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經貿管理(8)(2 / 2)

“Sonny”變成了“Sony”,一個日式的英文字。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耐心說服反對的董事,終於在1958年1月正式更名SONY,索尼這個新名稱念出來完全感覺不出是日本的公司,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使索尼得以成功打入美國及海外市場。直到今天,仍然有較少接觸消費l生電子的人誤以為索尼是美國品牌。

可口可樂

1886年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家藥店裏,一位名叫約翰·彭伯頓的藥劑師無意間發明了一種味道神奇的咖啡色液體,他想把這種有色液體開發成為飲料,如是就找到當地一個大財主魯賓遜尋求合作。當談妥合作條件後,便把為新飲料命名的權力讓給魯賓遜。

魯賓遜冥思苦想感到應按飲料的性質起個名字。飲料是清涼的,用clod來代表“冷”的含義,可冷字不能成為名字,必須再加上一個字,他翻遍字典。結果還是一無所獲,恰巧,這時公雞打鳴了,他靈機一動,“對了,就用公雞這個名字吧”!可是“公雞冷的”或“冷的公雞”都不能當飲料的名字,苦苦思索的他走到院子裏,看到天空中一顆流星閃過,這又引起他的靈感:把“公雞”和“冷的”單詞換個字母不就行了嗎?於是魯賓遜把Cock(公雞)。與Cold(冷)中的k與d都換成了a,這樣就變成了Cocacola(可口可樂)。

彭伯頓問魯賓遜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魯賓遜說:“它們本身沒有什麼意義,可是,你看看它們的字母結構,不是很有意思嗎?”彭伯頓連念了幾遍,興奮地叫道:“妙極了!除非是你,誰也想不出這樣的好名字來,既好拚,又好念,更容易記,不管誰看一遍都會記得它,作為產品名稱,真是再好也沒有了!”可口可樂品牌就這樣誕生了。

柯達

“柯達”這個名字首先在美國工商管理部門進行了注冊登記。從此,“柯達”這個商標就一直印在伊斯曼柯達公司的產品上,不但成為合法的而且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商標。美國伊斯曼公司的締造者喬治·伊斯曼當年曾說,如果有人認為“Kodak”(柯達)是外國字的,那完全是謬說。“柯達”產生在美國。1906年,伊斯曼又解釋說,“柯達”這名字純粹是幾個字母組合。1920年,他在《係統雜誌》中發表聲明:我喜歡K這個字母,它表示一種事物的突出部分和尖端。我用5個字組成一個詞,前後都用K,中間任意選其他3個字母,最後拚合的結果是Kodak。他認為,“柯達”字母少,不易拚錯,具有富於生氣和個性等特點。

派克筆

派克筆的創始人——喬治·派克1863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欣州的舒爾斯堡。從1880年起喬治·派克在瓦倫丁學校工作。為了貼補他少得可憐的工資,喬治·派克成為一名中間商,主要幫約翰·霍蘭的鋼筆公司銷售鋼筆給他的學生。同當時的許多鋼筆相似,這些筆總是有技術問題,包括漏墨水和供墨故障等。見許多同學抱怨連天,喬治·派克開始義務為學生修筆。他把每一支筆拆開,修理好後再還給學生。喬治·派克為了根除這些缺陷,憑借其在機械方麵積累的寶貴經驗,他設計並製造出了自己的鋼筆——派克筆。並於1888年創立了派克公司。喬治·派克的理念是,隻有“使產品更臻完善,人們才會購買”。這個經營哲學一直指導著派克公司致力於製造“更好的筆”。這亦即是舉世聞名的派克筆中的深厚的文化內涵。

勞斯萊斯

1904年曼徹斯特的工程師羅伊斯造出了他的第一批三輛汽車,他的一名身為英國皇家汽車協會會員的商業夥伴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其同會會員,兼營汽車銷售的賽車手、英國貴族羅爾斯。羅爾斯對此極感興趣,立刻前往曼徹斯特。參觀了羅伊斯的汽車後,羅爾斯感到這種汽車魅力無窮,日後前途不可限量,與羅伊斯會麵後,兩人決定共同組建勞斯萊斯(羅爾斯一羅伊斯)汽車公司,羅伊斯負責設計和生產,羅爾斯則負責銷售,汽車的名字就叫“勞斯萊斯”(另譯為:羅爾斯一羅伊斯),1906年勞斯萊斯汽車公司正式建立。

勞斯萊斯(ROLLS ROYCE)的商標是兩個重疊在一起的“R”,字,上麵是ROLLS,下麵是ROYCE。這是以兩位創始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R,稍稍錯開的上下構成,組合成優美端莊的標誌圖案,體現了創始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團結起來、共同奮進的精神。在兩位創始人相繼去世之後,他們的繼承人便將車前代表他們名字的紅色雙R改為黑色,以示哀悼。

寶馬

BMW是德文Bayerische Moto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