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世界文明奇跡(4)(3 / 3)

公元645年,埃及人建造了伊斯蘭教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宣禮塔,這就是開羅的阿麥爾·印本阿斯大清真寺宣禮塔。宣禮塔用來呼喚穆斯林信徒按時來清真寺祈禱,也用來給沙漠中的駝隊指明方向。這種塔式建築自誕生以後,式樣不斷演變,但大多都結構嚴密、裝飾精巧、圖案多樣。老城中心、王宮、清真寺、浴場、醫院等建築林立。著名的艾哈德·伊本·圖隆清真寺是埃及第二大清真寺。整個建築物為磚砌、平頂木粱、外塗灰泥,是埃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清真寺。

艾資哈爾大學

在開羅老城的鬧市區,坐落著被譽為“伊斯蘭文化燈塔”的艾資哈爾大學。這所曆史已有千年的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大學內有多座穿雲插天的宣禮塔,飽經滄桑,千百年來一直是艾資哈爾大學的象征。艾資哈爾清真寺建於公元970年,由於伊斯蘭教學者常在這裏講經布道,這裏逐漸發展成為一所宗教學校。這所大學的伊斯蘭研究學院仍保持著在艾資哈爾清真寺裏席地圍坐的教學方式。多年以來,艾資哈爾大學培養了一批批研究伊斯蘭文化的人才,他們活躍在亞非數十個國家,成為保護、傳播和發展伊斯蘭文化的主要力量。

艾哈邁德·伊本·圖隆清真寺

艾哈邁德·伊本·圖隆清真寺是埃及曆史上的第三座清真寺。位於開羅舊城南部,它由圖隆王朝奠基者艾哈邁德·本·圖隆於公元879年建成。占地麵積約2.7萬平方米。這座清真寺曾經塌毀,後又多次修複。清真寺有一露天內院,內院長92米,寬91米,大致呈方形。庭院四周是四個列柱廊,四周圍廊有128個帶有幾何圖形的窗戶,其中隻有四個是最初興建時製作的。庭院東側的柱廊最雄偉,建有壁龕,它包括五排拱門,由巨大的方柱支撐,每個方柱四角還有四根小支柱;其他三麵列柱廊,每麵有兩排拱門,拱門上雕刻著美麗的圖案。與先前大多數清真寺不同的是,這些拱門用磚建造,外麵敷以熟石膏。在庭院中央有大理石噴泉,上建八麵形鍍金圓頂。在庭院外麵的北、西、南三側有與內院院牆平行的三麵牆,南、北麵長162米,西麵長161米。兩牆間有一段空地。有跡象表明,清真寺原有19座門,南、北麵各七座,西牆五座。現在,南、北各剩五座,西麵隻遺兩座。清真寺的尖塔造形非常別致,獨具一格,是仿照伊拉克薩馬拉清真寺的螺旋尖塔設計的。

開羅塔

千塔之冠——開羅塔,坐落在開羅市中心,尼羅河河心紮馬立克島上,鋼筋水泥結構,高187米,相當於60層樓高,是世界第四高塔。塔於1961年4月21日建成,塔身、下層入口處台階和塔基都是用阿斯旺的花崗石鑲嵌而成。在入口處上方鑲有一隻高8米、寬5米的鋼鷹,這是埃及共和國的標誌。整個塔身鑲有250萬塊米黃色的瓷磚。塔身設計如蓮花狀,周圍裝有各種彩燈和聚光燈,在夜晚猶如一支支正在騰空的火箭。塔內有電梯直達塔頂。從塔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屹立在西南方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麵像,也能俯視開羅的全景。如果是夜晚,還可以欣賞到燈火輝煌的開羅夜景。

薩拉丁城堡和穆罕默德·阿裏清真寺

薩拉丁城堡位於首都開羅東郊穆卡塔姆山腳下,是埃及蘇丹薩拉丁為抗擊十字軍東侵在1183年建造的。原名叫“山堡”,後來人們都稱其為“薩拉丁城堡”。該城堡雖曆經戰爭,且一角已毀,但整個城堡至今仍十分堅固。1946年英國軍隊曾在這裏向埃及軍隊交權。城堡內建有宏偉的穆罕默德·阿裏清真寺。城堡旁有麵積很大的薩拉丁廣場,從12~19世紀,這裏一直是舉行馬球比賽、集會和行刑的地方。穿過廣場,有蘇丹·哈桑清真寺與城堡相對。登上城堡,可俯瞰清真寺全景。城堡在法魯克王朝時期是個大監獄,現開放為遊覽地。

薩拉丁城堡內的穆罕默德·阿裏清真寺始建於1830年,具有土耳其風格。清真寺牆外層全部敷以黃色雪花石膏。寺院正麵刻有銘文、《古蘭經》經文。寺的大型圓屋頂高52米,直徑長21米。兩個尖塔直插雲霄,塔尖距地麵85米,為開羅標記之一。寺西南有一圍欄,是穆罕默德·阿裏的墳墓,阿裏是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的埃及巴夏,1848年死後葬此。寺上鍾塔的鍾是法國國王路易斯·菲利浦送的禮物。

埃及國家考古博物館

尼羅河的開羅段西南側是開羅的解放廣場,附近有一座粉紅色的歐式建築,這就是19世紀末,由法國的埃及學專家瑪麗亞特·巴莎主張興建的法老藝術作品的宮殿——埃及國家考古博物館。博物館由法國建築設計師馬斯爾·多力設計,於1902年建成開館。博物館分為兩層,包括百餘個展廳和一個大型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