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樓蘭美女(1 / 1)

1980年,新疆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意外地在屬古樓蘭國的鐵板河三角洲發掘出土了一具我國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女性幹屍,考古工作者給其冠以“樓蘭美女”的美稱。“樓蘭美女”一經麵世立即以其巨大的考古學和醫學研究價值引起了國際考古學界和醫學界的廣泛關注。新疆考古界和醫學界與上海醫科大學、上海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等10多科研單位的科學家經過10多年的研究表明,“樓蘭美女”距今已有3800年的曆史,其年齡在40歲左右,身長152厘米(生前身長約為155.8厘米),重10.7公斤。“樓蘭美女”的人類學類型屬古歐洲人種,其血型為O型。

醫學專家對“樓蘭美女”的屍體解剖發現其心、肝、肺、腎、脾、膀胱、大小腸、子宮等內髒都保存完好,隻是變得幹硬、萎縮,其頭發尚有彈性。肺外形也可辯認,肺泡腔內有成堆的黑色塵粒,反映出她生前處身於一個風沙很大的沙漠。

這裏氣候幹旱,多熱風沙,使屍體來不及腐爛即已迅速脫水變幹,從而減緩了肌體的氧化。墓地建築在高於地麵7-8米的高台上,無水淹的危險。墓穴深僅1米,屍體上麵的覆蓋物為砂土、蘆葦杆和紅柳樹枝,易於透風和水分蒸發。死亡時間在冬季,嚴寒的氣候限製了細菌的活動。

新疆文物專家田琳在對轟動世界的“樓蘭美女”進行保護處理時,意外發現她身上有塗敷物。這使國際學術界一直公認的新疆古屍的自然幹屍的論斷受到了挑戰。

80年代初古樓蘭國地域出土的有3800年的“樓蘭美女”,是世界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幹屍和寄生蟲學研究的實物標本。發現她身上有蛋白質類塗敷物,隻是因為這層塗敷物塗得比較薄,又曆經3800年歲月滄桑,很難被人發現。田琳證實,她在處理新疆且末縣紮洪魯克古墓群出土的古屍時,也發現屍體上有塗敷物。這一古墓群的時代在公元前10世紀,田琳在對保存完好的一具壯年幹屍、一具老年幹屍和一具嬰兒幹屍進行處理時,發現古屍全身有厚約0.1-0.5毫米灰黃色物和塗層。

經取樣測試,科學家排除了這種塗敷物為無機物和澱粉類物質的可能性。受經費和測試條件的限製,科學家目前還不能確切知道這種塗敷物為何物,僅得出一個很可能為動物性蛋白質的結論。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之所以有這種含有蛋白塗敷物的存在,才致使幹屍曆時了3800年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