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木吐拉石窟是絲綢之路上著名石窟之一。庫木吐拉石窟位於新疆庫車縣城西南30公裏渭幹河出山口東岸。現已編號的洞窟有112個,大約始鑿於4世紀,其壁畫是龜茲壁畫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壁畫內容和藝術等和克孜爾石窟相似。公元7世紀唐代安西大都護府遷至龜茲後,其壁畫內容和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內地佛教藝術影響始繪了西方淨土變、東方藥師變、觀無量壽經變等大型經變畫,並出現了遠山近水的景色,深遠透空的樓閣等與中原相近的內容和蘭葉描式的線條。9世紀中葉以後回鶻人西遷並建立王朝,該洞窟出現了一批回鶻風格的壁畫,眾多的尊像、一佛一供養的姻緣故事畫和以大型立佛為中心的佛本行圖等。龜茲畫風和中原畫風相結合的線條,道勁而富有活力。體型豐滿而健壯的形象,濃豔熱烈的色澤,還有回鶻文、漢文合璧的榜題等,與柏孜克裏克壁畫相近,因而說庫木吐拉是古代龜茲的曆史畫廊和柏孜克裏是姊妹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