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豆類及其製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幹豆類,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
4.蔬菜水果類包括鮮豆、根莖、葉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
5.純熱能食物包括澱粉、食用糖、動植物油和酒類,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平衡法則三:動物性食物選擇性地吃
雞、魚、兔、牛肉等動物性食物含蛋白質較高,脂肪較低,產生的能量遠低於豬肉,提倡吃這些食物。
平衡法則四:食量與體力活動要相當
人們需要保持食量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平衡。腦力勞動者在平時應加強身體鍛煉,開展適宜的運動,如快走、慢跑、遊泳等;消瘦的人應增強食量和油脂的攝入,以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和適宜體重。體重過高或過低都屬於不健康的表現,可造成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如老年人的慢性病或兒童的傳染病等。經常運動還可以使心血管和呼吸係統的功能增強,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提高工作效率、強壯骨骼、預防骨質疏鬆。
平衡法則五:每日食鹽不超過6克
目前,城市居民油脂的攝入量越來越高,非常不利於健康,而且食鹽的攝人量也很高,平均值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鈉的攝人量與高血壓發病情況有關,不宜食人過多。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為宜。鈉的來源除食鹽外還包括醬油、鹹菜、味精等高鈉食品及含鈉的加工食品等,要同時注意控製。
空腹應忌的食物
牛奶、酸奶、豆漿
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空腹飲用,蛋白質將“被迫”轉化為熱能消耗掉,不能起到營養滋補作用。正確的飲用方法是與餅幹、糕點等含麵粉的食品同食,或餐後兩小時再喝,或睡前喝。
茶
空腹飲茶會稀釋胃液,導致人體的消化功能降低,還會引起“茶醉”,表現為心慌、頭暈、頭痛、乏力、站立不穩等。
糖
糖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空腹大量吃糖,人體在短時間內不能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正常水平,會導致血液中的血糖驟然升高,對健康不利。而且糖屬酸性食品,空腹吃糖還會破壞機體內的酸堿平衡和各種微生物的平衡,有損健康。
酒
空腹飲酒會刺激胃黏膜,久之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此外,人在空腹時本身血糖含量就較低,此時飲酒很容易出現低血糖,腦組織會因缺乏葡萄糖的供應而發生功能性障礙,出現頭暈、心悸、出冷汗及饑餓感,嚴重者會發生低血糖昏迷。
柿子、番茄
柿子和番茄都含有較多的果膠、單寧酸,上述物質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凝膠塊,易形成胃結石。
山楂、橘子
山楂、橘子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如果酸、山楂酸、枸櫞酸等,空腹食用會使胃內酸度猛增,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可導致腹脹、噯氣、返酸,甚至加重胃炎和胃潰瘍。
香蕉
香蕉中含有較多的鎂元素,空腹吃香蕉會使人體中的鎂驟然升高而破壞血液中的鎂鈣平衡,對心血管產生抑製作用,對身體健康不利。
大蒜
大蒜含有強烈辛辣的大蒜素,空腹食蒜會對胃黏膜、腸壁造成強烈的刺激,引起胃腸痙攣、絞痛。
冷飲
空腹時暴飲各種冷凍食品,會刺激胃腸而發生痙攣,久之將導致種酶促化學反應失調,誘發腸胃疾病;女性月經期間還可能會導致月經紊亂。
白薯
白薯中含有單寧酸和膠質,空腹食白薯會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引起燒心,暖氣等不適感。
最佳食物榜
最佳蔬菜:在所有蔬菜中,最佳蔬菜首推紅薯,其次是蘆筍、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蘿卜、薺菜、金針菇、雪裏紅、大白菜。
最佳水果:10種最佳水果依次為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獼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最佳肉類:雞、鴨、鵝肉。
最佳湯食:雞湯。
最佳健腦食品:菠菜、韭菜、蔥、椰菜、菜椒、豌豆、西紅柿、胡蘿卜、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開心果、腰果、鬆子、杏仁、大豆等殼類食物以及糙米、豬肝等。
最佳食用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等較佳,如果將植物油與動物油按1:0.5—1:l比例調配食用會更好。
早餐要重視
延年益壽的要素之一就是要每天堅持用早餐。在生活方式上應把早餐放到重要位置。如不吃早餐,易造成精神不振。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糖,其次靠脂肪的分解氧化。早飯與頭一天晚飯間隔時間多在10個小時以上,胃處於空虛狀態,不吃早餐會使人體血糖下降,造成思維混亂、反應遲鈍、精神不振。其二是易致身體發胖。因隻吃兩餐,肚子饑餓,在晚餐時必然會吃下過多的食物,飯後不久就睡眠,極易造成體內的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其三是易患膽結石。人在早晨空腹時,體內膽汁中膽固醇的飽和度較高,吃早餐有利於膽囊中膽汁的排出;反之,容易使膽汁中的膽固醇析出而產生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