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定期健康檢查(一)(2 / 3)

前一天的晚餐盡量在晚上8點前結束,之後要控製水果、咖啡、紅茶及牛奶等的進食。因為夜晚進食會導致血糖值、膽固醇等數值上升,無法檢驗出正常的數值。

原則上也需暫時中止服用藥物。但是患有高血壓、心髒病及糖尿病等經醫師指示須按時服用藥物的人,在問診時要向檢驗醫師說明服用的藥物或藥名。

檢查前一天的注意事項

禁酒

晚上8點以後禁止飲食

除了每天服用的藥以外,禁止喝任何東西

2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以免影響體檢結果。最好能洗個澡。建議從檢查前一天的晚上8時後避免進食和劇烈運動,保持充足睡眠,保持血壓穩定。

3體檢當日早晨應禁食、禁水。但若既往患有慢性疾病,需晨起服藥的應先服藥。

4如戴眼鏡,一定不要忘記戴眼鏡。以對照裸眼視力和矯正視力。

5針對既往史或手術後的情況,可攜帶相關病曆和有關資料,與體檢醫生交流。前列腺或婦科B超檢查,需喝足一定量的水,保持膀胱充盈(脹尿)。

女性體檢當日,不宜化妝,不要穿連衣裙、連褲襪。

女性體檢要避開經期,經期內不要留取尿液標本及行婦科檢查,可於月經期後再作。不要穿花色內衣,帶金屬扣內衣,不要佩戴首飾,以免影響放射檢查。

女性婦科體檢前應排清小便。

妊娠女性應避免放射檢查。

生活小常識

若扭傷超過3天,為有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可采用熱敷法。用浸過熱水或熱醋的毛巾敷於傷處,5~10分鍾更換一次。每天進行1~2次,每次約30分鍾。

如何善用檢查數值

正常值的判斷方法

健康檢查完成後,會有一份檢查報告表。雖然記錄了各項檢查數值和判定的結果,但大多數人即使看到報告表,也無法立刻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判讀檢查數值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數字視為絕對的。

以血壓為例,在醫院檢查時因為緊張往往得出的數值較高,回家後鬆懈下來,再測試時,則可能得到較低的數值。

因為檢查數值常因當時的精神狀態、早晚、季節、寒暑,以及自己的身體狀況而有所變動。因此第一次檢查過後,需做再一次的檢查,第二次大多可得出正常的資料。

所謂正常值,依人有所不同。如基礎體溫依人不同,正常值也因人有所差異。因此,每年做定期檢查,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正常值。

不要隻拘泥於數字的高低,必須針對日常生活的情形、飲食習慣等生活狀態做全盤的考量,如此健康體檢才有意義。最重要的是聽取醫生的建議,有不明白的地方要詳細的詢問,以作為今後改善的依據。

另外,同樣的檢查項目,因檢查方法不同,正常值也會有所差異;即使是同樣的檢查方式,因醫院的不同,正常值也多少會有些差異。

如果發現數值異常的時候

檢查結果若發現異常,要依指示再做檢查。檢查結果若無異常固然很好,即便發現異常,症狀若不是很嚴重,經適當的治療即可恢複。

但是,若病情嚴重,應立即入院治療。

如果這家醫院沒有治療的設備,也會將病人轉入專門的醫院或其他的醫療機構,故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指示。如果有自己的想法,也可和醫生磋商,以得到理想的治療方法。

即使在健康體檢後,發現異常,也絕不要灰心,反而應慶幸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號稱人生“80”才開始的現在,在年輕時,就應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習慣,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醫院健康檢查的主要項目

問診

所謂問診是醫師詢問患者有關其身體狀況和疾病症狀的談話,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形。這是一切診斷的基礎。

做健康檢查時,要詳細填寫健康調查表。醫師會根據這份資料詢問受檢者是否有不適的症狀、過去的病曆、家族病史及生活環境等。

清理血管

健康調查表不但對各種檢查結果及健康狀態的判斷非常重要,而且醫師會據此給予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事項的勸告與指導,因此一定要正確地填寫。千萬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或遮掩病情而給予錯誤的情報。在醫師麵前要坦然地陳述自己的健康狀態。

以前曾做過健康檢查的人可將過去的檢查報告帶來,和現在相比較,即可了解健康上具體的變化,這在診斷上極具參考價值。

一般檢查

測量身高、體重

測量身高、體重的最大目的在於得知是標準體重或是過重。

所謂標準體重乃是不太胖也不太瘦,健康的體重。

我們將脂肪列級表示,隨著身體脂肪的增加,也容易產生糖尿病及各種成人病。由於肥胖是成人病的導火線,因此,中年以後身材急劇變形的人就要特別注意身體。另外,如果沒有進行特別的減肥,而體重在一個月內減輕5千克以上時,即可能是罹患疾病的前兆,最好是做健康檢查以查明原因。

測量血壓

測量血壓是為了檢驗出高血壓和低血壓。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和臨界型高血壓的人尤其需要定期測量,以控製血壓。

測量血壓時,應以保持平和安靜為原則。運動後、精神緊張及疲勞的狀況下,血壓會變得較高。所以測量血壓前,需保持15分鍾左右的安靜狀況。

測量血壓時應注意的事項

血壓在一天中並非保持恒定的狀態,而是常常有所變化,夜間睡眠時一般來說血壓會降低,早上起床後,隨著活動的增加而逐漸升高,且依一天中個人的活動方式而有所變化。

因為血壓會經常地變動,所以不能憑測量一次得到的高數值就說是高血壓,需要隔一段時間,分幾次測量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測量血壓除可得知循環器官(心髒、血管)是否有異常外,還可得知腎髒、內分泌及代謝係統是否有障礙而加以診療。

測量脈搏

脈搏的跳動平常非常的穩定,但是在激烈運動後或精神緊張的狀態下會加速。另外,身體若有異常時,脈搏數及其節拍也會有很大的變化,因此可說是健康狀態的氣壓計。在診斷疾病時具有很大的指針作用。

一般而言人在幼兒時,脈搏跳動較快,約一分鍾100下左右,成人後逐漸降低至一分鍾55~85下,老年後更降低至65~85下。

另外脈搏跳動也依個人體質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每個人都有必要知道自己脈搏跳動的正常值。

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是采知個人健康狀態最基本的檢查。

孩童的體溫較成人稍高,老年人又較年輕人稍低,另外也會因人而異,所以明了自己體溫的正常值,在生病時會有很大的幫助。

體溫在一天中也會有所變動。睡眠中的淩晨2點至4點是最低的時候,下午2點至6點量得的體溫較高。

身體不適時,首先要量體溫以得知是否有發熱。對醫師來說,這是很重要的診斷資料。

若是女性,在生理排卵後體溫會上升。因此可在月經期第一天至下一次約一個月的生理期間,測量起床後的體溫,以判斷是否定期排卵。這就是所謂的基礎體溫。此時要使用較平常更精細的基礎體溫計才能測得正確的體溫。

血液檢查

血液常規檢查

血液遍布在人體的體內,負有將氧氣及營養運送至組織,將二氧化碳及廢物運出的責任。因此,身體的某一部分發生異常時,血液的成分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在做全身健康檢查時,檢查血液是最基本的檢查項目之一。

檢查紅細胞數是為了檢查血紅蛋白及血細胞比容是否正常,判斷是否罹患貧血及多血症。測量白細胞是得知身體是否受感染及發炎的最好線索。在流血時,血小板具有凝固止血的作用,所以血小板如果減少的話,即容易流血不止。所謂血沉乃是指檢查血液沉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