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千字文》文句與春秋戰國時期的五霸七雄(2)(1 / 2)

晉、楚“弭兵”,其因素是多方麵的。其中“晉楚更霸”,戰爭長達幾十年,使人們深刻認識到戰爭本身對中原地區造成了很大破壞,對黎民百姓們帶來了極大災害和沉重的負擔,亦損傷了中原地區十國貴族們的利益,處於晉、楚之間的鄭國等,受害尤為突出。如楚莊王包圍鄭國的榮陽三個月,鄭國的老百姓,不知死傷了多少。鄭國剛剛屈服於楚國的壓力,晉國又來攻打,鄭國陷於“朝晉暮楚”,戰禍不斷,朝貢的負擔亦越來越重。又如楚莊王包圍宋國九個月,宋國國都內青壯年大多數死於戰禍。總而言之,中小一些國家,一直是“晉楚更霸”爭奪的主要對象,受害最大。因此,“弭兵”就漸漸成為中原地區的許多國家的願望和要求了。在這種形勢下,就有人出麵做晉楚兩大霸國的工作。比如宋國的大夫,向戎,則就積極奔走於晉、楚兩國之間,宣場弭兵,停止戰爭。經過多方麵的工作,終於在宋國召開了弭兵大會,參加的有晉、楚、齊、秦、宋、魯、鄭、衛、晉、許、陳、蔡、邾、膝十四國。會議作了決定:以晉、楚為首,各國共訂盟約,不要打仗;晉、楚共為盟主,等等。

二、戰國七雄的都城

齊國都城——臨淄 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是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齊,逐漸發展演變來的。周分封的諸侯國——齊,薑姓。在今山東北部,開國君主是呂尚,建都營丘(後稱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

到春秋初期,齊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使國力很快富強起來,成為霸主。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萊,疆土擴大到山東東部。疆域東到海,西到黃河,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水(今河北鹽山南)。

春秋末年,齊國君權逐漸被大臣陳氏(即田氏)所奪。公元前368年周安王承認田和為齊侯。田和傳三代到齊威王,又進行社會改革,國力強盛,打敗魏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齊國的都城——臨淄,是東方最大的商業中心,城中人口達二十多萬人;城中人員已經有“五民”,指從事士、農、商、工、賈的人。《史記·蘇秦列傳》裏記載: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臨淄其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誌高氣揚。這些,雖然屬於描繪性的寫照,但畢竟反映了齊國都城——臨淄的繁華。

臨淄亦是戰國時期新興的文化都市 臨淄“稷門”(西門)外有一座大學堂,叫做“稷下之學”。這座著名的大學堂,是齊宣王的祖父陳侯午時創立的,集中了當時各國的人才——文人學士,專門講學或著書。這座大學堂人數有時多到數千人。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就是“稷下之學”這座大學堂的一位老師。

到齊湣王(公元前300年一公元前284年在位)時,到“稷下之學”學習的人多至數萬人。戰國時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亦曾到稷下學遊學。

楚國都城——郢 戰國七雄之一的楚國,在七國中土地最大,東北到今山東南部,西到今廣西西北角,東南到今江蘇、浙江。

楚國都城——郢(湖北江陵西北),後遷都至(湖北宜城縣),又遷都到陳(河南淮陽),公元前241年又遷都到壽春(安徽壽縣)。

楚國,西周時立於荊山一帶,建都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春秋時兼並周圍小國,不斷與晉爭霸。楚莊曾為霸主。疆城西北到武關(今陝西商南西北),東南到昭關(今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陽,南到洞庭湖以南。戰國時,楚懷王攻滅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燕國都城——薊 今北京西南隅——薊,春秋戰國時,亦是屬於北方大商業都城之一。早在西周時,堯後代——召公(作郡公、召康公)被周封於北燕(薊),為燕國的始祖,名爽因采邑在召(今陝西岐山西南),稱為召公或召伯。曾佐武王滅商,故被封於燕。燕國的都城,與四方皆有貿易往來。例如,它通過邯鄲、臨淄與河南、齊、魯兩地區相聯係;通過河內區的溫(河南溫縣)、軹(河南濟源南)兩個商業城市與西方上黨區和邯鄲有貿易聯係,與河東區盛產鹽鐵的楊(山西洪洞縣)、平陽(山西臨汾縣)兩個商業城市有聯係,所以,燕國的都城亦名震天下。

戰國時,燕國亦成為七雄之一,則又以武陽(今河北易縣南)為下都。

韓國都城——陽翟 韓國,是西周時被分封的諸侯國之一。開國君主是周成王弟,在今山西河津東北。西周、春秋間為晉滅亡。七雄之一的韓國,開國君主韓景侯(名虔)是春秋晉國大夫韓武子後代,和魏、趙瓜分晉國。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遷都新鄭(今屬河南)。韓國的疆土有今山西東南角和河南中部,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成為軍事上必爭之地。韓國是七國中最弱小的國家。

趙國都城——邯鄲 趙國開國君主是趙烈侯(名籍),他原是晉國大夫趙衰的後代,和魏、韓瓜分晉國,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晉陽(今山西太原東南)。公元前386年遷都於邯鄲(今屬河北)。疆土有今山西中部、陝西東北角、河北西南部。邯鄲是黃河北岸著名的大商業都會,與北燕、衛、鄭皆有商業的聯係。所以,趙國都城——邯鄲亦名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