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通過本節學習,掌握常見式樣鞋幫縫製的基本方法。
一、相 關 知 識
(一)涼鞋鞋幫縫製與工藝規程
以組合條帶式女涼鞋為例。
1.工藝流程
點驗→劃線、點→貼後幫襯布→貼保險帶→刷膠→前、後幫折邊→鬆緊套扣→貼裏及貼鬆緊→縫後幫壓邊線→上鬆緊布→鞋帶打洞→套扣剪裏→前後幫退針
2.製幫工藝說明
(1)折邊前幫條帶使用機器折邊,刷620(或406A)膠,保險帶寬8mm貼於條帶正中然後對折,折邊後的條寬為10mm。後幫用手工折邊。
(2)縫幫。
① 先將涼鞋後幫縫接在一起,再將皮裏對正粘貼。
② 縫後幫壓邊線:線號——60號珠光線;針碼——10~11針/20mm;邊距——控製在1.2mm;線道數及間距——縫一道線;針號——用9號針。
③ 上鬆緊布:線號——60號珠光線;針碼——10~11針/20mm;邊距——第一道線距邊不大於1.2mm;線道數及間距——縫兩道線,兩線間距為2mm;針號——用9號針。
上鬆緊布時,鬆緊布應向外露出6mm,同雙鞋大小一致。
④ 鞋帶的釺針洞:鞋帶上釺針洞3個,洞眼大小為1.5~2mm,釺針洞必須敲在鞋帶寬度的正中,洞眼間距8mm。
⑤ 修剪皮裏:將涼鞋後幫的皮裏修剪幹淨。
(二)女單鞋鞋幫縫製與工藝規程
以小舌式女單鞋例。
1.工藝流程
點驗→劃線、點→貼鞋蓋、圍條及後幫襯布→圍條內後幫合縫→合後縫→貼後縫襯布(貼眉襯)→縫單側保險皮(縫後縫小搭皮)→鞋口折邊→緔鞋舌滾口→翻滾口→縫圍條壓鞋蓋→縫接鞋裏→貼鞋裏及鎖口襯→縫鞋口線→修剪鞋裏
2.製幫工藝說明
(1)貼襯布貼襯布的方法。
(2)合縫與貼襯(貼眉襯)合縫分為兩步,先合圍條與內懷後幫;然後,再合後縫;最後再貼眉襯。
合縫時車線的規格要求:線號——60號珠光線;針碼——10~11針/20mm;邊距——控製在1.2mm;線道數及間距——縫一道線;針號——用9號針。
(3)縫單側保險皮縫單側保險皮,就是將後幫外懷後端的小月牙筋皮(單側三角巾)與內懷後縫上部搭疊縫在一起。
車線的規格要求:線號——60號珠光線;針碼——10~11針/20mm;邊距——控製在1.0mm;線道數及間距——縫一道線;針號——用9號針。
(4)鞋舌滾口及圍條與後幫折邊鞋舌滾口的縫線,其規格要求與車縫單側保險皮相同。然後翻滾(擁)口,必須使鞋舌上的滾口粗細一樣。
縫滾口縫線規格要求如下:線號——60號線;針碼——10~11針/20mm;邊距——控製在1.0mm;線道數及間距——縫一道線;針號——用9號針。
圍條與後幫折邊,即鞋圈子(圍條與後幫連成一體)折邊。注意後幫上口應加貼補強帶。
(5)縫圍條壓鞋蓋將圍條貼在鞋蓋上之前,必須先把鞋蓋兩邊拉伸拉長3mm,確保鞋蓋的蹺度準確。縫圍條壓鞋蓋時必須對準標誌點。
邊小舌式女單鞋縫圍條壓鞋蓋縫線規格為:線號——60號珠光線;針碼——10~11針/20mm;邊距——控製在1.2mm;線道數及間距——縫一道線;針號——用9號針。
縫圍條與鞋蓋搭接線,應注意將麵線與底線調緊一些。
(6)縫鞋口線貼好鞋裏,並在鞋舌兩邊貼好加強帶(布),然後再縫鞋口線,縫線規格要求如下:線號——60號珠光線;針碼——10~11針/20mm;邊距——控製在1.3mm,鞋舌部位應緊靠滾口邊緣縫線;線道數及間距——縫一道線;針號——用9號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