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非洲發展電子商務目前遇到的最大困境,便是網絡欺詐。非洲大陸整體較差的治安狀況也延伸到了網絡上,這給很多有網購需求和網購條件的非洲人帶來了不少困擾。
3.怎樣看待撒哈拉以南的能源革命?
非洲是一塊蘊藏著無盡寶藏的大陸,大量的原始森林資源、野生動物資源、礦產資源、漁業資源以及熱帶農作物資源,使得非洲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能源倉庫。
而眾所周知的是,由於曆史、戰亂等原因,非洲並未從其豐富的資源蘊藏量中獲得實質性的收益,仍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大洲,而非洲各國微薄的外彙收入均是來自以十分低廉的價格出口的資源。最顯著的例子,便是撒哈拉沙漠地帶擁有大量的石油,而非洲人自己加油卻十分昂貴。這種矛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加突出。
近年來,情況在悄然地發生轉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正在掀起一場能源革命。
這場能源革命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全麵麵向新能源。因為與北非相比,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傳統能源資源較少,再加上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對環保的訴求等,使得全球範圍內普遍開始探索新能源;受之影響,撒哈拉以南非洲也開始了自己的新能源革命。
以風力發電為例,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力鼓勵風力發電事業的發展,正逐步放鬆政府的掌控,鼓勵風力發電向市場化方向轉型。除了風力發電之外,非洲有著充足的太陽能資源,因而,光伏產業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能源革命的著力點。此外,非洲各國還積極利用水能資源推動水力發電。
能源革命的另一個特征是推動能源發展市場化。市場化一方麵有利於降低外來投資的門檻,同時,非政府企業無論從管理效能上,還是從生產能力上,均比國有企業更具有優勢。在能源事業市場化的過程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做法通常有兩種,一是減弱對能源事業的直接掌控,如埃塞俄比亞已經擁有了一個大型的商業發電廠,而南非亦將本國內的電力發展項目全麵麵向民間公開競標;二是對國有能源企業進行私有化改製。
撒哈拉以南的能源革命的第三個特征是,來自國際市場的資本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新能源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外部力量的推動。當然,投資非洲新能源的前提,是看好這片新能源的“處女地”。
4.互聯網企業為什麼熱衷於投資非洲?
目前,非洲互聯網的發展現狀與亞洲、阿拉伯地區相比,存在兩方麵的差異。一是使用人數上的差異,非洲使用互聯網的人口比重僅為16%,阿拉伯國家的使用率是38%,亞洲地區的使用率是32%,如果說這種數字上的差距很容易縮短,那麼,要想縮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差距,則非一日之功了;二是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差異,阿拉伯國家與亞洲國家在互聯網應用的基礎設施建設上比非洲健全得多。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國際互聯網巨頭紛紛將投資重點放在非洲,它們無疑擁有超前的眼光。
營銷界曾經流傳一個賣鞋的故事,說在非洲有這樣一個部落,那裏的人們從來都不穿鞋。有一個賣鞋的人挑著鞋子來到這個部落的時候,看著人們一個個都光著腳,便沮喪地回去了;而另一個人挑著鞋子同樣來到了這個部落,他十分欣喜,於是,他耐心地告訴部落裏的人們穿鞋的好處,結果,這個部落裏的每個人都買了一雙鞋。也就是說,正因為存在巨大的市場空白,才會有更多的空間去填補。雖然非洲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非洲人對互聯網的使用率較低,但當他們開始意識到互聯網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時,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增長已減緩至不到10%,而顯然,非洲互聯網用戶還處於爆發式增長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