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迷霧重重的寶藏(2)(2 / 3)

19世紀60年代末,德川幕府終於被倒幕派推翻,江戶時代結束。1868年7月新政府改江戶為東京,明治政府上台,赤城山藏金也就成了一個世紀之謎了。

這批作為軍費而埋藏的黃金總數到底有多少?據知情者披露,當時從江戶運出了360萬兩黃金;小栗上野介的仆人中島藏人,在遺言中又說從甲府的禦金藏中還運出幾萬兩黃金,加之其他金製品,估計埋藏總數達400萬兩。

一個多世紀以來,有不少想一夜之間成為富翁的人紛紛來到赤城山探寶。1905年,島追老夫婦曾在此尋找到幾個裝有黃金的木槽;後來在修路過程中也曾有人尋到過日本古時純金薄片橢圓形的金幣57枚。對發掘赤城山藏金最熱衷的,莫過於水野一家祖宗三代了。第一代水野智義是中島藏人的義子,中島藏人臨終前曾告訴他,赤城山藏有德川幕府的黃金,藏寶點與古水井有關。於是,水野智義便萌發了尋找赤城黃金的信念。他變賣家產籌款16萬日元,開始調查藏寶內幕,得知1866年1月14日,有30名武士雇了七八十人在津久田原突然出現,運來極其沉重的油槽22個,重物30捆,在此處逗留近一年。他們秘密地分工行動,不少當事人是幕府的死囚,完工後即被殺以滅口。後來,水野智義在1890年5月從一口水井北麵30米的地下挖出了德川家康的純金像,據推測這座金像是作為400萬兩黃金的守護神下葬的。不久,又在一座寺廟地基下挖出了水野智義認為是埋寶地指示圖的三枚銅板,但它們所含之謎卻無人能讀懂。

昭和八年四月,水野智義又發現一隻巨型人造龜,這就是第一代水野為之奮鬥一生的收獲。第二代水野愛三郎子承父業,在人造龜龜頭下發現一空洞,洞內有五色岩層,不知是自然層還是人為造成。第三代水野智子進一步在全國了解有關赤城山黃金的傳說,他與人合作利用所謂特異功能來尋寶,但收獲甚微。水野家三代在赤城山的發掘坑道總計長22千米,卻仍沒有尋到藏金點。向水野三代這種半盲目的腦力與體力勞動提出挑戰的是高技術的運用。有人用最新金屬探測機在水野家挖的坑道內發現有金屬反應,經分析此處地層內又極難存在天然金屬,有可能是德川的藏金所在,但由於地質鬆軟,要挖掘需要有強力支撐物,隻能暫時作罷。

“希望”藍鑽石的主人屢遭不測

導言:可以擁有這樣一顆鑽石的人怎麼可能是普通人,而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當然也就不普通了。“希望”藍鑽石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鑽石王之一。1947年,“希望”藍鑽石的標價為1500萬美元,這是它的最後一次標價。自從1947年後,“希望”藍鑽石再也沒有被拍賣過。

1958年,“希望”藍鑽石被占有它的最後一個主人——美國珠寶商海裏·溫斯頓捐贈給了華盛頓史密斯研究院。在該院的珠寶大廳裏,“希望”藍鑽石陳列在一個防彈玻璃櫃裏,與各國帝王加冕禮上用過的珠寶相媲美。那幽幽的藍光仿佛在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訴說著它那神秘的曆史。

“希望”藍鑽石問世於五百年前。在印度基伯那河畔的一座廢棄的礦井裏,一個路過的老人偶爾瞥見一塊熠熠閃光的石頭。經辨別,竟是一枚碩大的藍鑽石。老人請工匠將鑽石進行粗加工,加工後的藍鑽石還有112.5克。

老人去世後,他的三個兒子為這枚鑽石大打出手,結果鑽石被族長充公,下令鑲嵌在一座神像的前額上。

一天深夜,一個抵不住鑽石藍光誘惑的年輕人偷走了這顆鑽石。但僅僅幾個小時,他就被守護神像的婆羅門捕獲,結果活活被打死,成為藍鑽石的第一個犧牲者。藍鑽石重新被鑲嵌在神像的前額上。

17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用斧頭劈死兩個婆羅門,用沾滿鮮血的雙手將藍鑽石攫為己有。傳教士將藍鑽石帶回了自己的故鄉,可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被人割斷了喉管,藍鑽石也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