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依凡在劉誌強老師的陪同下順利的辦理了休學複讀手續,在校長的辦公室裏,校長親切的對她說,年輕人受點挫折,無論是什麼,隻要重新揚起生命之帆,就一定可以到達勝利的彼岸。校長殷切的希望劉依凡盡快的恢複到學習狀態中,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接下來的期中考試。
劉誌強還是劉依凡的班主任,當然,劉依凡和劉茗同在高二(一)班。班上的一些同學在劉依凡讀高一的時候,他們是本校的初二學生,因此劉依凡也認識一些。認識的原因更多的是在在參加學校勞動的時候,大家一起從河裏麵挑起沙子,送到公社的工地上去,為學校掙取建校資金。
這樣,當劉誌強老師在講台上將劉依凡介紹給同學們時,一些女生都表現出熱烈的歡迎態度,劉依凡人緣很好,樸素中的陽光氣息折射著堅強、隱忍、奮發和陽光。
這一些很容易在女同學們當中引起共鳴。
至於男同學,劉依凡平靜如水的性格,就象傳說中的姐姐的樣子,讓一些男生們很快的想轉移暗戀目標,這多半是有戀母親症的那些。
這些男同學,還沒有離開母親的繈褓,還處在人生的第二斷奶期。
一天的課程很快的結束了。
劉茗和劉依凡相約的去了劉誌強在街麵上的家裏吃飯。
“蔣阿姨,我們回來了。”劉茗衝著正在灶台忙碌的“阿姨”--劉茗的後媽說。
蔣阿姨答應著,從廚房走出來說,你爸爸去街上打米酒去了,一會就回來。我們就可以開飯了。
劉依凡也叫著蔣阿姨,她們兩個以前都認識,蔣阿姨就說“依凡,來了,快找個地方坐。“
劉依凡答應著,再想跟蔣阿姨說話時,她又到廚房裏麵去忙碌去了。
蔣阿姨是劉茗的後媽,劉依凡一直沒有問她的真實名字,隻是隨劉茗的叫法稱呼。劉茗不是蔣阿姨親生的,劉茗的母親在劉茗7歲時,就和劉誌強離了婚,劉誌強作為下鄉知青把劉茗帶到了安平農村,沒兩年,就與蔣阿姨結了婚。劉茗現在有一個同爸異母的弟弟,已經小學五年級了,這會又不知到哪裏去玩了,一放學就不落在家裏麵。
劉誌強老師笑容滿麵的提著陶瓷酒壺回來,說:”還很熱呢,家裏,依凡也不是陌生人,但今天高興。就喝點酒吧。“
蔣阿姨不一會就把滿滿的一桌子的菜端上了桌。
“這是刀豆,我特意買的”劉老師給劉依凡夾菜。
劉依凡推辭著,說,劉老師,不用客氣,我自己來。
劉茗弟弟回來了,看見劉依凡,高興的走到她的身邊,“依凡姐姐,很久沒有見了。”
“雙雙,怎麼還記得我呀。”劉依凡轉過身來,摸著雙雙的臉,“雙雙又長胖了,也長高了。”
“他整天的,就知道吃,能不胖嗎。”劉茗說:“我爸爸太溺愛他。”
雙雙洗了手,緊挨著劉依凡坐下來。
“雙雙,你怎麼這麼坐呢,都快貼著依凡姐姐了。”
“沒事,沒事。”
“他以前就很念叨你,說你不打他,不象我,老打他。”劉茗看著嘴裏麵塞滿菜的弟弟,對劉依凡說。
“那是他常不見我的原因,他要經常見我,也會煩我的。”劉依凡說。
劉誌強喝了兩碗酒,話就多起來。他看著劉茗,又看著劉雙,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知青都落實政策回城去了,現在,我是回不去了,這一生就在這裏了。“
”爸爸,我覺得在這裏也很好的,我們,雙雙,爸爸,還有蔣阿姨,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過去了,過去了。“劉老師不願往深去回憶,”依凡,來,我們吃菜。“
劉誌強吃飯時,問了劉依凡家裏的情況,問到生產隊的情況,他還說起,雙雙剛生的那會,蔣阿姨坐月子,剛好劉誌強到燕河莊來講解農機基本操作,劉大可給每天給他送兩顆雞蛋,整整送了一個月,保證了蔣阿姨坐月子的營養。兩個人的關係從那裏就結下了。那時劉依凡還沒有上學小學呢。劉誌強很清楚的記得,一次,劉誌強拿了兩粒糖給劉依凡,劉依凡卻把糖都給了正哭得歡的弟弟,劉誌強就問,依凡,你為什麼把糖都給弟弟呀。劉依凡就說,回為弟弟小,弟弟愛吃糖。等到弟弟劉兵把兩顆糖都放進了嘴裏時,劉誌強看到劉依凡也在咽口水。但她臉上卻很幸福的樣子。這時,劉誌強為之感動,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和妹妹爭糖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