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器的使用接通電源後,機器進入預熱狀態,當兩噴膠頭加熱指示燈開始閃爍後,方可進行繃幫操作。在溫度尚未達到預調值時操作機器,因條膠未能熔化容易使輸膠管堵塞甚至損壞。而噴膠頭中加熱時間過長的熱熔膠,其黏結性能也將降低,可在繃楦前將其預先排出後再進行繃幫。

繃跟繃腰聯合機是一台比較複雜的機器。操作者必須熟悉機器的性能、掌握機器的調節方法,並根據鞋類的具體情況適當調節機器,才能加工出滿意的產品。

(2)分釘係統的保養保持釘鼓及分釘器的清潔與幹燥,並定期用香蕉水進行清洗。所有接觸釘子的部件均不得加油潤滑,也不可在釘鼓內倒入滑石粉或石墨,還要避免接觸帶有磁性的物體,以避免粘連釘子,影響分釘。釘鼓內的釘子不宜加得太多。一定要使用優質的鞋機用釘。當分釘器發生卡釘時,應及時除去阻塞的釘子。

5.繃後幫時的注意事項

① 繃幫前,要檢查鞋幫後縫的高度,看後縫中線是否端正、位置是否在正中,鞋幫裏皮繃後的鬆緊是否適度,如發現問題或鞋裏與幫麵鬆緊不一致時,要及時糾正。若發現繃後的產品規格相差較大時,要及時調整處理。

② 繃幫後,前幫與中幫接合處幫腳必須平整。

③ 同雙鞋後幫高度一致,後縫中線必須端正。

④ 港寶底端邊緣需在鉗幫邊楞子口線下麵4~5mm。

⑤ 後幫在鞋楦上必須繃服帖而不鬆弛;幫腳楞邊要清晰而無皺褶。

⑥ 幫腳與內底粘合均勻而牢固;若是打釘繃幫時,釘子要正直,釘帽麵與幫腳麵要平順。

⑦ 後跟部繃幫後褶襇嚴重時應及時調整後幫機。使用繃中後幫機可縮減工藝流程,工藝方法的適應性很強。可分別繃後幫和繃中幫,也可采用全打釘或全膠粘,可自動噴膠也可以手工預先刷膠,還可以機繃後幫和手繃中幫分開操作。

(四)單機繃後幫與繃中幫

繃後幫與繃中幫的單機,連同繃前幫機,為三機繃幫成型工藝的組合機械。采用三機聯繃工藝時,先繃前幫,然後繃後幫,最後繃中幫。

1.機繃後幫

這裏所說的後幫是指鞋後跟部,或稱之為後踵,包括腰踝之後的部分,專指後幫裝有主跟的部位。在機械化膠粘皮鞋生產線上,後幫事先經過拉幫預成型,已經具有與鞋楦後跟部相似的形狀;這裏的繃後幫,就是進一步將後跟部按成鞋要求(尺寸和形狀)經過繃拉使鞋幫與鞋楦緊貼和平整,讓後跟部的幫腳與內底邊緣粘合(或打釘)牢固地連接在一起。

繃後幫機有三機聯合與兩機聯合繃幫的型號區別,三機聯合繃幫的後幫機,繃後跟的範圍隻局限於鞋的後跟部,用三機聯合的後幫機可單獨完成繃後幫操作。而兩機聯合的後幫機已擴展到鞋的腰窩中部,稱之為中後幫機(或稱中跟機),以示區別。

繃後幫機與繃前幫機基本結構不同,繃後幫機無繃幫鉗,並有如下三種結構類型。

(1)擠跟機這種設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壓著束緊器夾擠楦體的後身部位,使主跟、後幫緊服於鞋楦後跟部,掃刀將幫腳向內底麵上掃倒,並將幫腳邊茬壓平。如:油壓自動後幫機、繃後幫機等。

(2)自動噴膠擠跟機其結構與擠跟機相似,但其上方有一個壓杆,杆上裝有滑輪和噴膠裝置。在掃刀夾擠之前,噴嘴自動噴塗熱熔膠,隨即掃刀夾掃,使幫腳與內底粘合,然後頂杆下降,掃刀回張。頂杆下降與掃刀張開是根據膠的固化速度來確定時間的,用計時器實現自動控製。如油壓自動上膠後幫機、自動液壓後幫機等。

(3)繃跟釘合機繃跟釘合機的壓著束緊器、掃刀、頂杆等結構與擠跟機的相同,但在掃刀的上方裝備有打釘係統。在壓著束緊器夾擠,掃刀夾掃之後,利用空氣動力將釘通過導管,釘入後幫的幫腳中。前繃後釘法也可以使用這種機器,根據後跟形狀,可以安排導管群的排列方位,一次將幫腳釘牢。打釘繃跟機。打釘法繃後幫一般需用14或16、18、20顆釘子將幫腳釘在內底邊緣上。為配合機器繃跟打釘,在楦底麵的後跟及腰部預先鑲嵌鋼片,使釘入的釘尖在後跟部的鋼片上自動倒尖回腳,鉚固在內底麵上。必須注意,在使用繃後幫機進行繃後幫之前,需要調整後幫高度,將其定位,但方法不同於手工定位法。在後幫合縫及幫腳處都不需要釘栓幫釘,隻需將幫的高度拉到標準部位即可。對於短鞋臉的矮幫鞋時,如後幫上口留有定位鞋裏革時,可在革塊上釘栓幫釘,但必須將釘帽盤倒,以免硌傷繃跟機的壓著束緊器。

2.機繃中幫

中幫即是腰幫,是指鞋幫的第五蹠趾線與後幫踝部之前的部位。繃中幫則是在鞋楦上通過拉伸鞋幫腰窩部位的幫腳,使中部的腰幫平服地繃緊於鞋楦的跗麵和腰窩部位,成型為與鞋楦中部相同曲麵的形狀,並與內底粘合在一起的工藝過程。

繃中幫機是三機聯合繃幫所必需的,並獨立完成繃中幫工序的機器,有打釘和噴膠兩種機型,其操作情形。

當代的繃中幫機有如下三種類型。

(1)滾輪式繃腰機一般的滾輪式繃腰機實際上是預塗膠繃中幫機。

在繃幫前先手工刷膠,烘幹活化後,將幫腳插入兩個梯形輪中間。由於兩輪的螺紋和轉動方向相反,因而可將幫腳提起,並鉗拉繃服於楦體腰窩。經過滾杆的滾動擀壓作用,幫腳平服地粘合在內底上。由於滾杆是錐台螺旋紋,所以可以使幫腳向底心方向推緊,並擀壓粘牢。

(2)自動上膠中幫機,基本結構是在滾輪式繃腰機的基礎上添加了自動噴膠裝置。

腰窩部位基本上都是曲麵,因此,繃中幫機的掃刀不可能用整塊平板,而要用組合式的彈力夾壓板,其形狀如魚刺形(或稱手指形),從兩側向內彈性推擠,同時由噴膠嘴自動噴膠,使幫腳與內底粘合。

(3)釘中幫機與噴膠擠腰機一樣,利用魚刺形組合掃刀將中幫幫腳擠倒,壓平之後,用卡釘將幫腳與內底釘合。卡釘取自整盤的細鋼絲,在打釘時,被截下一段,壓成反U形後,釘入幫腳與內底之中。

繃中後幫時必須注意:

① 腰幫要繃緊實、內裏必須平服;尤其內腰部分應注意內、外腰幫的定點位置及其差別。

② 內、外腰幫的定位高度要正確,一般要求內腰幫比外腰幫高出一點。

③ 在繃中幫後,為了避免腰幫和鞋口的變形,需要對鞋口進行按摩、敲捶和整理。

(五)機器繃幫需注意的問題

機器繃幫的要求:上口服帖;子口清爽;後跟合身;整鞋造型、頭式、後幫接縫、腳弓部位等線條優美合適。要達到要求,需注意每一個細節,精心操作。

① 大多數繃幫機依據拉繃的距離而不是壓力來調定的。若遇材料過緊,按壓力調定時則繃幫不到位,按一定距離調定時鞋頭部位可能繃裂。若材料過軟按壓力調定則幫腳拉得太大,用拉繃距離調定則繃幫不成型。所以,應根據材料的軟硬調定拉伸距離和壓力。

② 鞋幫的適當預處理是重要的。包頭、主跟要在一定溫度下加熱一段時間軟化。後幫在繃幫前要先拉幫成型後最好進行冷卻定型。

③ 繃幫前必須認真檢查。擦板是否正常、幫腳部位的鬆緊度、中底固定吻合度和牢度。擦板壓力要正確,壓力太大損壞幫腳,太小則粘不牢,幫腳鬆、起皺。

④ 保壓時間是繃幫另一重要因素,寧長勿短。保壓時間過短,黏合劑未固化,可能皺縮和移位、鬆脫使粘合失效,幫腳與內底分離。

⑤ 計算機控製的繃幫機吃幫控製比普通繃幫機靈便,大多數機器帶有十字光標,吃幫不足、偏左或偏右、吃幫太多時,應放開重新精確定位。

⑥ 有時後幫有些皺,可用蒸汽或烙鐵除皺,這是二機繃楦時常見和必須的。

⑦ 用三機繃腰時,噴膠嘴要離幫腳線稍遠一點,以利餘膠,確保粘合良好。

⑧ 打釘繃幫時,主要考慮機器上釘子的尺寸。釘太短銜針力不足;太長露釘,並損壞鋼絲拋輪,外底會粘合不牢,以及外底無法與幫腳緊密吻合等毛病。

⑨ 繃幫大部分都用熱熔膠。采用溶劑型黏合劑繃幫時,內底和幫腳先塗黏合劑,然後活化再繃幫。

二、操作技能

1.前幫定位操作

(1)確定鞋幫前端的正中位置。

(2)確定鞋幫頭型。

(3)確定蹠趾部位蹺勢。

2.後幫定位操作

(1)確定主跟兩側高度。

(2)確定腰幫和背部平整。

思考題

1.機繃前幫操作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2.機繃前幫操作的技術要點是什麼?

3.機繃中後幫有哪幾種工藝?

4.機繃後幫操作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5.機器繃幫需注意的問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