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K黨
美國曆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恐怖主義組織。Ku-Klux二字來源於希臘文KuKloo,意為集會。Klan是種族。因三個字頭都是K。故稱三K黨。
又稱白色聯盟和無形帝國。1865年創建於田納西州的普拉斯基城。黨旗呈三角形,黃底紅邊,上有一條黑龍。黨員的製服是白外套和套在頭部的白色垂胸布罩,給人一種神秘恐怖的感覺。黨員隻限於生在美國的新教徒中的白種人。三K黨的綱領表麵上是“擁護憲法”,“維持法律和秩序”,“信仰基督”,實際上提倡“人種區別”,鼓吹種族主義,主張剝奪黑人的基本權利。通過綁架、私刑、集體屠殺等非法恐怖手段迫害黑人以及思想開明人士。三K黨的附屬組織有佐治亞州的哥倫比因會、紐約州的三K黨騎士與婦女、聯合美國之子會等。三K黨在加利福尼亞州、佛羅裏達州取得合法地位,但在大多數州得不到當局和公眾的認可。
日本自由民主黨
日本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是日本第一大黨,1955年11月由日本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並而成,該黨從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開始長期控製日本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連續單獨執政長達38年。其間數度與別黨聯合執政。2000年4月公明黨、保守黨在大選中擊敗自民黨組成聯合執政,從而結束了自民黨長期執政的局麵。
自民黨是曆史較長的傳統保守政黨,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勢力較強,主張“以自由企業為基本,實行自由主義、民主主義、和平主義”的政治理念,對外堅持以“日美安保體製”為外交基軸,積極參與構築冷戰後的國際新秩序。
日本公明黨
日本公明黨1964年11月成立,其母體為宗教團體創價學會。1970年6月實行政教分離,1993年8月參加非自民聯合政權。但自1994年底以後,為參與日政界分化改組,公明黨分出一部分力量參加新進黨,新進黨解散後,組成“和平新黨”。未分出去的部分則重組為“公明”。1998年11月7日,“和平新黨”和“公明”宣布合並,並恢複原來的“公明黨”黨名。
1999年10月,公明黨參與自民黨和自由黨的聯合政權,成為執政黨,2000年4月,公明黨與自民黨、保守黨組成聯合政權。該黨政策主張基本上仍沿襲了過去公明黨“中道路線”的傳統,堅持穩健的政治路線,提倡和平。
英國工黨
1900年成立的“工人代表委員會”是英國工黨前身,1906年更名為工黨。工黨是由工會、合作社組織和社會主義團體聯合組成的,黨員都是通過上述組織集體加入。工黨是英國的主要政黨之一。
英國工黨在議會中長期依附自由黨並參與自由黨內閣。1924年工黨在自由黨的支持下組閣成功,領袖麥克唐納組成英國曆史上首屆工黨政府。
麥克唐納任首相兼外交大臣,內閣成員多數是工人出身。在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的大選中,工黨擊敗對手大獲全勝,艾德禮出任首相。但是,戰後的英國破落蕭條,經濟問題成為長期困擾工黨的頑疾,這也是工黨在後續大選中失敗的重要因素。
工黨在政治上主張改革國家機器,廢除貴族院,建立“民主國家”;經濟上實行凱恩斯主義,主張通過增加公共開支和國家投資來增加就業機會。對外主張緩和和裁軍,積極發展同各國的關係。
英國保守黨
英國保守黨是英國的主要政黨。
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現名。該黨從1979至1997年連續4次執政,成為20世紀在英國占主導地位的政黨。但是在1997年5月和2001年6月兩次大選中慘敗於工黨。保守黨的支持者一般來自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實行自由的市場經濟。通過嚴格控製貨幣供應量和減少公共開支等措施來壓低通貨膨脹。主張限製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近年來,提出實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公共問題。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反對加入歐盟,主張建立“大西洋共同體”以加強英美特殊關係。強調北約仍是英國安全與防務的基石。現有黨員30多萬名。
英國自由民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