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久了.兩手心和手指會發麻、發熱、發脹,有的人會感到兩手真像抱著一個球似的,兩手不易合攏,也不易分開,像有某種磁力。這都是“得氣”的好現象。
覺得練功很累了,就可以收功了。
(二)收功方法
兩手先不動,慢慢站起,腿站直,將左腳移到右腳處站好,右手慢慢放在腹部氣海穴處,手心朝裏,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兩手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揉腹3圈。然後,兩手自然下垂,眼睛慢慢睜開,收功完畢。
(三)練功時間
每天可練習1—2次.每次應為10—30分鍾。
(四)練功作用
經常練習馬步站樁功,可使身體素質明顯增強,尤其鍛煉了腿上的功夫,也就是武術界常說的下盤功夫。使人渾身有勁、精力充沛、走路倍感輕鬆。同時還增強了兩臂、胯部及各關節肌肉的力量和靈活性,並有強腎、壯腰,增精之功效。
另外,患有腰腿痛、風濕性膝關節炎、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和性能力不強者常練本功法,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四、太極推掌功(初級功)
(一)練功要領
1預備式
兩腳平行站立。中間距離與肩同寬,腰帶鬆開,兩腿屈膝略蹲。兩臂自然下垂於身前,兩手非常放鬆自然地輕搭在兩大腿前側,手心朝裏。上身正直,白頭頂到兩腳之間成一垂直線。目視前方,口微閉,舌尖輕輕頂住上齶,排除雜念,心平氣合。
2練功方法
心靜下來以後,就可以正式練功了。練功中.想象自己胸膜前有一大圓球,球的直徑相當於下巴到下腹部那麼大小。吸氣時。兩手慢慢抬起,沉肩墜時,手心朝下,兩手放鬆。兩手摸著這個“圓球”從前麵摸到後麵,一直到兩腰處。
呼氣時,兩手慢慢往外推這個“球”。推時注意“用意不用力”,兩手腕往上翹,但兩手十指均微屈放鬆不用力。
一直推到兩胳膊就要伸直時為止(注意兩胳膊微屈。不要伸直)。兩手往外推時,兩手的最高高度不能高於心窩處。再吸氣時,仍兩手摸著這個“圓球”,從前麵摸到後麵。一直到兩腰處,注意兩手的最高高度不能超過下巴。呼氣時,方{擊同上。如此反複練習,呼吸采用鼻呼鼻吸的腹式呼吸。練功時,兩胳膊兩手均放鬆,不用力。“用意不用力”,這正是此功法奧妙之所在。心平氣和,很放鬆地去練習,而且要“手眼相隨”。就是說,兩手走到哪裏.兩眼跟著看到哪裏。兩手走到兩腰處時,不要低頭看手,要用餘光往下看。頭頸始終保持正直。
這樣反複練習,覺得累了,就可以收功了。
(二)收功方法
同馬步站樁功收功方法。
(三)練功時間
每天可練習1—2次,每次應為15—30分鍾。
(四)練功作用
太極推掌功吸收了傳統太極拳的基本動作,是太極拳和氣功的完美結合。動作圓柔,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內外結合,陰陽相貫,如環無端。具有循徑順氣,舒筋恬血,強身健體,平調陰陽,防病治病之功效。
尤其是鍛煉了內功內力,使氣與力合,內與外台。改善了神經係統和內髒各器官的功能,使身體各部位更具有靈括性和協調性。
另外,患有腰腿痛、風濕性膝關節炎、肩周炎、網球肘、手腕痛、手臂麻木、腸胃病、心髒病、男科病、婦科病和神經衰弱者,常練本功法,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以上為太極推掌功的初級功,因中級功“金丹運轉”,高級功“內外合一”練功方法較複雜一些,這裏就不介紹了。
五、推胸吐氣功
(一)練功要領
1預備式
站立。兩腳平行,中間距離與肩同寬,腰帶鬆開,兩臂自然下垂放於身體兩側。目視正前方,排除雜念,心平氣合。
2練功方法
往正前方看一固定目標約5-10秒,然後將目光收回來,慢慢閉上眼睛,微閉,不要用力。慢慢默想三遍:“全一身一放一鬆一”後,就可以正式練功了。
練功中吸氣時.兩手心朝上,十指微屈,兩手慢慢往上抬,如捧氣狀,或如托一個“大圓球”,兩手上抬的最高高度不能超過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