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活捉叛徒張安國(2)(1 / 3)

女真安撫使拔出一支箭來,一折兩段,賭咒發誓:“誰個失信,就象這箭一般。張將軍,祝您成功!”說罷,招呼隨員,跨上馬背,向北疾馳而去。

張安國也騎上馬,一路在動鬼點子。等到回營,天巳黑定了。他顧不得吃飯,立刻同負責守衛大營的頭目邵進鬼鬼祟祟地咬了一陣耳朵,一道來見耿京。他們假惺惺地向耿京表示,白天剛剛放走女真安撫使,要提防金兵突然偷襲。今夜要加強巡邏警戒,兩人願意親自負責督察。耿京聽他們說得有理,當然同意。

夜已深了,張安國和邵進兩個在外麵巡查了一圈,交代巡守營門、路口的心腹,如果帳中有事,不要大驚小怪。另外又對其他參加巡夜的戰士下令,要他們撤哨回營,早早休息。這樣布置以後,兩人便身藏暗器,心懷叵測地來到耿京大帳。

耿京還沒有休息,獨自一個在燈下拂拭著他那把寶刀。見了張安國兩人,問道:“兩位頭領辛苦。外麵沒有動靜吧?”

“沒有。看來今夜是平安無事了,大帥早點休息吧!”張安國偷偷看了耿京一眼。

耿京笑了笑,嚴肅地說道:“量他們也不敢來!那個鳥安撫使,要不是你插了一句嘴,俺可早就把他的狗頭給砍了!現在放他回去,也可以讓他報個信,知道俺耿京頭可斷,血可流,要俺接受招安,除非西天出日頭!”一邊說,一邊把刀插入鞘內,掛到壁上。

就在耿京背過身去掛刀的一刹那間,張安國冷不防從靴中拔出一把鋒利的匕首,用盡平生力氣,朝耿京背上插了下去。

耿京身子一震,知道自己遭了暗算,便立刻拔刀出鞘,踉踉蹌蹌地撲向張安國。張安國嚇得魂飛魄散,一步步向後退去,最後靠在營帳的壁上,絕望地張開了雙手。

耿京逼到張安國的麵前,罵道:“叛賊!”剛舉起寶刀,邵進又在他的脅下刺了一劍。耿京大吼一聲,那巨大的身軀便象一座山似地向後倒了下去……

張安國和邵進兩人見陰謀得逞,連忙吹滅了燈,溜出帳外,偷偷去迎金兵。三更時分,大隊女真騎兵直撲義軍營壘。義軍措手不及,倉卒應戰。李鐵槍等頭領帶領起義弟兄四處衝殺,終因寡不敵眾,無法挽回這頹敗的局麵。李鐵槍和不少戰士壯烈犧牲,殘餘的人馬四處星散,所有的營帳都被焚毀……

“當時,”劉漢接著說道,“我們爺倆剛剛睡著,聽到帳外傳來了廝殺聲,知道出事。出去一看,金兵正衝殺過來。我們趕緊跑進大帥營帳,發現他已倒在血泊之中。喊了幾聲,大帥醒來,喃喃說道:‘張安國……是叛賊……’接著,又昏迷了過去。我們爺倆便背起大帥,一口氣跑到了這個村子。等到放下大帥,想不到他……”說到這裏,劉漢已經哽咽得說不下去了。

“大帥的遺體呢?”賈瑞等人悲痛地問道。

劉漢指著屋外的一株鬆樹,說道:“就在那株鬆樹下麵,是我們爺倆親手把他埋葬的。”

賈瑞、辛棄疾等人走到耿京墳前,跪了下來,默念著耿京從六個人發難發展成幾十萬義軍的戰鬥曆程,緬懷他席卷山東,威震中原,抗擊金兵的卓著業績,沉痛地向這位英勇的農民領袖致敬。

宿鳥在啼,戰馬在撕,溪水在嗚咽,人們在抽泣……

過了好一會,辛棄疾才站起身來,嚴肅地說道:“起義軍中出了叛賊,大帥被害了,義軍瓦解了,河北、山東義軍抵抗金兵的大好局麵被葬送了,這血的教訓咱們要記住,這血海深仇咱們一定要報!”他回過頭來問劉漢:“漢老爹,張安國這個叛賊現在哪兒?”

劉漢說道:“聽說他做了濟州知州。”

辛棄疾憤怒地叫道:“走,咱們捉他去!”

劉忠說道:“哥哥,那兒駐紮著五萬敵軍!”

賈瑞沉著地說道:“這個仇是非報不可的!但是目下咱們對濟州的情況還不熟悉,不如一麵派人先去偵察,其餘的人暫時回到海州,共同商議一條好計,然後一舉擒拿叛賊張安國!”

大家都說這樣好。當下議定由劉漢、劉忠兩人先去濟州暗暗偵察,摸清了張安國的蹤跡後,仍然回到這個村子裏等候。

賈瑞、辛棄疾等人折回海州。李寶、魏勝聽到耿京被害、義軍瓦解的消息,都不勝歎息。經過一番商量之後,辛棄疾、賈瑞挑選了統製王世隆以及魏勝手下的將領馬全福等四十八騎精悍人馬,決計突襲金營,要在五萬金兵中活捉叛賊張安國。他們沒有耽擱,立刻趕回泰山附近的那個村子。正好劉漢、劉忠偵察歸來,對濟州的情況和張安國的活動規律,都已摸得一清二楚。他們再次作了縝密研究,決定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