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特別篇“和平崛起與發展”同“軟實力”(1)(2 / 3)

四、“文化軟實力”與國家形象

“文化軟實力”由多種因素構成,其核心實力是文化魅力。一個國家的文化,豐富地表現為國民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念、文化科學素質和民族文化傳統、民族文化遺產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風俗習慣等等。這種文化的內涵和精神,更滲透在國家意誌、國家行為、外交政策之中,形成一個國家的整體形象。我國文化軟實力植根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引領,反映時代發展要求,對內表現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外表現為國家的親和力和影響力。當前,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國家形象對一國發展和安全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更快、更直接。提升文化軟實力,塑造良好國家形象,對於維護國家發展和安全、增強綜合國力和競爭力,對於推進全社會思想道德文化建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對於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國家形象獲得大幅度提升,中國的“軟實力”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和平共處”五原則和“和諧世界理念”,塑造和平和諧穩定的國家形象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上,中國倡導並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如今已成為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成為中國“軟實力”建設的一大重要成果。曆經國際風雲變幻,中國始終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堅定奉行者,中國的朋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朋友越來越多。經曆了60多年的外交曆程後,在繼承獨立自主的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結合當今紛繁複雜的世界局勢和中國國情的情況下,中國領導人與時俱進地提出了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理念”。“和諧世界理念”是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哲學思想緊密相連的,是與以和平與發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戰略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是中國在國際關係領域對世界做出的一個巨大貢獻,也是中國“軟實力”外交的重要基礎,國外專家、學者給予熱情關注和高度評價。法國國際關係專家皮卡爾認為,建設和諧世界理念為國際關係實踐提出一種全新的模式,對於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具有非常積極的“獨創”意義。他說,“當今國際關係依然建立在衝突理念基礎上,基於如此現實,中國提出的建設和諧世界理念才顯得更加重要。”

2、四川汶川地震,表現團結友愛自強的國家形象

汶川大地震中,中華民族變得前所未有地團結,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贏得了世界的普遍讚譽。國際輿論認為,感動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國人在麵臨災難時所顯現出來的民族精神,13億人共克國難的經曆“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格”,中華民族在抗震救災中表現出的精神與力量,將使它在前進的道路上堅不可摧。