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節 乳糜尿——脾腎虧虛下焦濕熱夾瘀(1 / 1)

徐××,男60歲,江蘇南京人。

首診:2004.2.19

近兩年患者出現小便混濁如米泔水,人漸消瘦,尿乳糜試驗陽性。今診:體倦乏力,腰酸隱痛,納穀欠馨,進食油膩則小便混濁如米泔,口幹喜飲,舌質紅,苔薄黃膩,脈細。尿常規:蛋白2+。有糖尿病史4年。辨證為脾腎氣陰兩虛,濕熱流注下焦,兼夾瘀血阻絡。治擬益氣養陰,補益脾腎,清熱利濕,兼以化瘀。

二診:2004.2.26

患者服藥後腰酸明顯減輕,納穀漸增,小溲已清,進食素油後未見尿液混濁。

舌質紅,苔薄黃,脈細略弱。藥已中的,原方繼進,以鞏固療效。

按乳糜尿辨證雖有氣虛、陰虛、濕熱證之不同,但臨床具體病案往往是相互兼夾為患,呈現虛實夾雜,單一的證型並不常見,臨床辨證不可拘執。本案患者在糖尿病的基礎上並發乳糜尿2年,症見腰酸、納差,為脾腎氣虛之候,口幹舌紅屬陰虛,舌苔黃膩為濕熱內蘊,總屬脾腎氣陰兩虛,濕熱內蘊,又因久病入絡,夾有絡脈瘀阻。方中太子參、炒白術、生薏苡仁、茯苓健脾益氣,川續斷、懷牛膝配太子參補益腎氣,生地、枸杞子、女貞子、地骨皮、蘆根等養陰清熱,與補氣藥相合氣陰雙補。白茅根、車前草、石韋、鳳尾草具有清熱利濕之功,加用丹參、全蠍、蟬蛻、製僵蠶活血通絡,有利於淋巴係統動力學改善。鬼箭羽為衛矛科植物,具有通經破血之效,藥理研究證實有降糖、調脂的作用。本案治療以辨證論治為基礎,藥證合拍,全方配伍,作用全麵,故取效較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