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合縱(1)(3 / 3)

今天我們到這兒來探討一些問題。大家在運營過程當中,遇到的挫折也很多,而且我們允許自己未來十年犯錯誤,但是有一點我們believe,就是曾鳴給大家畫的阿裏巴巴戰略圖。

你心裏是不是believe,你是可以感受出來的。很多人是在講故事,搞VC的時候講故事,我也在講故事,但是兩個人都在講故事,你還是能感受出來忽悠和不忽悠的區別是什麼。我講的是我beileve的東西,忽悠是不believe的,讓你相信,他自己不相信。

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做的,但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並不會很多,真正你想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才會源源不斷地產生激情。輪到別人叫你做的時候,你就慘了,你跟被強迫差不多。

做CEO、做創業者,這還是蠻有樂趣的。已經很辛苦了,搞了半天,還是別人讓你做的,你就更辛苦。你自己想幹的,那就幹,不想幹,那就不幹。

2010年11月30日在阿裏組織部會議發言

2010年11月29日至30日,阿裏巴巴召開組織部會議“百舸爭流”,年輕幹部們分為三組討論和分享。

30日上午這篇,是馬雲對這些分享的點評和“打擊”——看看他如何訓練年輕人。

30日下午這篇,因大家對公司存在的一些問題如部門協同、資源分配等,討論頗為激烈,馬雲針對性地闡述了對“組織”的理解:組織是不完美的,每個人都要去積極完善。

(注:組織部為阿裏巴巴集團管理層團體,M5以上員工為組織部成員。)

(11月30日上午)

協同是你的樂趣所在

很感謝大家把真話講出來,這就是阿裏巴巴要的文化。剛才發言的這三位同事我都很信任,他們也能真正理解我心裏的意思是什麼。

三個聽下來以後,我就明白為什麼這位同事不適合創業,創業不會成功,而且我更加確信他可能這輩子不修理自己的話,基本上就沒有戲了。還有一位同事,如果不改變自己,生意會越做越小,把你負責的部門做小。至於發言的女同事,我覺得她感悟很多,但還沒聚焦。

我先講一下創業。野蠻生長不是資源,不是環境,野蠻生長是一種精神造成的。

你去看黃山的迎客鬆,環境不見得很好,但具有強勁生長的力量。創業者是一種精神,永遠打不垮的。假如說能夠靠資源和環境保障你生長,那就不存在野蠻一說了;如果我配置資源讓你野蠻生長,那種出來的可能都是雜草。

先說第二位發言的同事。他整個聽起來都是“我”,他今天抱怨的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總監應該要做的,一個總監應該把各種各樣角落裏的資源都拉過來,協同、把關係搞好。

在他看來很重要的事情,在我看來是一個職責。所以為什麼他從總監到副總裁經過了很長時間,他也很鬱悶。他在不斷證明自己,其實我們不需要他證明自己。

你看問題在哪裏?

他的整個講話裏麵,“我”多了,缺乏對別人的感恩。王堅的團隊在這兒,“阿裏雲”在後麵對你們巨大的沒日沒夜的支持有多少?你說沒有從B2B帶出人來,衛哲肯定心裏不爽:13個人是我給你的,客戶是我給你的。為了你的部門,公司內部、集團開會拍桌子拍了多少次,一定要給!

訓練你的方法就是:告訴你忘掉自己。

每次你都是充滿信心地來,垂頭喪氣地走,但我告訴你,這是因為我們愛你,我們在用一種訓練的方法讓你走出自己,你必須要走出。假如領導者不走出自己,意味著他的團隊也走不出來。

你剛才說到所謂協同,我真心地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工作講得意義非常之大,可人家並不如此看。

阿裏巴巴可以把電子商務看得意義非常之大,事實上是很大,但商務部會說跟我有什麼關係,海關說跟我有什麼關係,工商局說這是你的問題。你們還有一個老板馬雲可以找,我能不能找領導說“請你把各個部委協同一下”?

但是我的Job就是替大家做好同政府的關係。跟地方政府部門一起去協同各部委,很難,有時連門都敲不進去,因為我們有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使命感、不同想法、不同目的。很難,但that’s my job,and I’m having fun。

我希望大家記住,協同是你的工作,這是你的樂趣所在,你必須為之去努力。

有想法,邊上全是資源

再說剛才第一位發言的同事。為什麼我說他不會創業成功?他剛才講,我有四個老板,CEO指派的項目太多,因為是CEO項目,所以做不好等等。他沒有一分鍾講到“我的問題在哪裏”。

好像1998年,Meet China一個總裁在電視欄目裏說“I will be

back”,搞得像施瓦辛格一樣。我聽了一下,感覺他永遠不會回來了,主要是聽了以後特失望,他在整一個小時裏麵都在埋怨風險投資,從來沒有檢查“我的問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