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聖家族大教堂(2)(2 / 3)

在高迪的設計意念中,直線是呆板的,隻有曲線、波浪線才反映自然的真實狀態。高迪曾經說過:“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因此高迪作品用大量的不規則圖形來體現一種內在的理性平衡。他在設計上從自然形成的洞穴、山脈、動植物中汲取靈感,導致聖家族大教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麵,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等各種變化組合而成這座充滿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

在設計教堂內部裝飾時,他想方設法把聖經故事裏的人物描繪得真實可信。為此,他煞費苦心地去尋找合適的真人做模特。譬如,他找到一個教堂守門人來當猶大,又好不容易找了一個六個指頭的彪形大漢來描繪屠殺兒童的百夫長。此外,為了在一座門的正麵表現被殘暴無道的猶太國王希律下令屠殺的數以百計的嬰兒形象,他還特地去找死嬰,製成石膏模型,掛在工作間的天花板下麵,這種追求真實的做法簡直叫人不寒而栗。

圍繞聖家族教堂曾有過許多爭論。有人取笑它隻不過是“一堆石頭”。也有人讚歎它是“能夠讓人狂喜心碎的建築”。但當羅馬教皇利奧十三世宣布支持建築這一教堂時,巴塞羅那人馬上便喜歡上這座教堂,也愛上它的建築師高迪了。

對這幢高矗的半成品幾代巴塞羅那人都沒有為著急與煩躁所惑,而是從容地等待,耐心地守候。高迪深知聖家堂在其有生之年無法完成,為讓後續建築師了解他的構想,他製作了教堂各部的設計圖及大量1∶10和1∶25的建築模型。

高迪於1926年便逝世了,西班牙內戰爆發,聖家堂遭到無政府主義者洗劫,高迪留下的珍貴資料和模型也盡數被毀。這反而喚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心,更有氣盛的建築師懷著一種使命感,要為之續補。

內戰結束,建築師們和巴塞羅那大學建築係的學生花了數年時間研究舊照片和資料,以推測被燒毀的高迪圖紙,同時想方設法將破碎的石膏模型重新拚湊。1952年,聖家堂的建造得以重啟。1954年,受難立麵動工。

今天,聖家族教堂已經迎來了它的第五代建築師。由於資金匱乏,工程進展緩慢。工程平均每年耗資300萬美元。即使在資金供應很穩定的情況下,恐怕至少也還得建65年。實際上,誰也說不準究竟還得建多少年。

●未來是個未知數

由於高迪的建築設計圖曾毀於火災,使得後續的建築進程困難重重。

首先,高迪死後,關於聖家堂的價值之爭隨之而來,有建築師和學者認為,高迪已死,留下的設計圖與模型也被毀,在此基礎上完成聖家堂就如同“狗尾續貂”,已經沒有再建的必要了。2006年,藝術家蘇畢拉克完成了受難立麵的雕刻工作,包括宏大的耶穌受難場景和高迪的側畫像,宣告此立麵基本竣工,批評者卻認為,蘇畢拉克的雕塑線條生硬、毫無感情,與高迪在誕生立麵設計的雕塑相比毫無價值。

同年,誕生立麵和聖家堂地下室與文森之家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增補為世界遺產,這也意味著,被列為世界遺產的,隻是聖家堂的高迪部分。這更加讓人懷疑,沒了高迪的聖家堂到底有沒有價值?

其次,一條擬穿越巴塞羅那市中心,與聖家堂地基擦肩而過的高速火車隧道,即將修築的火車隧道將可能對教堂的正立麵產生損害,這一建設可能讓五代建築師的努力和無數捐獻人的心血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