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繃楦時間的調節:繃前幫機左側麵板上的時間控製器控製擦板閉合後,前尖壓塊加壓至機器釋放時間的長短,應根據所用膠的品種及溫度進行調節。時間過短幫腳未粘合牢固,時間過長則降低了勞動生產率。使用熱融膠一般控製在3~5s之間。

③ 溫度的調節:左麵板上的溫度計表明輸膠器的加熱溫度,該溫度可用控製箱內的電位計刀口以改變。使用聚酯膠為230℃左右。溫度計上方的調溫器則用於改變擦板的加熱溫度。溫度計的旁邊有一指示燈泡,燈亮時表示輸膠器正在加熱。應注意隻有在燈泡開始閃爍時才可使用機器。否則條膠不能熔化將堵塞或損壞輸膠部分的零件。

(3)機器的保養當新機器工作500h後要第一次換油,以後每一年換油一次。換油時要把油箱擦洗幹淨,用煤油清洗濾油器。

① 在日常保養中,要保持機件摩擦表麵清潔和潤滑。

② 按規定在油孔中注入潤滑油。

③ 保持機器外觀的清潔。

④ 要保持備用工裝及附件的完好。

(二)機繃中後幫

所謂機繃中後幫,即采用繃中後幫機一次完成繃中幫和繃後幫,具有簡化工序、節省人力的特點,但機構複雜。該機的其他名稱有:繃腰繃跟機、中後幫繃楦機、中幫上膠後幫打釘機等。

1.繃中後幫機型的選用

繃中後幫有三種工藝,即依據所用的材料,用全打釘繃幫工藝;其次是用全膠粘繃幫工藝,適於女鞋生產;再就是膠粘繃腰打釘繃跟工藝。因後幫有主跟和後幫兩層幫腳,用打釘法比較牢固,而中幫比較柔軟,用膠粘法即可,這種繃幫法更適宜男鞋生產。

打釘法繃後幫是用14或16、18、20顆釘子將幫腳釘在內底上,但鞋楦底盤必須附加上一層鐵板,使釘子在鐵板表麵折彎回腳而不會釘入鞋楦中。繃中後幫工藝可以分別繃後幫和繃中幫;可以全打釘也可以全膠粘;可以自動噴膠,也可以手工預先刷膠;還可以機繃後幫和手繃中幫分開進行。

繃中後幫機結構複雜,技術含量較高;繃後幫和繃中幫單機複雜係數較低,易於維護;打釘繃幫比膠粘繃幫平整牢固;熱熔膠比普通膠工藝簡單而且粘合力強。選擇什麼樣結構的機型,應根據產品和生產技術條件確定。

2.自動噴膠繃中後幫機的操作

(1)自動噴膠繃中後幫的基本工藝程序將已繃好前幫的楦倒放在定位架上並調整中後幫的位置→束緊器(也稱為束緊帶、皮膜、卡帶)將後幫和後幫的幫腳邊緣抱緊定位→噴膠器沿內底邊緣噴塗熱熔膠→擁板(或稱擦板、插板、掃刀)合攏將後幫幫腳折彎到內底邊緣繃緊並粘合→中幫左右束緊帶將中幫幫腳折彎到內底邊緣繃緊並粘合。自動噴膠繃中後幫機的基本動作。自動噴膠繃中後幫機的運行情況。

(2)操作方法自動噴膠繃中後幫機的基本操作步驟如下:

① 把鞋楦統口上的定位孔放入機器的鞋楦支架定位銷上,鞋楦前尖置於支架的可調墊上。

② 根據鞋楦號碼做必要的前後和高低位置的調整。

③ 手扶鞋楦向前推進。

④ 鞋楦支架升起。

⑤ 檢查繃中幫機構上的束緊器、擁板(掃刀)、中幫束緊帶、噴膠頭的位置是否與鞋楦底盤相一致。

⑥ 進行必要的調整。

⑦ 踩動踏板開關後噴膠和繃幫自動進行。

⑧ 數秒鍾左右動作複原,繃幫完成。

(3)操作的技術要點

① 每雙鞋的後幫高度要一致。

② 前幫與中幫接合處幫腳要平整。

③ 幫麵要繃實在鞋楦上服帖而不鬆弛。

④ 後幫幫腳楞邊要清晰而無皺褶。

⑤ 幫腳與內底粘合要均勻且牢固。

如果是打釘繃幫,釘子要正直,釘帽與幫腳要相平。

(4)調整與保養

調整的內容有:

① 調整或調換束緊器使之符合楦型。

② 調整中幫束緊帶使之符合楦型底盤弧形。

③ 調整鞋楦的高度,避免幫腳繃壓不實或被擁板和束緊帶機構搓壞。

④ 調整噴膠機構的運動軌跡使之噴膠均勻一致而不超前錯後。

⑤ 如果是打釘繃幫,要調整輸釘和打釘機構使其出釘正常、可靠、無間斷現象。

保養同繃前幫機。

(三)膠粘繃腰打釘繃跟聯合機的操作

粘腰釘跟聯合後幫機(640TC)外形結構示意。

1.工藝程序選擇

該機可以同時實行繃腰和繃跟操作,也可以根據工藝的需要隻進行繃腰操作或隻實行繃跟操作。可以用打釘繃跟、熱熔膠繃腰的方法繃楦,也可以預先刷好膠後再在機器上繃楦粘合。

2.基本操作

① 啟動機器後,將待繃的鞋幫套在楦上並倒置於楦座上,使鞋楦支架上的定位銷插入鞋楦後身上的孔內,鞋尖放在支架上的可調托墊上。踩下踏腳開關,楦座即向機內擺動。當鞋的後幫接近皮模時,擺動速度變慢同時楦座支架將鞋頂起,使鞋的底麵頂在上支承杆上,鞋幫後身則靠在皮模上。

② 與此同時,釘鼓開始轉動,將釘子倒入釘槽內。

③ 腰窩夾鉗閉合,夾住幫腳並將幫腳向上拉起到一定的程度;兩側推塊向內移動,使下推塊夾住鞋楦。這時可對鞋的位置進行檢查。若位置不合適,按下右手邊的釋放開關,楦座將返回原起始位置,調整鞋的位置後,重新踩下踏腳開關。

④ 當鞋的位置放好後,鬆開踏腳,機器就進一步實行繃楦操作。這時噴膠頭下降,兩噴嘴向兩側張開,後跟束緊帶(皮模圍條)夾住鞋楦後身,同時輸膠器動作。之後,腰窩夾鉗鬆開,同時噴膠頭自後向前移動,將熱熔膠塗於內底腰窩兩側需繃楦的部位上。塗膠後,四個上推塊由內至外逐次將幫腳向內推並向下加壓,把幫腳壓緊在內底上粘合牢固。調節(右上方控製麵板上的左下)旋鈕,可以控製上推塊向內推幫腳時加壓的起始時間,從而控製對腰窩幫腳繃楦力量的大小。

⑤ 噴膠頭在塗膠後即向上抬起並回複至起始位置。

⑥ 繃腰後,當夾鉗與內側的推塊返回起始位置以後,後跟擦板就實行再次繃楦,將後跟部分的幫腳推向內底。當擦板第二次閉合時,楦座向上施加高壓,將幫腳壓緊在擦板上。

⑦ 經過一段時間的加壓熨燙後,機器實施打釘,用釘子將繃好楦的後幫幫腳釘緊在內底上,完成繃跟操作。

⑧ 繃跟結束後,各推塊返回起始位置,同時後跟束緊帶(圍條)張開,楦座下降;隨後擦板張開,同時楦座向外擺動,即可取下繃好楦的鞋。

3.機器調節

(1)繃楦部件位置的調節

① 楦座部件位置的調節:調節楦插銷支承杆的高度,然後調節鞋尖托的高低及進出位置。

調節楦座擺進後使鞋的後身接近皮模距離約5mm時開始向上升起。升起時間不宜過晚,否則楦座升起時易使鞋幫後縫過高,影響繃楦的質量。

② 繃腰部件位置的調節:旋鬆腰窩夾鉗螺栓可以將夾鉗前後移動或轉動,使夾鉗位於腰窩處靠近後跟幫腳的部位。當楦座擺進後,夾鉗閉合時恰好夾住幫腳。

根據鞋楦底麵的弧度,調節兩側推塊整體的傾角,使各下推塊的上表麵略低於內底表麵。位置較低時,推入幫腳的力量較大;而位置較高時,推入幫腳的力量則較小。

③ 繃跟部件位置的調節:調節皮模的前後位置。並調節皮模開口的大小,使鞋能自由進入皮模。

根據鞋的寬度調節擦板的開口寬度,使跟部打釘位置正好釘在後跟幫腳中部的適當位置上。

根據鞋幫部位材料的厚度,調節上支承杆高低位置,使其鞋底的下端位置略低於擦板底麵。

(2)繃楦操作的調節

① 腰窩部位繃楦的調節:根據腰窩部位皮革的實際情況,調整腰窩部位的鞋幫向上拉力的大小。

調節下推塊壓向鞋幫的力量。應使下推塊慢慢移向鞋楦,從而輕輕壓住鞋幫。

② 後跟部位繃楦的調節:後跟擦板具有一定的溫度,以對幫腳實行熨燙。調溫器上的刻度並不代表溫度值,通常置於刻度為50的地方。調節釘杆下端和擦板底麵相平或略有超出,但一般不超過0.5mm。

在生產女鞋或童鞋等較小尺寸的鞋時,為了避免鞋楦的損壞,應使楦座用較低的壓力將鞋頂起。

③ 噴膠頭的調節:兩噴膠頭張開的寬度應按照鞋的幫腳寬度進行調節,使噴塗的膠正好粘住幫腳部位。噴膠頭的移動距離則按鞋的長度、噴膠量的多少調節。

噴膠頭的加熱溫度使用聚酯膠時調在260~270℃間(機器出廠時已調好)。

4.繃跟繃腰機的使用與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