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殲-2坦桑尼亞之翼1(3 / 3)

坦桑尼亞在卡蓋拉區守軍大約不到1個旅,其中隸屬西方司令部的103步兵團是最先開始組織有效反擊的,雖然他們在第一時間在看到烏軍的裝甲師行進中的陣陣煙塵後迅速拉走了倉庫裏的裝備,退守至10公裏外的恩鬆加的預設陣地。但是這些新兵顯然還沒有做好對付對方1個裝甲旅大約50輛坦克準備。他們手裏隻有56半、40火箭筒和一些二戰時期的老式步兵炮。而預設陣地也是一個月前在來巡視指導的中國顧問強烈要求下才建成的臨時征地。當然,好在再怎麼簡陋,也比沒有強。卡蓋拉區是土地起伏的丘陵地帶,隻有一條B8公路聯通兩國,公路兩邊沼澤地,烏軍必須拿下這塊狹長的丘陵地帶,才能更好的南下。烏軍先頭部隊“特勒沃”裝甲旅在20分鍾的炮擊準備之後,34輛各色坦克開始以簡單的散兵+坦克的分散隊形突進,按指揮官馬樂林的話說,烏軍在來自北非的教官訓練下,裝甲兵水平已經有質的飛躍。當然,對於另外一方來說,烏軍的散兵+坦克的分散已經足夠具有威懾力了,即便那些坦克有T-55、T-34、謝爾曼甚至短管四號。好在東非PLA也非浪得虛名,在中國教官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臨時陣地反坦克火力配置是合理的,幾個火力點也沒有提前暴露,以零星火力示弱讓進攻部隊放鬆警惕。而在大約300米的時候,火力點開始點射散兵,而烏軍的長官憤怒的開始要求坦克衝鋒,由於協調和指揮問題,一些坦克開始原定停下射擊火力點,有一些則開始脫離大部隊獨自衝擊。這時候40火箭筒開始發揮了步兵拳頭火力的優勢,在200-100米內,所有衝鋒的坦克都被40火箭筒強大的穿透能力而擊毀。第一波進攻烏軍丟下了13輛坦克,大約2個連的損失。

這似乎激怒了馬樂林,他用手裏的AK幹掉了這次衝鋒的指揮官,並告誡下級如果在第二次全力衝鋒拿不下恩鬆加陣地,回來也是一樣死!5個小時候以後,“特勒沃”裝甲旅全部家當都投入到進攻中。而這此之前,烏軍的空軍也來幫忙了,來至於恩德培機場的5架米格-17帶著不多的炸彈覆蓋了恩鬆加陣地。雖然載彈量不大,但是引起的混亂足夠坦軍的指揮官和中國教官忙活一整了。就在這場混亂結束之際,兩個方向坦克衝鋒開始。這次烏軍開始聰明,到離防線500米出步兵下車,坦克開始保持一定的編隊中速進攻,盡量不要脫離步兵支持。很快,上午暴露的火力點被坦克炮逐個收走,而步兵的到來讓本來處於弱勢的103團開始選擇撤退。但是敵人的50多輛坦克很可能選擇分割追擊。在一個老兵營負責點燃陣地阻擊拖住敵人後,103團大部分開始撤退,顯然這是一個危險時刻,為了防止敵人坦克的追擊,坦軍選擇了像沼澤邊方向南側,而老兵營畢竟也隻是綿薄之力。烏軍大約10輛坦克突破防線之後開始南下追擊。步行撤離的103團看著3公裏外的坦克濃煙,幾近絕望。

就在這時,來自達累斯薩拉姆J-2小隊出現在轉場多次後終於出現在自己人的頭上,雖然J-2的載彈量一般,但是火箭巢+23毫米幾炮還是夠那些老古董坦克吃一壺的。在厚嘴唇的飛官加裏姆的幾個特技+一連串還算精準的射擊之後,10輛坦克顯然知道脫離大部隊擴大戰果並不是明智的選擇。而其他兩架連番的攻擊下,這些坦克紛紛開始轉頭。最終,在J-2沒油之前,3輛坦克被擊毀,其他則迅速退倒剛拿下的恩鬆加陣地休整。

就這樣,103團開始終於在收攏部隊退卻至基亞卡。而阿明的大部隊也開始進入到卡蓋拉區。現在,除了基亞卡103和布克巴港口的107團之外,卡蓋拉區依靠幾架J-2能守下來嗎?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