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軍:未經抵抗的失敗(2 / 2)

伊軍的武器裝備嚴重落後更不必說了。伊軍原有的那點武器裝備,在海灣戰爭中已被美軍打得缺胳膊斷腿。武器裝備全麵落後的“代差”,在無情的戰場檢驗下暴露無遺。當然,伊軍手裏也不是一件先進裝備都沒有,但伊軍士兵素質低,有了先進裝備也不會用。海灣戰爭中就有這樣的笑話:伊軍士兵不會操作坦克上的激光瞄準儀,幹脆將它拆掉,改用老式光學瞄準鏡。入侵科威特時,伊軍曾從科軍手裏截獲過美製“霍克”防空導彈,但伊軍官兵圍著它轉、看,不知道怎麼操作,一點用場都沒有派上。

除了上述種種敗因,新聞宣傳的單向透明,也使伊軍在世人麵前毫無“露臉”的機會。新聞宣傳本身就是信息化戰爭的重要內容之一,美軍仰仗它的信息優勢,大張旗鼓地宣傳美軍的作戰行動,全力封鎖、覆蓋、淡化對美軍不利的各種消息。因此,交戰雙方的戰鬥表現在新聞報道上極不對稱。人們根本看不到伊軍頑強抗敵的正麵報道,這方麵的電視畫麵一點都沒有。但盡管如此,人們還是能夠從大量新聞報道的字裏行間,判斷出伊軍有的部隊、有些戰鬥打得不錯。哀軍之敗,也不排除某些局部戰鬥可以出彩。伊軍打得最好的是南方戰區。烏姆蓋斯爾、巴士拉、納西裏耶、納傑夫等地均有“激烈戰鬥”。烏姆蓋斯爾是伊拉克南方的深水港,美英聯軍攻了一個星期才攻下。巴士拉是伊拉克南方重要門戶、全國第二大城市,伊軍堅守二十餘天城池未失。尤其是納西裏耶保衛戰,打得相當不錯。納西裏耶在巴格達以南約三百公裏,位於南北公路幹線和幼發拉底河交彙處,是南方通往首都巴格達的咽喉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美英聯軍發起地麵進攻後的最初十多天內,不斷有美伊雙方在納西裏耶激烈交戰的消息傳出。3月24日,納西裏耶的伊拉克守軍打了一次漂亮仗,擊毀美軍裝甲車數輛,殲敵一部。在那次戰鬥中,美軍自己通報陣亡十人、傷二人、失蹤一人,伊方通報的數字比這大得多。不要小看這個數字。即使按美軍自己通報的傷亡數,截至4月6日,伊軍在納西裏耶殲滅美軍的數量,占到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全部傷亡數的三分之一。有的外電評論說:“從伊拉克軍隊在納西裏耶抵抗美軍的現實看,伊軍還是有相當戰鬥力的。”須知,在信息化戰爭中,尤其是在美伊雙方武器裝備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像納西裏耶這樣一個首都外圍戰略要點,能為滯遲敵人進攻速度爭得十餘天時間,已是難能可貴了。可惜,我們能見到的關於納西裏耶保衛戰的詳細報道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