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迷霧重重的寶藏(10)(2 / 3)

斯戈特說,拿破侖把戰利品沉入薩姆廖玻的湖裏,兩者提供的日期和地點是完全相符的。

後來,勃可莫羅夫還參閱了一些俄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所記述的有關這方麵的材料,一致認為拿破侖是1812年11月2日把從莫斯科掠奪的戰利品扔進了薩姆廖玻的湖中。但這樣的事情,法國士兵會不會泄漏給俄國人呢?顯然是不可能的。再說,即使居民知道法國皇帝這個秘密,大概也隻能望湖興歎。試想,在因戰爭而荒蕪的小村子裏,又有什麼工具能把湖底的東西打撈上來呢?所以,勃可莫羅夫深信,如果戰利品確實沉入了湖裏,那它現在還應沉睡在不為人知的那個地方。

這個地方是哪兒?這個湖又在何處?勃可莫羅夫在列寧圖書館花了大量時間進行查閱,幾乎翻了所有的地圖。但令人感到失望的是,在比亞古瑪、薩姆廖玻一帶並沒有什麼湖。後來,他給前蘇聯地理科學研究所去了信,對方答複說:“在比亞吉瑪西南50千米的沼澤地有條叫薩姆廖夫卡的河,那塊沼澤地也是以這個名字命名的。”

一百多年來,是否有人對這塊地方進行過探索呢?勃可莫羅夫雖然查閱了許多資料,但收獲甚微。後來,他給有關機構發了信,詢問這方麵的情況。大部分的回答是無可奉告,隻有斯摩棱斯克地方政府內政管理局記錄保存室提供了一點材料。

1835年,根據斯摩棱斯克地區長官的命令,由夏瓦列巴奇中校率領的工兵部隊曾對這個湖進行勘查。他們先測量了湖水的深度,在離水麵5米左右深的地方,有堆像岩石般的堆積物,鉛錠碰上去,似乎聽到一種金屬的聲音。地區長官向國務大臣報告,國務大臣又呈報給沙皇。尼古拉一世撥款4000盧布,用來建立圍堰,以便把水抽幹。後來,圍堰完成了,水也抽幹了,但呈現在眼前的僅是一堆岩石,搜尋就此就中止了。

在1911年,根據克勒托諾公主和比亞古瑪地方的一些誌願者的要求,也曾進行過探索,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湖裏麵究竟有沒有拿破侖沉入的財寶,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琥珀屋”不見了

導言:巨大的“琥珀屋”不見了?它即使被找到還會是一個屋嗎?很多年過去了,會不會成為一個個琥珀?18世紀初,普魯士國王魯道夫為了仿效法國皇帝路易十四的豪華奢侈生活,打算在柏林郊外波茨坦的王宮裏建造一間使國人引以自豪的“琥珀屋”。建築師安·休魯達和戈·德恩接受王命,並立即著手營建,於1709年完成。

“琥珀屋”莊嚴、俊美,麵積約占55平方米。屋內板壁上全部用琥珀粘上,下麵鋪上銀箔,整個室內閃爍著一種難以形容的美妙光輝。魯道夫和他的大臣們看了都讚不絕口,決定對參與建築的人員給予重賞。

哪知好景不長,沒隔多久,板壁上的部分琥珀卻脫落下來,摔得粉碎。國王得知,大發雷霆,於是把兩位建築師處以重罰。“琥珀屋”自此也從王宮裏移了出來,擱在一邊,再也無人過問。

普魯士王國一直對瑞典的不斷侵略感到頭痛。1709年,當俄國的彼得大帝為了通過波羅的海,在玻爾塔瓦一戰打敗號稱無敵的瑞典軍隊之後,普魯士一麵為之高興,一麵想和俄國結成同盟。

1716年,彼得大帝親自率領大臣來到柏林,受到普魯士王國的隆重接待。為了向俄國表示友好,國王就將已搬回王宮的“琥珀屋”作為禮物贈給對方。波得大帝一見,欣喜異常。他在給皇後的信中寫道:“我將送給你一件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寶。”

1717年,載著“琥珀屋”的大船,經過波羅的海運回彼得堡。彼得大帝原想把“琥珀屋”安置在作為行宮的“小冬宮”裏,但沒有來得及這樣做就與世長辭了。這樣,“琥珀屋”再次被人們遺忘。

此後過了20年,還是彼得大帝的女兒葉·彼得羅夫娜女皇忽然想起了這個房間。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女皇對西歐文化頗感興趣,並打算熱心引進。

1745年,她曾在察裏斯科建成了一座很豪華的夏宮,1751年,決定對夏宮進行全麵改建。在改建過程中,女皇突然想起了那早被忘卻的“琥珀屋”,就立即命人將它運到察裏斯科。隨後,在著名建築家拉斯托裏的監督下,用了一個月時間對“琥珀屋”進行了改造,使之成為夏宮的一部分。改建工作相當出色,可以說是巧奪天工,天衣無縫。女皇就將“琥珀屋”作為閣議室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