞏固其權威;之所以痛恨,則是因為幫派間相互扯皮、相互爭鬥,影響工作實績,給上級領導帶來很大麻煩。在這種心態下,上級對卷入派性鬥爭的人自然不會有什麼好印象。
卷入派性鬥爭,會使你精力分散,不能集中精力幹好工作。這會給上級領導留下一個不務正業、不安心工作的印象。
其實,最安全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辦法是實行等距“外交”。
等距離外交可以使你避免陷入幫派爭鬥,從而免受其害,為你的工作和人際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等距“外交”,不等於不與人交往,工作上的交往、生活上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拉一派打一派”,搞派係鬥爭。搞派係鬥爭的人往往不會有什麼融洽和諧的人際關係,這樣的人自然也不會得到上級的青睞。
等距外交,就是不偏不倚、不遠不近、不親不疏、不友不敵,盡量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盲目建立超乎工作之外的友誼,不給留下厚此薄彼的印象,使自己保持在一種靈活機動的位置上。
5.不厚不薄,不溫不火
生活中常會遇到這種情形,與上級距離遠了,你會覺得上級不了解你,不重用你;與上級距離近了,又會有人議論你“巴結上級”、“溜須拍馬”,有時甚至上級也煩你。很多作下級的對此煩惱不已。
其實,處理與上級的距離就像炒菜一樣,掌握好了火候,也就不難了。掌握火候,就是要做到不即不離,不溫不火。
處理好與上級的關係,首先要互相了解。因為不管你多麼有才華,多麼誌向高遠,如果沒有得到上級的重用,也是枉然。因為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喜歡不喜歡,上級對於你的命運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你如果對上級的習慣、方法、嗜好等有所了解的話,那在上級麵前說話就會更得體,工作就會做得更合他的口味。這樣一來,上級自然會賞識你。而你的才華如果能被上級賞識,在適合你做事的時候,他自然會想到你。如果隻知道有你這麼個人,但對你了解不多,你也就沒有機會一顯身手了。
距離太遠,自然看不太清,要敢於和上級接近,了解他。
上級也是人,也食人間煙火,有七情六欲,他也希望能夠被人理解。他需要接近、了解下級,你需要接近、了解上級,這是正常的人際交往,不必擔心因別人議論而不敢接近上級。你如果希望上級喜歡你,看得起你,那麼首先得讓上級看得見你、認得清你。古時許多人寧願做皇帝身邊的小官,而不願做外官,現在很多人寧願到領導眼皮底下做小官,能接近上級就是其原因之一。
接近上級,可以使自己不會成為“被領導遺忘的角落”。
但凡事都會矯枉過正,接近上級也要有個“度”,要做到不即不離。
上下級在組織中的地位畢竟不是平等的,而過從甚密就會產生平等化的東西。這些東西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讓你栽跟頭。距離太近就會產生這樣一些不利於你的影響。
因為距離太近,上級就會把你看得一清二楚,自然你的缺點也讓上級一覽無餘。並不是說要掩蓋缺點,而是不知你哪個缺點會觸了上級的“神經”,把你的優點一並抹殺。
過分接近的表示,不僅同事看不過眼,上級也會覺得不自在。倒茶讓座,陪著聊聊天,這是人之常情。可事無巨細地往前湊,就不足取了。有一位女領導,經常幫助上級洗衣服,時間一長,流言蜚語不絕於耳,連這位上級也有些受不了。
接近上級有三個方麵,一是工作接近,一是生活接近,一是思想溝通。不論哪種接近,都有其必要性,但一旦超過一定的“度”,就會好事變成壞事,適得其反,貽害多多。
6.記住“言多必失”的教訓
在上級麵前展現才華,並不僅靠誇誇其談,紙上談兵就能實現的。要“敏於事而慎於言”。
一件事情八字尚未完成一撇,就在上級麵前大談宏偉構想,盡展胸中經緯,這很容易讓上級想到紙上談兵的趙括,因為有經驗的領導,對於事情成功之前可能會遇到的阻力,分析得會比下級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