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通過本節學習,掌握釘跟方法、成鞋整理的基本知識。
一、相關知識
(一)手工釘跟
用釘子從鞋腔內底表麵釘入並將鞋跟釘住,使鞋跟與內底固定連接的裝配方法,稱為釘跟。
釘跟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如,工具方麵有:榔頭、裝跟座、胡桃鉗、螺絲刀等;材料方麵有:螺紋釘、圓釘、木螺釘和黏合劑等。
1.釘跟工具
(1)榔頭榔頭是底工操作的主要工具,有通用榔頭和釘跟專用榔頭之分,主要區別是釘跟專用榔頭的錘杆特別長。
釘跟專用榔頭的錘麵與木柄之間的距離一般都超過85mm,釘跟敲捶時不會碰到後幫上口,錘杆與木柄之間的夾角加大到85°以上,以避開鞋後幫與上口的影響。榔頭的錘麵比普通榔頭小而且平,便於在狹小空間內敲釘。
(2)釘跟套模是釘跟的專用套模,在釘跟時起著穩定鞋跟的作用。因為,鞋跟麵小跟座麵大,上大下小擱置不穩,將鞋跟插入裝跟套模中,放在砧板上很平穩,裝釘鞋跟很方便。為了防止擦傷包跟皮或跟牆的漆麵,在裝跟套模的內壁分別粘貼上柔軟光滑的皮革襯墊。
2.釘跟釘的選用
釘跟的專用釘有兩種,一是螺紋釘,二是木螺釘。
(1)螺紋釘在釘杆上有螺紋,因釘杆上有各種形式的條紋,故也可稱為條紋釘。將釘子釘進木跟或塑料跟內,釘杆上的螺紋增加了與鞋跟釘孔材質之間的膨脹力,從而提高了銜釘力,不容易拔出。選用釘杆的長度一般為20mm,用在鞋跟座大掌麵的四周邊緣。
(2)木螺釘釘杆體上有螺旋紋,釘帽上有改錐槽。一般釘跟使用六分釘(即19mm長度)。釘釘的部位都在鞋跟的中心位置,穿過鋼勾心後部固定孔的中心,每當鞋跟高度超過40mm以上時,必須使用這種木螺釘。釘子選用的長度,是根據跟的材質、跟的高度和粗細而定的。當鞋跟材質較鬆、銜釘力差時,可以選用粗一點和長一點的釘子;鞋跟材質堅硬,適當選用細小一點的釘。一般釘長都使用19~20mm,高跟鞋釘跟釘最大釘長選用24mm,釘子釘進跟體的深度應為13~18mm。釘跟釘的粗細、長度及表麵狀態不同,其抗拔力也不相同;不同材質的鞋跟對同種釘跟釘的銜釘力也不一樣。
3.裝跟的技術要求
(1)釘跟釘的數量釘跟釘子的數量,是根據鞋跟的材質和鞋跟大掌麵的大小確定的。大掌麵小,材質堅硬銜釘力強,釘跟釘的數量則少。反之,大掌麵大,材質銜釘力差的,則釘數適當增加。一般女式壓跟和卷跟鞋,釘跟的釘子數為5~7顆(不包括勾心固定孔內的螺釘);桃形和雞心等異形跟,釘跟釘子數為7~9顆;長插跟,釘跟釘子數為11~13顆。另外,男式塊跟,釘鞋跟麵掌的釘子數為9~11顆。
(2)釘跟釘的釘入角度釘跟釘子的釘入角度要適應不同的跟牆傾斜角度。無論什麼型式的鞋跟,它的大掌麵與跟牆麵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的夾角,一般為50°~65°。釘跟時必須根據後跟夾角的大小,然後確定釘跟釘傾角和釘子的後端邊距,這是釘跟的技術關鍵。
釘跟的實踐表明,釘跟釘的釘入傾角在70°~85°之間範圍內,釘入的位置距大掌麵後端的邊距在10~16mm之間。釘入的傾角不能小於50°,否則釘跟不牢,內底上的釘帽不平,榔頭無法敲捶;此時可將釘入位置的邊距增大,以適應釘跟的需要。
(3)裝跟的品質要求無論跟型如何,釘跟的關鍵是牢固和端正。釘跟牢固直接關係到皮鞋的內在質量。合理選用釘跟釘,確定釘跟的釘子數量;正確掌握裝釘的角度;嚴格執行釘跟的工藝規程,是確保釘跟牢固的必要條件。釘跟的端正不僅直接與皮鞋品質相關,而且還關係到皮鞋產品的外觀質量。釘跟時,使鞋跟後端中心線對準楦體後端中心線,成一條垂直線。跟口兩側與外底邊牆連接平滑、圓順而且邊距相等;鞋跟的大掌麵與鞋幫後跟圓弧跟座麵的子口配合嚴密、圓滑,與鞋幫後跟的連接協調、圓順;而且同雙鞋跟的安裝位置和形態對稱,跟高和前蹺相同,邊緣厚薄與進出都一致。
4.壓跟結構的鞋跟釘跟
所謂壓跟,就是把外底後端的底舌直接壓在鞋跟的跟口裏麵,故稱為壓跟。通常壓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外底後掌及底舌片片薄,將其直接壓在鞋跟的跟座大掌裏麵;另一種是從鞋跟大掌的跟口處,將外底後端踵心部分切除,使外底後掌口與鞋跟的跟口密縫拚接,因這種方法需要刻除外底的後掌,故也可稱其為刻掌跟。
(1)壓跟的釘法
① 先將定型後的鞋出楦,將鞋跟扣合在鞋的後跟部位,鞋跟大掌後弧邊緣中心對準鞋的後縫中心線,跟口的內、外角距外底後掌邊子口線的距離相等;跟口內、外掌角的連線垂直於底部分踵線,鞋跟的扣合位置前後適中,並將鞋跟大掌粘合在鞋後跟座上,以避免扣合好的安裝位置移動和錯位。
② 將扣合粘接後的鞋跟,插入準備好的裝跟套模孔中,用手握鞋並穩住鞋跟套模;用拇指輕按鞋後幫中縫上口部位,可使鞋口向兩側擴張便於榔頭敲釘,釘進一顆釘使鞋跟初步固定在內底上。
③ 檢查校正無誤後,根據跟牆的傾斜角度和曲勢,確定釘釘的傾角;按跟大掌麵積的大小,確定釘數;可先用直錐在打釘位置預鑿孔眼方便插釘,確保標準的釘入角度。
④ 釘跟的釘帽要與內底麵平齊,無楞突現象,凡屬於高、中跟,在勾心的固定孔必須加釘擰進木螺釘;鞋跟較低者,可用螺紋釘替代。加擰螺釘的方法:先把木螺釘插入勾心孔位置處,用榔頭敲進螺釘全長的2/3,其餘的采用螺絲刀或擰螺釘機擰進,切忌整個螺釘敲入,這樣會破壞螺紋的抗拔作用;螺釘帽與內底麵要平齊,不得浮於內底麵之上,以免硌腳。
釘跟時必須注意:打釘時鞋跟必須著力於硬性工作台或片石上,但前掌必須讓其架空,否則會產生勾心變形,鞋口敞口的弊病。
(2)刻掌跟的釘法先把鞋跟扣合在外底跟部的正確位置上,沿跟口邊緣劃線控製鞋跟大掌長度位置,然後將外底的兩邊角按劃線割除。釘釘時,擺正鞋跟位置,跟口與角對齊,釘釘的具體步驟同壓釘。
5.卷跟結構的鞋跟釘釘
卷跟式鞋跟與壓跟式鞋跟不同,其鞋跟的跟口彎曲麵上,覆蓋著外底尾部片薄的卷跟皮,即外底卷跟皮粘貼在跟口麵上,然後釘裝跟麵皮。
膠粘和縫製工藝的皮鞋都有卷跟結構,釘跟方法基本相同,隻是縫製工藝釘跟時,必須在中途脫楦經單底縫合內線之後然後釘跟,接著還得將鞋楦重新楦入鞋內,再實施卷跟皮與跟口麵的粘合和安裝跟麵。而膠粘皮鞋卷跟釘法無需中途出楦,可先將卷跟皮預先粘固在跟口麵上,扣底壓合以及成鞋定型出楦後再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