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和俄羅斯武裝力量中裝備地地戰略導彈武器係統,執行戰略突擊任務的軍種,於1960年1月正式建立。由地地中程、中遠程、洲際彈道導彈作戰部隊及勤務保障部隊、試驗部隊、科研機構、院校等組成。其領導機構為戰略火箭軍總司令部,使用權歸最高統帥部。戰略火箭軍既可獨立實施戰略核突擊,也可與其他軍種的戰略核部隊協同實施戰略核突擊任務。
俄羅斯戰略火箭軍的特點十分明顯:射程遠,摧毀力大,戰備程度高,準確性好,突防能力強,作戰行動不受天候、季節和晝夜時間的限製,能廣泛實施火箭核突擊,在短時間內即可消滅和摧毀對方大量的戰略目標。
海軍陸戰隊
海軍中擔負渡海登陸作戰任務的特殊兵種。有的國家稱之為海軍步兵。通常由陸戰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和偵察通信等部隊、分隊組成,有的國家的海軍陸戰隊還編製有航空兵,一般按師(旅)、團、營的序列編製。主要裝備有步兵自動武器、輕便自行火炮、地空導彈、水陸坦克、兩棲裝甲輸送車、氣墊船、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等。其任務是:獨立地或協同陸軍實施渡海登陸作戰、反登陸作戰。
第一支海軍陸戰隊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正式服役的,不過他們正式活躍於世上,發揮重要作用則是在海灣戰爭之後。
傘兵
傘兵是以傘降、機降方式投入地麵作戰的兵種或部隊。一般隸屬於陸軍。最高建製單位在大多數國家為師或旅,少數國家為軍。傘兵包括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航空兵、通信兵及其他專業部隊、分隊。人員經過專門的空降訓練,武器裝備輕便,能傘降或機降。傘兵具有空中快速機動能力,能超越地理障礙和地麵防線,直接進入敵後進行突然襲擊,是用於快速部署和縱深攻擊的重要力量,既能配合正麵進攻(或登陸)部隊作戰,也能在敵後獨立作戰。
英國皇家海軍
英國皇家海軍是英國三軍中最古老的軍種。從大約1692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皇家海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海軍;並使英國成為18和19世紀最強盛的軍事及經濟強國;也是維持大英帝國的不可或缺的工具。雖然現已式微,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仍是歐洲最大、世界上第二大的海軍;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之一。它是大多數現代海軍的先驅;許多英聯邦和北約的海軍官兵仍到英國接受訓練。蘇聯瓦解、冷戰結束之後,皇家海軍在21世紀主要任務已由一個嚇阻性的武裝轉變為一個能在全球展現英國外交政策的部隊。
特種部隊
特種部隊是在主戰場之外,進行山地戰、叢林戰、滑雪戰、遊擊戰和其他特殊條件下專門戰鬥的部隊。它的主要任務是搜集情報、秘密偵察、擾亂敵後、破壞設施、從事心理戰和暗殺活動等。特種部隊的士兵要求具有在特殊的超出常人所能忍受的野戰條件下的生存能力和戰鬥力。1940年6月10日英國在重整旗鼓、加強正規部隊建設的同時,由陸軍參謀長的副官達托萊·克拉克命組建了一支專門執行特種任務的部隊,稱為“豹部隊”,並命名為“哥曼德”。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特種部隊。此後,特種部隊引起各國的重視,紛紛建立各自的特種部隊。美國的“綠色貝雷帽”部隊、以色列的“野小子”部隊、丹麥的“防衛隊”等都是有名的特種部隊。
五、官職官銜
軍銜
軍銜產生於15—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和職業軍隊建立的時期,這一名稱最早出現於1578年的法文當中,意為“等級的台階,不同頭銜的階梯或職銜的等級”。我國古代從春秋時期就陸續出現了元帥、將軍、校尉的稱號,這比西歐國家早了十幾個世紀。
中國古代軍隊的武官階品體製,與西歐軍銜體製職能如出一轍,但形式不同,各自獨立,沒有彼此之間的承襲關係。1894年,清朝政府決定依照西歐國家軍隊編練新軍。到1904年建立了新軍的階位、品級。中國人民解放軍從1955年實行軍銜製,1966年取消。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新兵役法規定,恢複實行軍銜製。
1988年7月1日,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批準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中斷了23年之後,我軍又開始實行新的軍銜製度。
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軍隊都實行軍銜製。各個國家對軍銜等級的設置,一般采用西歐式軍銜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