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聖耶魯米大教堂(2)(3 / 3)

然而這一切都無法改變恩裏克的航海計劃,處理完政治鬥爭的恩利克回到薩格裏什,重新開始了非洲沿岸探險。這一年探險隊創造了向南航行的新紀錄:布朗角(今毛裏塔尼亞的努瓦迪布角)。同年派出的另一支探險隊帶回來十個穆斯林俘虜。這標誌著歐洲人開始卷入奴隸貿易。

恩利克看到這是平息批評的機會,於是在1444年組織了以掠奪奴隸為目的航行,這一次他帶回來235名奴隸,並在拉古什郊外出售,這是罪惡的歐洲400年奴隸貿易的開始。此後,恩利克組織的航行就是探險、殖民與奴隸貿易並重了。這時,葡萄牙王室又頒發特許狀給私人探險者,允許他們獲得他們所發現的一切,這對私人來說意味著隻要付出很小的資金,隻要敢冒險就可發大財;對王室而言,則是不用付任何代價就可以得到收益。果不其然。此舉在國內掀起一股私人探險的熱潮。不久以後,每年都有25艘船開往非洲海岸。當然私人探險由於其逐利性和無組織性,並不是在真正的探險,不過是在已發現的地區獲得財富而已。1448年,恩利克王子派人在布朗角的阿爾金島建立永久性的堡壘,作為葡萄牙探險的貿易中轉站。隨著非洲貿易不斷擴大,阿爾金島成為葡萄牙提供金子的重要中心。奴隸貿易大張旗鼓地開始了,這也許違背了恩利克王子的初衷,但從此再沒有人認為恩利克的行為是沒有意義的了。

在此之後,葡萄牙通過連續性的探險活動,建立了深入大西洋的前哨陣地;海外拓展已由少數人的自發性行動,演變成一種在一定權力支持下、有領導有組織的持續不斷的運動,初步形成了各階層聯合擴張的格局。尤其重要的是,隨著海外探險活動的推進,葡萄牙和其他地域的經濟聯係也不斷擴展,葡萄牙人在加那利、馬德拉、亞速爾從事最初的殖民墾殖活動,購買這裏的蔗糖、酒和穀物。這種直接的經濟聯係甚至擴伸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這裏出產的穀物、黃金,甚至奴隸成為與葡萄牙交易的對象。西歐人對海外資源的追求更加迫切,擴張大西洋已顯示出有利可圖的利潤前景。15世紀末,西、葡兩國終於掀起了打通世界航線的航海高潮。1487年,另一位名叫迪亞斯的航海家率領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於1488年發現了好望角。1497年,達·迦馬率領四隻船,從裏斯本出發,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莫桑比克等地區,並於1498年抵達印度西海岸,從而開辟了歐洲至亞洲的航線,航海紀錄一次次被刷新。

然而正當探險事業轟轟烈烈進行的時候,引導著一切的恩利克王子卻逝世了。

恩利克王子在一生中,如苦行僧一般簡樸地長期生活在航海中心薩格裏什,他並沒有得到裏斯本的朝廷多少支持,並且可以說因其盛名而飽受排擠。在遠航探險的事業中恩利克王子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但在有生之年他從航海得來的利益卻非常少。恩利克王子雖然一生中隻有四次海上航行的親身經曆,而且都是在熟悉海域的短距離航行,但他仍無愧於“航海家”的稱號,因為是他組織和資助了最初持久而係統的探險,也是他將探險和殖民結合起來,使探險變成了一個有利可圖的事業。

恩利克斯後,為了表示對他的永久敬慕,葡萄牙人民為他建立了紀念碑,設立了《唐·阿方索·恩利克王子勳章》,表彰對葡萄牙作出貢獻的本國和外國文化人士。恩利克王子的名字永遠同葡萄牙的航海事業和航海大發現聯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