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醫藥衛生(2)(1 / 3)

維生素是生物的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目前世界上發現的維生素已經多達20多種。

凡士林

“凡士林”是英文vaseline的音譯,是一種白色或黃色的油脂狀石油產品,由石油殘油經硫酸和漂白土精製而得,也可用蠟膏和礦質潤滑油調製而成,可用作潤滑劑、絕緣劑、防鏽劑、軟膏劑和化妝品等的原料。但最初的凡士林,卻是作為一種治療灼傷的藥膏問世的。

1859年,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22歲藥劑師切斯博羅到賓夕法尼亞州新發現的油田去參觀。在那裏,他聽石油工人們說,抽油杆上所結的蠟垢,對灼傷和割傷有止痛治療的療效。切斯博羅對此很感興趣,於是收集了一些蠟垢,帶回家去。他花了11年時間,研究如何提煉和淨化這些石油的殘渣,以製成一種用於治療傷口的不會腐敗變質的石油基油膏。而在這之前,臨床用的藥膏大部分是用動物脂肪和植物油製造的,時間久了,便會腐壞發臭。第一批石油基油膏製成後,為了試驗它的療效,切斯博羅甚至不惜把自己割傷、刮傷、燙傷。1870年,他終於完成了研究_T作,建立了第一座製造這種油膏的工廠,並將產品命名為凡士林。

青黴素

世界上第一種抗菌素——青黴素,是1941年問世的。

青黴素的發現者是英國細菌專家弗萊明(1881—1955)。1928年秋,他在倫敦聖馬麗學院任細菌學講師。

有一天,他在觀察葡萄球菌時,發現作為培養細菌用的瓊脂上長著一簇簇綠色黴菌,這種現象司空見慣。許多細菌專家的實驗室內經常發生外來微生物的汙染,一般倒掉了事。可是,弗萊明卻十分細心。他發現黴菌的周圍竟沒有葡萄球菌,而玻璃器皿裏的葡萄球菌也消失了。這個偶然的發現,引起弗來明的極大興趣。他於是設法培養那種黴菌,把培養液過濾了一下,滴人長滿葡萄球菌的玻璃器皿裏,幾小時後競發現葡萄球菌全部死亡;又把過濾液稀釋到800倍,效果仍然很好。

弗萊明後來把他發現的這一特殊物質命名為青黴素。

鎮靜藥

鎮靜藥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治療精神病的比較有效的藥物。

鎮靜藥源於法國。20世紀40年代後期,法國神經外科醫生拉波利發現手術前病人體內產生的組胺對人身體有害。他想找到一種抗組胺的藥。

法國一家實驗室為他提供了具有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藥異丙嗪。以後又研製了作用更為強大的氯普馬嗪。它可以使病人在手術前進人一種“愉快的安靜狀態”。法國醫生狄富和丹尼克發現它還可以使發病的躁狂抑鬱症患者鎮靜下來。後來,他們又發現氯普馬嗪對精神分裂症特別有效,原因在於它能使人大腦的情感區解除病症。

20世紀50年代後期氯普馬嗪在歐美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氯普馬嗪的成功加速了相關藥物的研製。1957年庫恩發現丙咪嗪有明顯的抗抑鬱作用。接著,澳大利亞醫生凱德首創用鋰來治療精神病。1960年代中期,鋰已在臨床得到較普遍的應用。

顯微外科

1921年瑞士醫生首次在低倍顯微鏡下對家兔神經做了手術,並對病人進行了內耳手術。從此顯微外科手術在內耳、麵部神經等手術中獲得了應用。

1950年,美國醫生做了角膜縫合手術,開始了顯微眼科手術的應用。

直到1960年,有人在顯微鏡下成功地縫合了直徑1.6毫米至3.2毫米的細小血管。美國醫生一連氣縫合了26條細小血管,競達到百分之百血流通暢的效果。於是,顯微外科手術成為一項十分流行的新技術。1962年5月,在美國波士頓,美國醫生為一名12歲的男孩做了世界上第一例斷肢再植術,成功地將斷肢的神經、血管和肌肉接通。

現在,世界上顯微外科手術已經具有非常高的水平。不少斷掉的手指、足趾、手、腳又重新回到主人身上。醫生們成功地進行各種人體組織的吻合術,包括各種血管、皮瓣、肌肉、骨、骨膜、各種網膜等等。各種微型手術器械也應運而生。有的微型衝洗器械可以在縫合時衝洗微細的血管腔;有的專用縫合線隻有人頭發的五分之一粗細。供顯微手術用的顯微鏡也愈發先進,它們不僅精度高,可以清晰地顯示人體器官、組織的細微結構,而且,有的一台顯微鏡有幾個目鏡,可供幾個醫生同時觀察、研究,十分方便。

剖腹術

剖腹術是通過切口除去腹內腫瘤或其他病患的一種外科醫療方法。剖腹術源於美國。醫學史上有完整記錄,第一個施行剖腹手術的是美國醫生麥克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